1、不要轻率的否定孩子想要试一试的举动。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方式去做,多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当婴幼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就会增加自信心。
2、家长往往过于保护,具有恐危症。家长伴随着一种对环境的恐惧感会影响到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自信心。所以适度的保护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度。
3、尊重孩子自己成长的需要,生活中不要过多的替代。很多孩子在家里面都被家长过度的替代,帮他做任何事情。这种过度的替代往往导致孩子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旦进入集体,孩子就会缺乏生活能力,造成自卑,影响自信心的形成。
4、重视赏识孩子的每个小成绩。人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上的,是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用赞许、表扬的方式来鼓励我们的婴幼儿。当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简单的否定、不满,而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较,帮他找出进步的方向,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支持他。
5、当出现失败和错误的时候,要学会说“没关系,再来!”讲自己失败的故事,让孩子意识到失败不是一个人的事,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出错,都会失败,让孩子对于失败在心理上有一种释然,在未来面对失败的时候就能够非常坦然。
6、针对孩子一些害怕的场合寻求一些技术性的办法,降低压力。比如有的孩子害怕上台表演,老师可以同时拉几个孩子一起上台,让他感觉到不止我一个人在台上,他的心理压力就会降低。然后从几个人慢慢过渡到更少的人,三个人、两个人,最后让他慢慢的建立起自信心,最终可以一个人上台。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脱敏疗法。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任何一种环境其实都是一种压力环境,我们要了解同一个环境中不同的压力等级,然后对这些缺少自信害怕失败的孩子给予最低的阶梯。让他能够意识到我做了就有可能成功,然后慢慢的去提高这个阶梯的难度。
7、当孩子因为完成了一件事情而感到喜悦时,哪怕我们认为是微不足道的成功,我们也应该表现出跟孩子一样的喜悦,最大限度的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鼓励他们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聪明才智去争取新的成功。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