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清明前
天气清澈明朗为“清”,万物欣欣向荣为“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帝京岁记胜》也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或早一天,或晚一天,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冰舌消融,草木青青。春秋
战国《逸周书》就记载:“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则准确概括了这一时期的气象特征。
二十四节气演变为传统的民间节日:“清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节气与节日的区别在于,前者单纯反映物候的变化和时令的顺序,后者则包括一定风俗活动和一定纪念意义清明作为节日,祭祖扫墓是其中主要活动。关于扫墓习俗,早在秦朝以前就已经形成,但日期不定。自唐开始,才约定清明节当日为祭祖扫墓的时间。清明当日 ,或细雨飘飘,“沽衣欲湿杏花雨”;或和风拂拂,“吹而不寒杨柳风”。春色如画,人们走出户外.既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又踏青春游,享受大自然的良辰美景。而这一天,大多在外地工作的家人,也会及时会赶回来,形成春节后的第二次家庭大团聚。
因为清明前后是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忙时节,因此清明谚语,除少数与气象变化有关外,其余多以农事耕作为内容。而不同地区的清明谚语,表现内容和表述方式,也有一定地方文化意义的差异。
明清明,暗谷雨。
清明无雨多吃面。
清明西北风,旱了不会轻。
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北。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清明刮了坟头土,哩哩啦啦四十五。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T举。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地莫迟延。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十天种高粱。
清明去播种,早五天不早,晚五天不晚。
清明喂个饱(上肥),瘦苗能长好。
清明种高粱,六月接饥荒。
清明晒干柳,窝窝撑死狗。
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
麦惊清明雨,稻惊白露风。
不用问爹娘,清明前好下秧。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得时。
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比武招婿,能者娶媳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是清明节,不同地区却有不同的风俗。清明节扫墓。有的地方叫“做清明”,有的地方叫“上坟”。上坟也有许多规矩,时间只可在清明节前几日,不可往后推。上坟时,要在墓顶上压一张草纸,叫“压帽”,表示晚辈来过了。有的地区是在坟顶插一串纸钱,称之为“挂纸”。挂纸习俗.古来有之,由此也把清明节和寒食节统称为“过纸”。广东潮州地区,还将过纸分为“过春纸”和“过冬纸”。现在年轻人,则流行在墓碑前放一束鲜花,以示哀悼。不少地方清明扫墓时,还要清除坟头杂草,描红墓碑上的文字。
除扫墓外,一些地区的清明节还时兴.‘吃清明团”、‘’水嬉”、“送百虫”等风俗。江南民间,另有清明生子最佳的说法;因清明与“聪明”音近,清明节又被称为“聪明节”。
类似“千里不同俗”的现象,在谚语中,多有表现。以农历“二月二”为例,不同的地区。就有各自不同的谚语:“二月二,剃毛头”,.‘二月二,煎虫儿”,“二月二,龙抬头,洞门开”,“二月二,很虎吃了大伯儿”等等。以当地民间不同风俗为内容,以相同的民俗形式谚语来表现,采写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这样有生命力的谚语,语言精练,节奏明快,自然是民间谚语中精华的精华。
同住一条溪,风气各相异。
隔条坳,不同道;隔条江,不同腔。
一里一个妙.九里十八腔。
乡有乡俗,门有门风。
离乡一步远,又是一家风。
走乡随乡,入土随俗。
赶哪儿的集,服哪儿的斗。
朝廷有朝规,民间有习俗。
庄稼一枝花
农事谚语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来自于田间地头,来自于下里巴人,因而具有通俗性、群众性、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特点。由于通俗,由于简练,由于生动,这些农事谚语大多易于理解,便于记述.适合口头传播。正因为如此,农事谚语中精华部分,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在我国农村广为流传。
农事谚语又细分成许多小类,如灌溉,如耕作,如管理,如收割,如储藏,等等。其中有关庄稼施肥方法、肥料选择、施肥技巧和施肥重要性的内容,在农事谚语中占有相当比例。“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是其中经典之句。类似谚语,用最简明最通俗的语言,以大白话的表现手法,道出“七十二行农为首,百亩之田肥当先”的道理,对传统农业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巧种不如蠢上粪。
粪草足,一半谷。
猪肥三屋肉,田肥三屋谷。
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
鸟靠树,鱼靠河,庄稼望好肥料多。
油多菜香,肥多苗壮。
种庄稼,不用问,勤除草,多上粪。
人靠地养,地靠肥养。
海不嫌水多,地不嫌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