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是国际宽容日。这是一个国际性的活动纪念日,用以宣传人与人之间的宽容。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由于全球化、大量移民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文化缺乏宽容、不能容纳与自己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不能与各种文化进行有益的交流使世界面临诸多的问题。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如何制止仇恨、加强理解、和谐共处,成为全球性的严重挑战。为此,一直主张对话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了“宽容”的概念。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费德里科·马约尔撰文《宽容——全球安全不可或缺的要求》,指出宽容是一种道德情操和政治义务,是维护人权和民主的责任所在。同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通过《宽容原则宣言》,1996年,在联合国大会12月12日通过的51/95号决议中,大会请会员国每年11月16日宣传纪念国际宽容日,进行以教育机关和一般民众为对象的适当活动。
《宽容原则宣言》提出,要采取一切必要的积极措施,促进社会宽容,因为“宽容是实现和平,提高所有人经济、社会地位的一项宝贵且必要的原则”。宽容并不是简单地指“容忍他人行为”,而是指承认他人的权利与自由,包容各国的理想与文化,不仅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宽容绝不是指让步、俯就或迁就,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承认普遍的人权和他人的基本自由。它要求尊重人权,求同存异,促进以和平文化来取代战争文化。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曾在“国际宽容日”倡导,用关心取代冷漠与轻视,用了解取代盲目、无知和歧视。
教科文组织曾在对宽容日的介绍中提到,构建宽容、诚信社会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完成的,它需要时间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由于偏见、不满多来自于无知和恐惧,因此教科文组织呼吁整个社会普及宽容教育,呼吁不同民族了解彼此的文化,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教科文组织强调,宽容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父母尤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宽容的内容很多,良心与友善是种宽容,热情与助人是种宽容,放宽心态和理解他人也是宽容,生活、工作中太多的细节也离不开宽容。宽容意味着尊重,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消弭人与人之间紧张、误解等情况的良方。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中,宽容与“豁达”、“兼爱”等词汇是联系在一起的。人和人交往,有了宽容才会有理解和微笑,有了宽容人们才会更乐意交流和沟通,有了宽容将使得天地间变得更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
生活中许许多多悲惨事件的发生,根源往往出在事件双方缺少宽容的修养与胸襟。
人,不但要对别人宽容,对自己也应该宽容,不能有任何践踏的思想、念头与行为。推而广之,还要对动物宽容,对所有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的草木山石宽容。唯有如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衍息的地球,才会充满生机。
宽容不是纵容,它的背后要有法治的精神作为支撑,宽容的心态是社会的润滑剂。无法治,则社会无秩序;无宽容,则社会无和谐。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变得宽容。但是要懂得宽容,愿意宽容。
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离不开和谐,而宽容正是和谐的润滑剂和助推器。毫无疑问,它也是和谐运行的原动力之一。如果人人都能懂得宽容待人待事待物,愿意并身体力行地实施宽容之道,那么就一定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都在国际宽容日这天开始变得更加宽容,从多说几声“对不起”、“没关系”和“谢谢你”开始吧——即使应该说这些的可能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