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堡寨白马人腊八节:是从“过腊八”开始。凑柴、烤火、唱街火歌。
迭堡寨白马人腊八节:过腊八节主要挨家挨户凑柴,主要是为进入过年做准备工作。
寨科桥白马人腊八节:过年的准备从腊月八开始,没有做腊八粥的习惯。
案板地白马人腊八节:全村凑柴烧街火,俗语说“腊月八煮北瓜”(北瓜和米煮粥)。
枕头坝白马人腊八节:村里没有做腊八粥的习俗,祭祀仪式有上坟、点火灯等。
腰坪山白马人腊八节:腊月八传说是白马人的“逃难日”,故从腊月八开始各山寨便打着锣鼓凑柴,晚上生起火,在唱、跳火圈舞中追忆自己的历史。
中岭山白马人腊八节: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的习俗,腊月八“凑柴”开始到正月十六日。
麦贡山、立志山白马人腊八节:过年从腊月八开始,妇女、姑娘们请小伙子们荡秋千,架梁木时点三炷香、烧纸钱、祈祷天神地神,保佑荡秋千的人平安。并且在踏板上绑一条洁白的狗,把狗荡得屁滚尿流的就吉祥,然后双人先荡秋千,夜晚由主妇为灶神点香。大户人家给家神祈供点香祝告平安。
入贡山白马人腊八节:全村人腊月初八开始凑柴、烤街火,在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给喝蜜茶,请求上天去说好话,下地来降吉祥。
强曲白马人腊八节:从腊月八开始,凑柴烤街火,跳火圈舞,准备过新年。
草坡山白马人腊八节:全村凑柴烤街火,俗语说腊月八煮北瓜(北瓜和米煮粥)。
阳尕山白马人腊八节:腊月八是煮米粥饭,晚上烧篝火,跳火圈舞。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文县白马人的欢乐节日之一,展示白马人丰富多彩生活的火圈舞从这一天开始跳。
这天清晨,全村的年轻小伙子都要上山打柴。黎明即起,年轻小伙子三五相邀,成群结队,一路高唱着酒歌进入山林。柴捆背回来后,标上自家的记号摆放在大场边,供村里人在大场上跳火圈舞和谈古论今烤火用,整整要用一天时间。村里长者凭借柴的多少、柴捆整齐与否,就能看出小伙子的能力、精干程度。倘若柴捆大而整齐,小伙子就会得到长者的称赞;若柴捆七长八短、捆不紧扎的小伙子,便会受到村内外姑娘的讥笑。
白马人的火圈舞,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结束,整整四十天时间。每天晚饭后,一群姑娘、小伙子敲锣打鼓,唱着《凑柴歌》,挨家挨户地去凑柴。每到一家,听到门外的歌声,主人就会热情地出门迎接,并把柴交给小伙子和姑娘们,多少不限,一捆也好,三五根也行,表达的都是同一个心情。
夜幕降临,姑娘、小伙子把凑的柴堆放在村里的大场中点燃。熊熊篝火燃起来了,全村男女老少走出家门来到场中,欢跳火圈舞,唱火圈歌。舞时,不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大家手拉手、肩并肩,连成一个大圆圈,围着熊熊大火欢跳。大伙边跳边唱,时而合唱,时而男女对唱。待到大伙跳累了、唱累了,柴火也燃为灰烬。全村人便席地而坐,煨上一罐香甜的咂杆子酒。寨子里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长者,便开始侃侃而谈,讲述白马先祖神奇的传说,讲述古代白马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渴望自由的爱情故事,教授祝酒歌新词曲,传授做人处世的道理。大伙洗耳恭听,如同听圣经一般。
白马人是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其民俗文化丰富浓郁,大多体现在节日里,白马人的节日很多,如春节、元宵火把节、“过十五”和过腊八凑柴节等,其中腊八节凑柴对白马人来说可谓是意义深远。相传在很久以前腊月初八的一天,为了度过一个温饱的春节,山寨里有位猎人到很远的山林中去狩猎,听到林中有人在谈话,他向声音发出的地方走去,靠近时听到有人在商议怎样去袭击山寨,并听到其中一位头领说道:先探一下山寨里白马人的多少,如果人多不敌就取消行动,人少我们就攻击。猎人听到此消息迅速赶回家,把消息传给山寨里的头人,头人马上召集全寨人商议对策。经大家讨论,最后有人提出在公共广场中生一堆篝火,大伙儿集中在一起,边跳边唱以增气势。于是大家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地凑柴,在凑柴时还唱着“哦洛洛依世呀西,世呀没日则呀西”,译成汉语就是:“哦洛洛给点柴,没有柴给点草。”最后大家在场中生起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这时来袭击山寨的人,看到如此情景,便迅速撤离而去。后来白马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逢腊月初八就凑柴生火,歌舞交汇,欢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