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陇南也毫不例外地沿袭了这一习俗,并形成了较深的地域特色。端午亦称“端五”,是陇南重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在陇南称端五为“端阳”的叫法最普遍。五月的第一个五日,月、日同是五,故称重五或重午。就全国而言,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夏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历史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之说、纪念伍子胥之说、吴越民族图腾祭之说、纪念曹娥之说、起于三代夏至节之说、恶月恶日驱避之说等。而迄今为止,在陇南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之说和民族图腾祭之说。
搜集和整理陇南史料,考察民情民风得出,陇南端午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民俗和习惯:一、采摘艾叶药用。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中言:“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中也写到了端午的艾叶方能入药,可作经络灸法治疗疾病。二、悬钟馗像。在陇南的一些山区,钟馗捉鬼的故事百姓皆知。每到端午,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故事的起源是: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逃。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三、驱瘴避邪驱魔。当地百姓晨起很早踏着露水,采摘最深最长的艾叶或菖蒲,并挂于自家的门口、窗台、门楣、店铺等地方,艾叶在端午的节气含有的特殊芳香类物质含量最高,可用来驱瘴熏虫,百姓还认为可以降妖驱魔。四、采“爱”。还有一说是待嫁女子出门踏青,露珠打湿裙裾,雾岚弥漫脸颊,采撷艾叶回家深藏闺房,意谓采“爱”回家,寄予和期望得到一份美好的姻缘。五、吃、送粽子。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一般为立体菱形,用嫩芦苇叶(羽子叶)内裹糯米在水中蒸煮制成。经考证,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在陇南,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必备的礼品,一般用马莲串成10个~12个的整串造访亲友。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也推陈出新有了不少花样,除去用糯米做馅心以外,还有人用红枣、花生、果脯、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粽子的种类日渐丰富。配合陇南各地特产的狼牙蜜、土蜂蜜为料,令人食之清香入鼻,大开胃口。六、喝雄黄酒。康县、文县、武都等一带地方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七、佩香囊。在成县、徽县等地方小孩还要佩香囊、缠花花绳。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装扮的作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粉等,用五色丝线外包以丝布、棉布,扎成粽子、小人、谷穗等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佩戴在脖颈、手腕、腰间等位置,玲珑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