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茶定”、“受茶”和“茶聘”,属于古婚俗“三书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的书部,对于“三茶”中的第一茶,全意为“受聘定之茶”。指代的是“纳征”最后核对“礼书”无误,相方家长点头认可这段婚姻,并在茶定后开始共同确定“迎亲书”。礼书: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是在议定聘礼后,择日男去女家行聘。聘礼的种类、多少依地位、贫富而异。聘礼一般有鞍马、猪羊、钱财、首饰等,但是必须有茶具。聘礼放在铺红毡的高桌上,抬送女家,陈列于西炕祖先案前,两亲翁并跪,斟酒互递祭祖,俗曰“换盅”。“换盅”后女方家长须在必须在确认“迎亲书”时回送男方家长“酒”。故此在“三书六礼”中进行到“下茶”,那么出嫁方已经算得上是“他家之人”了,只是欠迎娶和圆房而以!
同样道理,只要相方父母完成“下茶”后,终止婚约就变成悔婚。被悔婚方有权取回全部聘礼和撤销一切因此婚姻所达成的承诺,并且悔婚方必须支付这次婚姻带来的一切物质性与会物质性损失。
出典:
毫无疑问,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最为隆重和麻烦的一个礼节部分。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酒"。
何谓“三茶六酒”中的三茶?
"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分,即定婚时,”男方除送如意、押贴外,还要送盛有香茗之锡茶羡瓶;妇方除还顶戴、押帖外,要回送绍酒。
“定茶”所指代的是婚礼时女方须行的“三定茶”,一为“定师”、二为“定孝”三为“定姻”。“定师”又名为“别母茶”,就在结婚前夕女儿给父母献上的茶,用以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故此必须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方可献上;“定孝”又名“媳妇茶”,是指代婚宴时给公公奶奶的敬茶,沿用至今,所以不加多说。“定姻”这是“定茶”的最后一步,就是交拜天地后,相方互敬的茶,喝下这杯,那么新娘就可以下席了!
洞房“合茶”,就是所谓“三道茶仪。”第一道为“百果桂圆汤”,第二道“莲子枣儿汤”,第三杯方始是茶。吃喝时还有一套规定,第一杯接杯后,要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则必须一饮而尽。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其实在完整一个婚礼过程中,一共要进行九道茶礼,寓意“长长久久”,至于明天起来给父母的那一杯“十全十美”就不用理会了!因为一般来说,是很少人会摆祭祖宴的!然而这杯茶对家长而言,绝对是“十全十美”。
以下由爱茶网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四月八、阿婆诞,阿婆挽来茶和蛋”这样一首在祖母口中听回来的广东民谣。也许很多人会想到四月八这个在汉族中几乎没有记载的节日又是什么日子呢?当中阿婆又是谁呢?为何这天阿婆又会挽来茶和蛋呢?这又与“下茶”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请大家慢慢看下去吧:
民谣中第二个“阿婆”是广东人对自己外祖母的称呼,而第一个阿婆就是指代“金花阿婆”。
明代诗人张谢曾有诗吟咏:““玉颜当日睹金花,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无心还片片,晚风吹落万人家。”
这里所说的金花就是“金花菩萨”,在广东,很多古老的人家会有设有一个其他地方没有的也不太明白的神位——“金花阿婆的神位”。广东人深信这位“金花阿婆”能够庇佑孩子一生健康。为何会这样想呢?因为不少孩子在成为人父母之前都会被自己父母拉到这个神位前,让他们跪拜这个被称为“金花啊婆”的神,好让她保佑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长。而长大后的孩子重复以往自己父母的行为,使得这变成了一种习俗。
然而这位“金花阿婆”其实不老啊!明朝洪武年间,广州一位巡按夫人临盆难产,危在旦夕,巡按非常着急,不料困极打盹,梦见一位老翁指点道:“请得金花姑娘来,可保母子平安。”巡按派人找到一位名叫“金花”的民间少女,接到家中。巧的是,金花姑娘刚入后堂,夫人就平安产下婴儿。这事很快传遍广州城,许多妇女临产都来找金花,祈求平安产下贵子。
金花姑娘被大家当成“活菩萨”,非常受到尊重,但也正因此没人敢与她成亲。金花姑娘一日比一日憔悴,最终竟投湖自尽。人们把这个湖称为仙湖,还建了座金花庙纪念金花,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七日定为金花诞。在解放前金花庙仍香火旺盛,每逢金花诞,商贩云集,更有戏班表演,一连持续几日,非常热闹。后来,随着老房子倒塌,有关金花庙原址和金花姑娘的传说日渐淹没在尘嚣中。时至今日还保留着一条在广州人民路与中山七路之名为金花直街的小巷。
然而在广东的其他地方却依旧有着金花庙的存在,而且长年香火不断。但是民间流传金花诞的日子并不是“四月十七日”而是“四月八日”!因此也产生了“四月八、阿婆诞,阿婆挽来茶和蛋”这样的民谣和习俗。然而正由于是那样由孩童的时候听父母说阿婆,到自己成为父母后和子女说下去的习俗,这样很容易产生误听,使得很多人把“金花阿婆=外祖母”,因而演化出了外祖母带茶去探望自己外孙的习俗。在并不富裕的时代,能够让自己外孙吸取更多营养,蛋和茶这样容易入口而且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便成为习惯带的礼物了!
而这种纯女系连接的习俗,表现的并非父母对子女,也不是子女对父母,而是作为母亲对出家女儿那边血脉的思念和关怀!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悠久的儒家思想的国家,血脉、男权一向被看得很重,“女儿出家就是别家的人”这样的觉悟不少人是在女儿诞生的时候就有的了!但是血脉的传承,骨肉的亲情是永远无法磨灭的。所以这样的习俗就默默地被历史所承认,只是不被记载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