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传奇“村长”王富国演绎千古武当道茶

【人物档案】王富国: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八仙观村党支部书记。他是茶叶界皆知的“武当道茶王”,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道茶炒制技艺传承人;他把苦心挖掘整理出来的武当道茶品牌拱手相让,提升为全市公共品牌,经高层专家论证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成为“中国四大名茶”之一。

第11届全国“村长”论坛会上,王富国代表八仙观村接过会旗,正式获得承办明年全国“村长”论坛活动资格。近日,十堰市委召开市县乡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确定筹办好全国“村长”论坛为明年全市五件大事之一。

全国“村长”明年相聚八仙观

茶香悠悠,千古流传。作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说起茶道, 武当道茶炒制技艺传承人——武当山经济特区八仙观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国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谈论道茶,他更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武当道茶对于王富国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茶叶品牌,而是他一生心血的凝结。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砸锅卖钱差点倾家荡产,携妻带女荒山苦熬多年,还差一点眼睛失明……他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在他和有识之士多年的努力下,“武当道茶”名扬天下,和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并称“中国四大名茶”。 “武当道茶”这块金字招牌,让武当仙山的圣茶享誉国际,让郧山汉水的绿茶走出了深山,也让王富国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仙观村,这个小山村昔日贫穷落后,全村人在温饱线上挣扎;如今,它通过“村场合一,以场带村”的集体经济模式,兴建高标准生态茶园3000余亩,村民年人均收入1.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村和富裕村。它也成为接待国家、省、市各级部门领导考察“三农”工作的示范窗口。

仙山美景,道茶飘香。2011年,八仙观村成功入选“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3月24日,该村迎来了尊贵的客人:中宣部部长来了,省委书记、省长来了,人民日报社的社长来了。还有农业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也来了……

就在今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沈泉庄村召开的第11届全国“村长”论坛上,王富国荣获“2011十大杰出村官”奖,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官。八仙观村还接下一项殊荣——承办明年第12届全国“村长”论坛。

全国“村长”论坛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主办,是以全国60多万个村、500万“村官”为主体的年度最高盛事!近日,十堰市委召开市县乡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将筹办好全国“村长”论坛列为明年全市五件大事之一。

看到八仙观村的巨变,人们在赞叹之余,不禁好奇这个村庄和它的村支书在二十多年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美丽蝶变呢?

“万元户”被任命为村支书

1957年9月,王富国出生于八仙观村。深山穷地,兄妹又多,王富国是家中老大,读到初中就不得不辍学回家,用稚嫩的肩膀帮父亲挑起全家的重担。

1980年1月,他服完兵役,告别繁华的大都市,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八仙观村。

见过世面,脑筋灵活的王富国,靠着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用了两年时间就率先成为村里的“万元户”。此时八仙观村100多户村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当时,武当山镇驻八仙观村的干部注意到了这个话语不多、踏实肯干的小伙儿,提出让他回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心里很矛盾,自己在外做一套家具挣的钱比村里刨地农民一年挣的钱还要多。如果丢了木匠手艺,家里的收入就没了保障。

1987年7月18日,是改变王富国命运的日子。

这一天,时任武当山镇党委书记的张有富征求党委一班人的意见之后,毅然在八仙观村全体党员大会上宣布,任命王富国为八仙观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国至今仍记得,当时,镇领导深重心长地对他说,“贫困山村就缺能人,希望你能带领村民甩掉落后的帽子!”

当年八仙观村共有540人,连续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52元,年人均口粮51公斤。上任移交时,他从前任村支书手中过来的是83亩荒芜的茶园和1.37万元的集体外债。

上任伊始,他对村民们说,要想富“腰包”,就要先富“脑”。

八仙观村小学一直设在庙堂里,为了让100多个娃娃搬出破庙,王富国把做木匠时积攒的钱拿出来还不够,又厚着脸找战友朋友同学亲戚借,东拼西凑。

当年9月1日新学校竣工,八仙观小学告别了几个年级挤在一间破庙上“复式课”的历史。

随后,王富国带领村民养羊。然而一场寒流到来,全村半数山羊冻死,活的羊也赶紧卖掉了。一核算,仅仅保本。王富国“赶着羊群奔富路”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养羊计划失败后,王富国陷入了痛苦的深思。经过再三考察,他把目光投向村里荒芜多年的茶园,决定从这里再找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400多公里茶带可铺往武汉

1966年八仙观村兴建的83亩茶园,因所产的茶叶卖不出去,就没有人再管理了,成为一片荒山。见状,王国富只好硬拉上父亲和两个弟妹,又找来4个经济贫困的村民,白手起家,披星戴月。就这样,8个人的茶场搭建起来了。

为了筹措第一笔资金,王富国卖掉了用当兵复员费买的心爱手表、收音机和皮鞋。他以场为家,把妻子和孩子都带进茶场。妻子柯昌英白天去学校教书,晚上到茶场看守发电机,茶场没有效益时一直做“义工”。她一手拉扯两个女儿,一手帮丈夫操持茶场日常事务,最后干脆辞去了教师之职。

第二年春天,八仙观茶园一片新绿。王富国带人采制出500公斤茶叶,卖出1.3万元。

1984年,湖北省农业厅和省茶叶协会组织专家学者认定八仙观村土壤多为砂壤或轻壤,发展茶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省地市决定在这里建立名茶基地。

听到这个好消息,王富国干劲更足了!妻子柯昌英也认认真真地学起了茶叶的栽培、管理、采摘、制作、包装等一系列工序,从外行变成内行,被大家称为“茶嫂”。她还手把手地教村里的妇女掌握茶叶的制作工艺,全村有20多名妇女获得湖北省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1988年11月的一个清晨,王富国号召全村党员向新规划的百亩标准茶叶基地宣战。经过45天艰苦决战,一个梯地式的百亩高产茶园建成了。

1989年春节,村民上山看望王富国。当大家看到他因腰疼躺在床上输液时,有人流着泪,道出肺腑之言:“王书记这是累的啊!”

村民们做过统计:10多年来,王富国带领大家劈山修路种茶打断的钢钎,足足能装两辆卡车;环绕山谷种植和整修的1500多亩茶园的茶带,达到400多公里,能从武当山进山大门一直铺到武汉!

痴迷道茶险些砸瞎眼睛

“靠手工揉制2.4元/斤的大把抓茶叶,就算苦干10年、20年也富不了!”王富国认定,只有把大众茶制作成名茶,打入国内外市场,村民们才有致富的希望。于是,他走出大山,与全国13位着名茶叶专家和25家大型茶场建立咨询网络,共同打造中国武当名茶。

历史沧桑,除深山中野生茶树外,树龄百年家植茶树不足百株,武当道茶制作工艺也隐藏于道人或武当山民间。为弘扬中华道茶,王富国二十年来苦读茶圣陆羽《茶经》,向武当道人求艺,向茶叶专家拜师,结合武当道茶特色,潜心探索出一套独特制茶工艺,开发了“武当银剑”、“武当针井”等海内外名茶。近两年来,他还研制出了武当太极养生茶,其色泽鲜润,醇厚回甘,有“七泡有余香”之誉。据介绍,武当功夫茶的加工工序多达30多道。

武当茶道将中国茶艺与武当道乐相融,独创庄严典雅之气质,通过焚香静气来营造祥和肃穆的气氛,让茶客的心灵随一柱袅袅升起的香烟升华到充满灵气的道家茶艺中。

专家研究发现,武当茶树品种优良,土质好,气候好,雨水适宜,茶叶肥壮内质好,称之为仙山云雾茶。据科学测定,武当茶叶中存在有祛病、保健、益寿的有机化学成分。

随着多年经验积累,王富国本人也成了科研带头人。他通过自学获得了农艺师资格证书,被中国茶叶学会吸收为会员,加入了湖北茶叶学会理事。他考察近百家茶场,引进优质茶树,分期分批将20多名年轻员工送出去学习。

富国虽然事业成功了,人也有钱了,但是他依然过着“穷人”的生活。

每年农历三四月份,采摘春茶时,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给自己立下规定:八仙观茶场出品600元一斤以上的茶,都由他亲自制作,总量达2000多斤;制茶期间,无论何方贵客到八仙观访问,饭桌上,他只端杯敬茶绝不沾酒。

炒制绿茶是一个绝活,杀青、揉捻、干燥,一样都不能出错。王富国和技术骨干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严把制茶质量关。

为弘扬武当名茶,1996年,王富国邀请十堰市民俗文化专家袁正洪把武当名茶作为课题研究。经过多年深入挖掘整理,确定为武当道茶品牌,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我国“西湖龙井、武夷岩茶、武当道茶、寺院禅茶”四大特色名茶,享誉海内外。

1999年,八仙观村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道茶文化之乡”。2009年,经高层专家评审,武当道茶被评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促进了八仙观村成为中国特色村。

为了武当道茶事业,王富国险些弄瞎了眼睛!2001年6月1日傍晚,王富国正在车间改装机械,在试车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每分钟转速高达1万多转的砂轮。此时,一只飞转的砂轮突然破碎,碎片瞬间迸出,飞进王富国的右眼,他顿时痛昏过去。经医院及时抢救,他虽保住了眼球,可视力却大不如以前,而且正在影响左眼。“后来,我又到北京治疗,专家说是眼底视网膜血管堵塞,没法儿彻底根治。”现在,王富国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眼睛会失明。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武当道茶出名了,八仙观村出名了。自2006年起,为做大做强十堰茶叶品牌,改变过去茶叶商标多、生产规模小的状况,十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对十堰茶叶商标进行整合,全力打造“武当道茶”,实行茶叶生产的“五统一”: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营销。

2009年7月2日,湖北省农业厅长、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农业局长相聚在八仙观村。王富国知道,领导们相约来到这里找他,是想给他做思想工作,让出“武当道茶”品牌。

数十年如一日苦心挖掘整理出来的武当道茶品牌就这样拱手相让,王富国舍不得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深明大义的他斩钉截铁地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于是,就在这一年,十堰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武当道茶商标提升为全市公共品牌,委托湖北武当道茶产业协会进行统一管理使用。2010年元月,十堰市首个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诞生,同时产品标识和包装设计也相继完成。

2010年4月17日,十堰市委、市政府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全国推介“武当道茶”,标志着十堰市茶叶商标整合迈出实质步伐。

2011年1月,“武当道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十堰将用10年时间,培育基地面积100万亩综合产值过100亿元的武当道茶产业,武当道茶引领十堰生态环保富民茶叶支柱产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富国  富国词条  当道  当道词条  村长  村长词条  千古  千古词条  演绎  演绎词条  
茶文化茶道

 谷皆可入茶的韩国品茗

谷皆可入茶的韩国品茗据记载,中国茶传入朝鲜半岛时,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有助于修行的饮料,饮茶之风曾随着佛教的兴盛达到顶峰。到了朝鲜王朝中期,儒教兴起,饮茶逐渐式微...(展开)

茶文化茶具

 紫砂创始在何时

紫砂创始在何时,在我国陶瓷史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明、清时代的史籍中明确地说,紫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尚和书僮是创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阳羡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