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茶若君子 音乐家和节目主持的女儿们

音乐家和节目主持的女儿们

至今为止,徐一善都给我反差很大的谜——就是不容易被人摸透。因为他经常在默默无闻中给我一份惊奇,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色,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楚的。与他认识三十六年了,经常有时莫名惊诧。

初次见他时,在二轻工业局的礼堂中,他似乎拉手风琴给什么节目伴奏。都搞企业文化,认识他的同事给我们介绍,说他是个音乐家。那时我们都年轻,他五短身材、浓眉大眼却不很灵动、是那种英俊而不潇洒的模样,微微地低头不语,走时只冲我们点点头,谨慎中加几分腼腆。

是他的名字引起我的兴趣,才“一善”啊,要多多益善啊!大概出于书香门第吧。问起熟悉的人告知,他是自幼在家乡就远近闻名的神童,学生时代一直是全面发展的尖子生。后来是音乐青年,当时却是官家子弟,因为姐夫当局长——那可是个从不开笑脸、走路都叉腰的威严人物,在系统里一言九鼎,怎么说,这妻弟也是个国舅般的角色,怎么见女人脸就红呢?

下次见到,他又在为人拉二胡了,我还以为他是搞西洋乐器的。有人指点着,说他不仅会民乐,还培养出一个少年音乐家。那孩子了得,正是誉满全城的小明星,二胡拉得特好,没满七岁就代表安徽省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的“上海之春”大赛,十三岁就成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歌舞团民乐独奏演员,没有师傅高哪有弟子强?徐一善听见夸赞还是微笑,轻声细语地说:我寄居在姐姐家,顺便教教外甥。

后来,在工人俱乐部搞音乐创作,他一开口就与众不同:嗓音有磁性,语言又斯文,比电影演员普通话说得还动听。唱起歌来字正腔圆,作的曲子优美动听,再加上他会好几种乐器,可算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家。

以后,陆陆续续传来他创作的喜讯:《人民保险歌》(词曲)获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全国十佳;《新时代的女瓦匠”》获安徽省最高奖,被推荐参加全国调演节目;《天河羽衣暖天下》获全国工人歌曲征歌二等奖……声乐、器乐、创作都能来,是全能型的!可是,却是一家建筑公司小职员。家有官员,不能升迁,人有才华,却在基层,我为他报屈。他似乎并不在意,说单位也不错,不能好高骛远什么的。不见异思迁,简直是革命青年。

他风华正茂时没有得意忘形,我生孩子后,还专门跑到杨家门郊区寒舍去看我,长得帅又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左邻右舍都说我家来了个演员。

等我调动到市区后,他却不太走运,疾病缠身,灰头土脑的,还是不断报告我好消息:比如芜湖电视台台标音乐和芜湖新闻音乐被使用近三年,《芜湖市市民公约歌》由他作曲,为芜湖经济广播电台作了台歌,长期在江城奏响晨曲。还多次获得省、市乃至全国大奖:《啊,风雨江南》(曲)获芜湖长江颂歌比赛二等奖,《最大的柑桔留给你》、《一颗心》、《西藏高原的天》、《啊,黄山》等六首歌曲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杂志发表。全国获奖的还有:《市民公约歌(少儿版)》、《欢欢喜喜多快乐》,全国少儿歌曲大赛获优秀奖,《九莲塘之歌》(词曲)获得市一等奖、省创作奖。在全国民族声乐大赛中,获“优秀专家奖”,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编辑的《中国民族歌曲选萃》一书中收集了由他作词作曲的七首歌,其中《一颗心》的歌词还在《中国歌词选萃》中登出……

最令我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个书法家。发现他书法特长纯属偶然。那阵离家远,中午在单位用电饭煲煮饭吃,有天他特别包了饺子给我送去,说他自己调的馅自己包的,提着用空蛋糕盒装的上我六楼办公室,我煮着吃,见他闲着,要他给我抄下黑板报,毫不在乎给他打气:不管好坏,让人认得出就行了。等他写好,一看大跌眼镜:真没见过那样漂亮的粉笔字,称得上是硬笔书法的杰作。果然,他说他练习过书法,是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华艺术家联合会一级书法师。

但真要请他写几个字就难了,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没心情,我把他的推辞当心虚,也不再追究。等我在一中医那里看见的书法才叹服了,那是写在黑色烧瓷版面上特殊处理过的白粉字,属于行草隶书吧,端庄秀丽中透出厚重与洒脱,真想不到他还有这一手。他却笑着自夸:“何止一手?盲棋、家电维修、平面设计、谜语创作……我还有好几手哩。”

于是他就毫不谦虚地自我吹嘘:青年时代,从未习练过盲棋的他,初试第一盘,就挫败了一位盲棋老手,这在中国棋坛是一个奇迹。不是平面设计的圈内人士,在一次全国徽标设计征集中名列第四;不是谜语职业研究者,却被在芜湖举行的全国谜语创作大赛邀请为主要评委,而且撰写的特约文章受到报界业内的盛赞;不是大学教授,却到大学当了客座教授,所作的专题讲座引起轰动效应,到他家登门求教的都是大学生……

哟,这么神?不是如我的名字一样幼年谦虚老来骄傲吧?但看见他文字表达能力我相信了:知道他不绘画,但通过看画,自己领悟的东西精到独特,为一位著名画家写出了评论《苦心孤诣、卓然大成——荣宝斋画家王荣昌写意花鸟画感识》,高度的见识与准确的文字表达使专家叫好:“这哪里是外行?这是真正的内行,是高手写的,”于是,这篇文章在深圳、香港、北京的《南国艺术》、《文艺报》、《名家》等十几家报刊刊登,这些白纸黑字是吹不出来的。

当然,主要成就还是音乐创作,先后写过400多首歌曲,获奖的有50多首,他成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歌词典雅生动、语近情遥,曲子优美动人,流畅舒缓,被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得到著名作曲家钟立名、武炳统、张丕基、吕骥、时乐濛、王铭等音乐届权威人士的称赞。王酩说:“自学作曲这样出色很少见。”施光南的老师钟立名说:“徐一善有丰富的创作经验,词曲都好,我们一生写了两百多首曲子,都没他写得多”更多的人称赞:徐一善曲子写得好,旋律很美,美学修养高,词曲俱佳,意境浓美,真难得……那一阵,北京及省市电台、电视台、报刊等都对他的艺术成就作了专题报道,并收录进音乐家词典。

其实,他的最高成就还是他培育的一双女儿——那就是芜湖广电系统的主持姐妹花:徐晨星和徐晓露(安然)。

原来,他的另一造诣是在语音学、语言学方面,简直可以称是无师自通的自学成才典型。他本是河南人,早年丧父,移居芜湖五十多年了,可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又潜心研究普通话标准,不仅自己有驾驭语言的能力,而且形成了自己优质、高效、速成的播音主持教学系统,被北京一家民族声乐演创研中心聘为“声艺专家、声艺导师研究员”。

他是八十年代芜湖现场录像的即兴主持人,也是芜湖婚礼主持的先行者,幽默风趣、随机应变,温厚恬静、大方典雅的主持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家庭中他营造了了优美的语言环境,下一代又能精心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素养。于是,两个女儿继承了父亲的天赋,才貌双全,又得父亲真传,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他告诉我,为了培养女儿的能力,让她们从小爱音乐、懂艺术,接受文化熏陶,在家中都说普通话。他还自编教材,口传心授,培养她们的艺术思维方式,一句句正音,教出标准的语音,掌握语流的变化、语调的变化,注意感情色彩的处理,塑造出优美的声音形象,同时随时随地注意她们的仪表风度,养成端庄大气的行为举止。姊妹二人所学专业都不是演播,可是有良好的素质,一有机会便脱颖而出。

典雅秀丽的大女儿徐晨星在芜湖第一次播音大赛中就进入了前几名,到经济电台担任了播音员。1999年广电局招考她报名应试,5分钟长篇社论播完,主评委、浙江广播学院的教授拉着她的手称赞,说她的播音全像中央台的邢质斌。得知她完全是受教于父亲时更为惊讶,几个考官初试就给晨星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有线全是受教于父亲时更为惊讶,几个考官初试就给晨星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有线电视台后,她曾一人担纲四个节目,既有大台风范,又有文化素养,获得过芜湖金话筒大赛的银牌奖,还是市十大杰出青年,在芜湖的大型活动中都担任主持,还与中央电视台国家级的主持人朱军、管彤、张政、高博等同台主持央视主办的大型节目。

漂亮活泼的徐晓露是他的二女儿,在幼儿园时就参加了全市的电子琴比赛,小学时又得过唱歌、跳舞、演讲、弹琴这四项全能比赛的第一名,唱歌还获得过特别奖,高一参加全市的主持人大赛时,是考生中年纪最小的,获得了优秀奖。毕业后即被经济电台聘用,创办的“真情如歌”征服了许多年轻的心,还主持过“网络天下”等节目,那悦耳动人的声音随着电波飞遍了千家万户。现在调到了电视台,是新闻频道的编辑。

如今芜湖看电视、听广播的无人不知晨星、安然名字,父亲却是最忠实的听众和观众,大女儿自修大学毕业,出嫁了还经常回娘家听父亲“挑刺”。二女儿有父亲作后盾,主持音乐节目得心应手,同时又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以适应更新的工亲作后盾,主持音乐节目得心应手,同时又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以适应更新的工作,她们都说:我们能有现在的成绩,幸亏有个高明的父亲老师。

徐一善研究中国语音语言已经五十多年,有独到的研究成果和丰厚的艺术功力,所以他的弟子遍布于北京、上海、杭州、安徽、四川等省市的高等院校和广播电视岗位。有些成为专业院校的尖子学生,也有未进播音主持专业院校、直接由他教导成材的优秀弟子。在业内公认是正宗学院派的强势主持人。在省级播音主持大赛中一路领先,产生轰动效应。这位弟子,曾惊动过香港凤凰卫视的指导、专聘频道配音师,这位先生发现他精到的语音语言能力,立即萌生了一定要拜访他老师的愿望。之后,借芜湖广电集团邀请他来芜湖讲学之便,拜访了徐一善。

作为同时代业余创作起家的人,我依然在他面前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他不再唯唯诺诺,而是不断地证明着自己,在他白发丛生、腰弯项低之时,我才渐渐发现他成功的奥秘:那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办事,大智若愚,大含细入。要他写个材料,他翻来覆去划得乱七八糟,那是他反复琢磨修改的表现。要他写幅书法,他许久拿不出一张作品,那是严谨刻苦、有精品意识的结果。当然,也不排斥他聪慧明达、真诚谦和,有个性特点、有生活阅历,对真善美的感悟能力特别强,同时他有高度独立思考能力,兴趣广泛,研究深入,不仅能无师自通,还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几十年来,在不断惊诧、渐次了解之后,我觉得对徐一善应该概括为学者型的艺术家似更贴切。他在不断地琢磨多个领域的艺术,我在琢磨他自学成才的秘诀,看来,我们都要努力。

来源:摘于 李幼谦散文集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音乐家  音乐家词条  君子  君子词条  主持  主持词条  女儿  女儿词条  节目  节目词条  
茶文化植树节

 关于植树节的资料

植树节的来历  3月12日是我国人民的植树节。每到达一天,从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到少年儿童,到处都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山坡、路穷、田边、河沿,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许...(展开)

茶文化茶具

 紫砂壶的七大魅力

紫砂壶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壶艺家将自己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使紫砂壶从煮水冲茶的普通器具,变身为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