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廷灿(约1678-1743年),字扶照,又字秩昭,自号幔亭,出生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区)的乐善好施之家,其父陆培远,“性慷慨,好施不倦。岁饥,出粟麦,散给贫民”。陆廷灿年轻时就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心胸,他好古博雅,“尝于搓溪之上,卜筑读书,名花异卉,琳琅满目,而尤喜艺菊,遍觅奇种,罗植阶砌,真可谓继渊明高躅而不逐时趋者矣”,“夫初隐槎圃也,事亲弦诵,山林经济,偶寓于菊。及其司铎松滋也,诗拟郑虔,教侔安定,如菊之清幽华丽”。时人王复礼评价说:“营陈孺子尝宰社肉,父老以为善,而孺子云‘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廷灿)他日宰天下,亦如此菊”。
1717年至1720年间,他担任福建崇安任知县,所管辖的境内有武夷山,出产举世闻名的武夷茶,“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囊以簿书鞍掌,有志未逞。及蒙量移,奉文赴部,以多病家居,翻阅旧稿,不忍委弃,爱为序次”。
《续茶经》成书于1734年,四库全书有著录。全书包含正文三卷、附录一卷,共约7万字。寿椿堂刊本书前有雍正乙卯黄叔琳的序及陆廷灿作的凡例。他将陆羽《茶经》另列到卷首。其体例也按照《茶经》,分成十目。上卷续《茶经》的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续《茶经》的四之器。下卷又分上中下三部分,卷下之上续《茶经》的五之煮、六之饮;卷下之中续《茶经》的七之事、八之出;卷下之下续《茶经》的九之略、十之图。另外由于陆羽的《茶经》没有“茶法”项目,所以此书把历代茶法另列为附录。从唐代至清代,茶的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都有了很大发展,情况也大不相同,《续茶经》就把多种古书资料摘要分录。这本书虽然并不是自撰的系统著作,却具有征引繁富、便于聚观等特点。《四库全书总目》也称这部书“订定补辑,颇切实用”。另外,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中国茶文化的目》也称这部书“订定补辑,颇切实用”。另外,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贡献。书名虽然有个“续”字,实际上却是一本独具特色的著作。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