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木里地区藏族民间传统节日,从农历腊月初七至腊月十五日。当地民间传说,古代从西藏、云南等地迁来木里的阿哲、让甲、草坡、八尔等藏族支系,十腊月初七那天在木里的宁朗、车子、白棚、桃巴等地定居下来。当晚,恰逢天气晴朗,明月当空,七娣星闪亮,藏族群众聚集起来,纵情歌舞,庆祝迁移成功。以后,相沿成习,立此为节i由于藏汉杂居,受汉族过年的影响,人们亦称其为藏族新年。
腊月初六日晚,藏族人家备下丰盛的酥油茶、青稞酒、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全家旧坐,共进年夜饭,辞旧迎新,喜气洋洋。最具独特的习俗,是同时要替家中的猫狗专备一份肉饭,按其俗信观念,若描狗先吃肉后吃饭,则预兆来年农牧业兴旺吉利;若相反,则年成不顺。腊月初七日,许多村寨为庆祝节日,往往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 “锅庄”舞蹈等游艺活动。夜晚,各村寨的藏民换上节日盛装,齐集村外广场,燃起篝火,弹琴拉弦,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连续数天饮酒作乐,歌舞狂欢。到腊月十五日(俗称大年十五),人们三五成群自由结伴,带上酥油茶、青棵酒、牛羊肉、奶食品等,登山野游,拜山祭神,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俄喜节是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人民的古老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七举行。
除夕前晚上,按照传统习惯,每家还给猫、狗准备一顿美餐,既有肉又有饭。如果猫、狗先吃肉,后吃饭,那么预兆来年风调雨顺。夜间各村寨的藏族群众,都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在寨房的宽敞广场,大家围着簧火,对唱山歌,跳“锅庄”,并以青棵酒、酥油茶助兴。舞时以胡琴伴奏,边唱边舞,舞步整齐划一,踢踏声,歌声,乐器伴奏声交织一起,情绪激昂。节日期间,有的村寨还举行赛马、射击比赛。
大年十五,吃完早饭,男女老少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带着食品和酒肉,成群结队,到预定的地方转山。
关于“俄喜”节的由来,当地民间传说颇多,其中有这样一种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从西藏、云南等地先后迁来阿哲、让甲、草坡、八尔等藏族支系,分别住在木里的宁朗、车子、白硼、桃巴等地。他们定居那天夜晚,正是农历腊月初七,天上明月当空,七姊妹星闪闪发亮,四周景色宜人,于是他们就聚集起来,唱歌跳舞,纵情欢乐。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七,这些地区的藏族人民分别聚集歌舞,世代相传,就变成了今天的“俄喜”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