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生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极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由此可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甚大。
霜降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增大,受寒凉气温的影响,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促使血压升高,影响心脏血液供应,会有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而中老年人体质弱,难以抵抗外界环境剧烈的变化,极易导致中风。因此,在深秋季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胃病、慢性支气管炎及风湿病等疾病的人应加倍小心,科学合理安排生活,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预防治疗。
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此后天气变得寒冷,过渡到冬季。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中不断总结出了气候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时节如何使肌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如何与自然界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中医养生学历来就非常重视这种动态平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动态平衡指的是肌体自身各部分之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第二,动态平衡指的是肌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平衡。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五行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五种基本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生克制化”关系,由此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
霜降之时,正值由秋季过渡到冬季,此时养生应注重“御寒清热”。
根据“四季五补”,即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应以平补为原则。同时,在起居、精神等方面要合理安排与调整,避免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导致抵抗力下降。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
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
霜降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咽(“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饮食养生学侧重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因此,在传统养生学中,食物也根据其“性味归经”而分为了不同的类型。
饮食调养方面,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
霜降节气天气逐渐变冷,身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的发病随之增多,如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进入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
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这时的进补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而经过霜覆盖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霜打过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闽台民间在霜降这天,要进食补品,闽南有句谚语:
“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
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另有些地方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
“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饮食进补当依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此时,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
最好的养生则是锻炼和娱乐。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在起居、精神、饮食等方面都应谨慎。究竟如何才能在霜降时节正确养生呢?
霜降养生:御寒保暖,以护肠胃
霜降之时,气温渐低,人体的植物神经易受到寒冷刺激,致使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受到影响,引发功能紊乱;而在寒凉的气候状况下,人体新陈代谢增强,热量消耗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因此,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保护肠胃。日常起居要做到早睡早起,夜里入睡时盖好被子,尤其要注意腹部保暖。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合理穿衣,以免身体被寒气所伤,也要避免热伤风。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操劳过度,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特点。
霜降养生:精神抖擞,勿要悲秋
霜降时节,秋风秋雨,花木凋零,自然界一片萧条之景,在人的心中容易产生悲秋、凄凉之感,许多负面情绪就会接踵而来。因此,霜降时节仍需注重调养好精神。人们常说“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培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向上、开朗豁达的心态。保养好肺气,调整好精神,尽量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远离悲秋心态。
霜降养生:动静相宜,增强体质
深秋之时,天气比较寒凉,适当的运动锻炼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运动中,人的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肌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为入冬做好准备。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应选择舒缓、运动量不大的锻炼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等,在早晨或傍晚适时有度地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运动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间不可过长,以微出汗为宜。锻炼结束后应休息好,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达到运动强身的目的。
霜降养生民俗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霜降节气时的食补很有特色,谚语云“补冬不如补霜降”。据史料记载:明代皇帝就有重阳节到兔儿山(北京中南海西南)登高赏秋、吃迎霜兔肉、饮菊花酿酒的习俗。所谓“迎霜兔肉”就是经霜的(即霜降)兔子肉,据说此时的免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柿子具有清热、润肺、祛痰、镇咳的功效。鲜吃可治甲状腺病,干制的柿饼、柿霜则可配置药膳,辅疗咳嗽。可见,柿子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地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时台湾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经成熟准备收割,也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白柚具有降低血压和退热的疗效。南部的高雄和屏东东港有硼串和目贼等鱼类,北部的淡水出海口有龙虾。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霜降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应多吃生津润燥、润肺止咳的食物,如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也可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呬(“嘶”音)字功等。天气逐渐变冷,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发病率随之增加。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