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节简介
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民间传统纪庆交游节日。“芦笙节”又称“芦笙会”。各地节期不统一,大多是在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节期二三天,也有的在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如凯里县等地。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苗家村寨每一个男子都会吹芦笙。据苗族民间传说,芦笙是心灵手巧的翔格根据“蜜笛”(蝉)的记忆,仿造天宫的乐器制成的。“蜜笛”把在天上学了三天三夜的曲子传给了苗家人。所以,如今苗族的芦笙曲得吹三年零三个月才吹得完。节日期间,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打扮得焕然一新,集于芦笙场上,参加“踩芦笙”。一般跳芦笙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演竞赛性的跳芦笙。大家都作为观众,围成圆圈,在一旁顿足助兴。表演者为两个芦笙队,他们轮流上场进行集体或个人舞蹈。舞者边吹奏芦笙,边快速旋转、倒立、矮步等作出各种难度较大的动作。还有的是将武术中的拳术与芦笙舞结合起来的“芦笙拳”,亦拳亦舞,更为精彩。另一类为自娱性集体舞蹈。舞场中央由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人数不一,但至少要两人以上,女子在外面围成圆圈,随着芦笙袅娜而舞。苗家青年将踩芦笙当作恋爱择偶的重要场合,他们在吹笙、跳舞活动中都尽量展示自己的美丽和才能,以此赢得对方或对方父母的青睐。节日里,上年纪的人则聚在一起饮酒谈天,交流农事经验,预测年成。
古历正月十八至二十,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麻江、雷山、舟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舟溪芦笙节。元宵节后,瑞雪纷飞,银装素裹。苗族姑娘穿起节日的盛装,小伙子手捧金色芦笙,约同亲朋父老,迎风踏雪,争先恐后涌向凯里县舟溪公社甘香囊芦笙场,欢度一年一度的芦笙节。
芦笙节,是当地苗族人民喜迎新春,预祝一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游方”的好时机。
芦笙节的传说
舟溪芦笙节的来历有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舟溪舟南寨上有一个苗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旺。阿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美丽动人。她绣的花,五彩缤纷,阵阵清香,招引一群群蝴蝶蜜蜂来探花采蜜。她喂的猪,长得又快又好,又肥又壮。她的歌声,象春风,赛银铃,唱得娃娃拍手笑,唱得老人喜孜孜,唱得小伙子和姑娘们手舞足蹈。
阿旺尊老爱幼,乐于助人。阿旺的父亲把她看做掌上明珠,寨子里的乡亲们也为有这样的好姑娘而引以为荣。
可是,贪婪凶残的野鸡精,对阿旺垂涎已久,妄图把她占为己有。提起舟南后山上的野鸡精,没有人不切齿痛恨。它刮起一阵妖风,便把人们一年辛辛苦苦种好的庄稼,儿十亩儿百亩一掠而空。它经常变成猛虎,咬死耕牛;它变成恶狼,叼走小孩。如今,它又把魔爪伸向了阿旺。
开始,它变成“远方的大财主”,登门来相亲。
尽管它送财送宝,花言巧语,还是被阿旺的父亲拒绝了。接着,它又变成一个俊俏的后生向阿旺来求爱。尽管它装模作样,聪明的阿旺一眼就看穿了它的虚情假意,坚决不答应。
野鸡精恼羞成怒,骗不了就抢。一天傍晚,又刮起一阵妖风。搞得天昏地暗,趁人们忙乱之际,它张开魔爪抢走了阿旺姑娘。
野鸡精的暴行,激起了乡亲们的义愤。大家打起火把,将后山团团围住。青年猎手们组织起“打鸡队”,决心打死野鸡精,救出阿旺。
正义和邪恶的激烈搏斗开始了。野鸡精发出声声怪叫,进行威胁;人们吹起一支支燎亮的牛角,敲响一面面铜锣,淹没了野鸡精的怪叫。野鸡精张开巨大的翅膀,扑向人们;猎手们射出一支支利箭,吓得野鸡精慌忙逃回后山。可是,野鸡精是千年的妖怪,练就了一身功夫,除了咽喉之外,全身刀枪不入。猎手们一时也无法把它打死。就这样,人们与野鸡精相持了一天一夜。
这时,从远方来了一位苗族青年猎手,名叫茂沙。茂沙是个大力十,双手能举万斤;茂沙是神箭手,勇敢正直,专门捉妖擒怪,为民除害。当他听到野鸡精的暴行,立即骑上骏马,翻山越岭,急忙赶来参加“打鸡队”。
再说野鸡精被围在后山,它使出绝招,又刮起一阵阵妖风,扑向“打鸡队”。这阵妖风直刮得飞沙走石,日月无光。人们睁不开眼,张不开手,野鸡精就用利嘴来啄人们的眼睛。
正在这时,茂沙恰好赶来了。他怒火冲天,仗起宝剑,急忙迎了上去。
茂沙与野鸡精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翅来剑往,从后山打到前山,又从前山打到后山。乡亲们齐声呐喊,给茂沙助威。野鸡精使尽全身解数也斗不过茂沙,妄想远走高飞,逃之夭夭。人们射去的箭,一支支都被野鸡精抖落了。茂沙眼明手快,插剑入鞘,拿出他的神弓神箭,屏住呼吸,噢的一声,正中野鸡精的咽喉,野鸡精发出儿声惨叫,从天空摔了下来,撞死在后山上。
人们救出了阿旺,齐来向茂沙致谢。茂沙从野鸡精身上拔下三根野鸡毛送给阿旺,嘱咐她好好保重,便跨上骏马,告别阿旺,又去过他的游猎生活去了。
茂沙的英勇顽强、豪爽正直,深深打动了阿旺的心,爱慕之情油然而生。阿旺把心事告诉了父亲,父亲也非常赞成。可是,茂沙游猎四乡,漂泊不定,到哪儿去找他呢?当时他为打野鸡精而来,射死了野鸡精,连一碗水酒都没有喝,就告辞走了。现在又到哪儿去找他呢?
阿旺思念茂沙,茶不进,饭不想,一天天消瘦下去。老父亲很着急,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寻找茂沙的好办法。当时正是新春佳节,老爹从后山砍来翠竹,做成一支支芦笙,请乡亲们四处传递消息:古历正月十八到舟溪来跳芦笙。这个消息传得很远很远,正如老爹所想,茂沙也知道了。
那天,成千上万的苗族同胞,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来舟溪参加芦笙会。茂沙也来赴会了,阿旺很快就发现了他,老父亲把做得最好的芦笙送给了他,阿旺亲手在芦笙上插了三根野鸡精毛,把自己织的花带系在芦笙上,大大方方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茂沙也很爱阿旺,当即褪下银手镯,高高兴兴地送给阿旺,给她戴在手腕上。这一对情人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定了亲。
茂沙恭恭敬敬地请老父亲吹笙领舞,老人高兴地接受了请求,并且提出了芦笙会的三条宗旨:一是喜迎新春,二是预祝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三是让苗族青年男女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大家一致赞成。
就这样,老父亲吹芦笙领舞,人们尽情地吹,尽情地跳,欢快的芦笙在舟溪甘香囊场上震响。人们一直跳了3天。
第三天,也就是古历正月二十傍晚,茂沙提议:春耕大忙要开始了,季节不等人,暂时不再跳芦笙了,一心一意投入春耕生产,大家认为茂沙说得对,并且推老父亲为代表,在芦笙场中心插草标为号,芦笙顿时息音。
就这样,年复一年,舟溪芦笙节成为苗族人民固定的传统节日。
这一支金色的芦笙,
经历了不同的命运,
我把它当成歌曲,
告诉心爱的人们。
稻谷飘香,原野金黄,一年一度的芦笙节又来到了苗家寨。芦笙节又称芦笙会,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人民传统的盛节。苗家为什么要吹芦笙呢?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苗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好景不长,江里出现了一条吃人的恶龙;一位勇敢的年轻人为民除害,潜入江底与恶龙搏斗,并烧死了恶龙。为了庆祝这一胜利,苗家村村寨寨敲起了铜鼓,用江边的竹子做成了金色的芦笙来吹奏。从此,每当九月秋收后,人们都要集中在黄平县谷陇的大坪坳,吹奏芦笙,表示苗族人民有着向恶势挑战,从不低头的气质。
过节时,各个村寨的芦笙队都要把自己的芦笙打扮得花枝招展,汇集到大坪坳。节日开始时,大小有上千架的芦笙吹奏起来,乐曲悠扬,响彻云霄。
人们边吹边舞,用各种舞蹈动作来表现春米、喂鸡以及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维妙维肖。姑娘们围着芦笙翩翩起舞,尽情地表达她们丰收的喜悦。这一天,男女青年最活泼,他们通过踩芦笙、对歌等项活动,物色对象,约定终身。在三天的芦笙节中,参加的人数有时高达万人。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斗牛、斗雀、赛马、游方等多种传统活动。
芦笙节又叫芦笙会,是贵州、广西一带苗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因所处地域不同,节期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在农历正月或九月举行。黔东南凯里、麻江、雪山等地在农历正月十八至二十日举行,黄平一带在农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举行,广西融水等地则于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五举行。
芦笙又叫葫芦笙,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传说是三国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制作的,因此芦笙又叫孔明管。芦笙由六根竹管合成,有六个音,没有高低的变化,只有强弱和均齐的节拍。它音色优雅,多低音,犹似小提琴,多用作祭祀和伴舞。各地均有众多的“芦笙会”,其中尤以贵州东南黄平的九月芦笙会规模最大,多时达四五万人,各村寨男女老少均着盛装参加,热闹非凡。届时,成百上千只芦笙伴着银器缠身的姑娘,几百几千人同时起舞,蔚为壮观。节日期间主要举行吹笙、踩舞、斗牛、斗雀、赛马等活动,前来过节和观光的,除了当地群众外,还有来自施秉、凯里、台江甚至百里远近的雷山、丹寨的各族群众。
踩芦笙
芦笙节最热闹的场面是吹笙比赛。当“踩堂”曲奏响的时候,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就在芦笙场围成一个圆圈,芦笙手围绕着场地吹着芦笙行进,时而旋转,时而跳跃。苗家姑娘则戴着银冠、银圈、银环、银镯,三五成群,随着芦笙的旋律翩翩起舞,纵情歌唱。这种舞叫“芦笙舞”,又称“踩芦笙”。会场分成大大小小几十个堂子,每个堂子的直径都不下七八米。当几十个堂子的乐声响起,小芦笙的呜呜声和大芦笙的隆隆声便汇成一支支悦耳的曲调。在芦笙堂内,小伙子们时而双双对舞,踢脚扬腿,犹如斗鸡;时而互相穿插,洋洋洒洒,恰似耕耘播种;时而又矮步、跳跃、交换笙嘴吹奏。姑娘们则以每个自然村寨的女性为中心,组成一次又一次的循环比赛,她们踩着芦笙的节奏与吹笙小伙子对舞。芦笙优美的旋律,吹笙小伙子狂欢的动作,姑娘们轻盈的舞姿,和着那衣服上闪闪发光、丁当作响的各种银器,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通宵达旦,歌舞不绝。男女青年们还通过跳芦笙舞和吹芦笙来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父母们也在,一旁顿足助兴,通过对青年们歌舞技艺表演的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而了解其道德品质、劳动好坏,以帮助子女选择好对象。那些笙歌吹得好的小伙子,往往会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游方
除了“踩芦笙”外,“游方”也是节日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苗乡各村寨都设有“游方”场,每当夜幕降临,在“游方”场的大树下、花丛间,青年男女们便展开歌喉,尽情对唱。姑娘们唱道:“在芦笙节的夜晚哎/不愁没有月亮/看不见哥的模样哎/也听得出歌的分量。”僻静的地方,一对对情侣絮絮私语,互换定情信物,度过了一个个甜蜜的夜晚。
斗牛
斗牛是芦笙节又一个精彩的节目。苗族世代靠牛耕种,在饲养放牧过程中,牛喜角斗的习性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于是,苗胞们常把“斗牛”作为娱乐活动。各村寨都饲养起专供“斗牛”用的牛王,每当节日便去参加“斗牛”。参加斗牛的主角都是三岁的“小水枯”,双方主人把牛牵到斗牛场将牵绳一松,两只水牛即猛地冲向前去狠撞一角,双方发出低沉的吼声,从鼻子里喷出水气来。紧接着,两牛睁圆眼睛,紧夹尾巴,四角相抵,彼此拼命厮杀起来。若某个寨的“牛王”勇猛善斗,屡次获胜,不仅其主人会受到尊敬,全寨人也会感到自豪。解放前的斗牛比赛非常残酷,双方非要斗个你死我活,血流遍地不可,不决出胜负决不罢休。如今,为了保护耕牛,改变了这种伤害耕牛的斗法。两牛相斗时,由寨老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规则,挥旗判决胜负,然后由双方青壮年用粗棕绳分别将酣斗中的牛拉开,使它们脱离接触,从而结束战斗,避免造成耕牛伤亡。
斗雀
斗雀场上也吸引了不少爱鸟人。当两个老人同时掀开罩着的帘子,画眉笼子里的两只被激怒的小鸟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随即伸出锋利的嘴和脚爪猛啄猛抓,发出尖锐的叫声。观看的人们一个个张着嘴,伸长脖子,屏住呼吸,心情比格斗的两只小鸟还紧张。终于,一只画眉跳回笼中,避开厮打;而另一只则得意地拍打着双翅,发出胜利的欢叫。
除此以外,还要举行赛马比赛等活动。节日期间,苗家户户杀猪、发豆芽、做豆腐,准备迎接客人。不论认识与否,只要在芦笙节进人苗家,主人都会盛情款待。人夜,各家饮酒作乐,直至深夜。
芦笙节的来历
关于芦笙节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爱情故事。相传古时候,苗寨里住着一名叫篙确的老汉,老汉有个女]沙月榜篙,不仅貌如天仙,而且心灵手巧,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但她却一个也看不中。一天,她随父亲上山打猎,忽见一只猛虎扑来,在这危急时刻,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拔刀相助,杀死了老虎,救了榜篙和父亲的命。
就在那次,榜篙暗地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有一天,寨子里来了只野鸡精,它见榜篙貌美,就把她拖回了山洞。这一回,又是那位小伙子闻讯赶来,射死了野鸡精,但他只拔下一根鸡毛插在头上就走了。得救后的榜篙决心嫁给小伙子,但却不知他在哪儿?人们替她想了个主意,举办了一个芦笙会,大家唱着歌,跳起舞,果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榜篙左顾右盼,终于发现人群中有一根野鸡毛在闪动,跑去一看,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情人,两人遂结为美满夫妻。这一天正是大年,所以苗族人每逢大年都要举办芦笙节,小伙子为了找到心上人,也都在头上插根野鸡毛,大家吹笙跳舞,尽欢而散。久之,便成了固定的芦笙节。
芦笙节的功能是娱神和婚恋,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婚恋逐渐成为其主要功能。对苗族人民来说,芦笙不仅仅只是一件普通的乐器,而且还是一种可以寄托他们思想情感的特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