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World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决定,以每年的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在这一天要求各成员国以各种方式举行庆祝活动,以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到各国气象部门对经济建设各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世界气象组织活动情况。”
“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
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台风、洪水、沙尘暴等气象状况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我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72年恢复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70%,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多亿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遭遇重大气象灾害的损失总量将会扩大。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中,气象就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对农业、电力、运输、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联合国大会1961年通过决议,发起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并建立了世界天气监视网。目前该网仍是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会员进行气象观测的基础。2005年,政府间国际组织——地球观测组织正式成立,是目前地球观测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获得有关天气、气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虽然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及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与大多数国际问题不同,气候变化对人们的影响没有国界,也不存在政治因素。飓风、洪水、地震、干旱……这些自然灾害会随时袭击世界的每个角落,给那里的人们造成猝不及防的打击。由于恶劣的自然气候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轮回,如果能让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尽早地共享自然灾害信息,便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悲剧和经济损失的发生。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气象科学,特别是对气象情报、预报的需求,使国际间在气象情报和技术合作有了可能。1873年,奥地利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国际气象组织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IMO)正式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7月在法国巴黎会议上,挪威学者海塞贝格博士起草了一份国际气象公约草案,并提议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国际气象组织于1947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了有45个国家气象局长参加的会议,审议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按公约规定,在第30个国家签字批准后的第30天生效。完成这一审批程序经历了两年半时间,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同时按公约规定,世界气象组织这一政府间组织替代了原来的非政府组织,正式开始运作。从那时起,世界气象组织就一直在促进其成员组织国家在气象领域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帮助各国度过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则为这一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框架性文件。目前已有178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中国于1972年恢复在世界气象组织中的合法地位。
为了纪念这一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决定将世界气象公约生效日期,即世界气象组织更名日——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要求其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和宣传活动,例如举行纪念性学术活动仪式,举办气象展览会,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或广播文章或演说,放映气象科学影视,发行纪念邮票等。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等。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
大气——人类共有的资源
在纪念“世界气象日”之际,人们应当认识到大气是人类共有的资源,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保护好大气资源。
不久前,空气污染似乎还是限制在——定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几种污染物,如二氧化硫、颗粒物和炯尘、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然后又降落在污染源附近,造成空气明显污染,人们可以觉察到对健康的影响,有时还会看到在排放源周围造成植物死亡或损害。·今天的情况已不大一样,令人注目的污染物的数量已成倍地增长,污染物排放源。与受影响的地区可能相距几百、甚至几千公里。这样,防止污染的法律就不能再是局部或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事情,而往往是国际性的问题。大气不再被看作仅是被动的污染受体,而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化学和气象反应中的一个参与者,在这些反应中,排放物被混合、转化和传输。大气的连续性由于两个全球性的污染问题更引人注目,从而更加说明大气是全球的共同资源,必须由大家共同管理。这两个全球问题就是“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和“大气臭氧层遭破坏”。
近一个世纪以来,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几乎增加了30倍,使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日渐增加。据气象学家考证,近一万年以来,地球的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尚未超过2摄氏度。但在最近20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40%,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5℃,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上升,平均每年增加1.5X10—6(即1.5ppm),1987年达到348X10—6。
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始于1980年。在过去的100年内最暖的5年都发生在80年代,即1980、1981、1983、1987和1988年。科学家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措施,到2030--20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比工业革命时期(1850年)增加1倍,即540X10—6,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5--4.5℃,变暖速度将是过去100年的5—10倍。
温室效应是一种大规模的环境灾难,它不仅使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现今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kin的范围内,如果全球变暖,海平面会升高,一些沿海的城市、城镇、乡村有可能被海水淹没。
人类面临全球变暖的挑战,就必须把对全球环境岌岌可危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行动。保护气候是全球性的问题,国际上采取共同行动显然比各国单方面努力更为有效。因此,各国参与国际合作时,就离不开国际机构的组织和协调。1979年,世界气象组织建立了世界气候计划。多年来,这个计划为各国科学家及其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机会。1988年12月6日,联合国第43届大会通过了一项保护气候的决议——“人类为了现在和将来保护全球气候”。
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就必须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为此首先尽量节约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力开展新能源。其次必须控制和制止乱砍滥伐森林,大力植树造林。有人估计,仅仅为了在21世纪维持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就需要营造相当于法国领土面积的森林,即55.16万公里。的森林。这两项主要措施没有全人类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是无法实现的。
臭氧层破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的另一个问题。自70年代以来,就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 UNEP) 自1976年以来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南极臭氧空洞”问题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以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的呼声高涨。随之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书)的通过和签订,更使臭氧层的问题由国际呼声转变为实质性的国际行动,成为当今国际上第一个付诸国际共同实施的环境保护问题。
1976年4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决定召开一次“评价整个臭氧层”国际会议之后,1977年3月,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了32国专家会议,通过了第一个“关于臭氧层行动的世界计划”。又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1985年在维也纳形成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在这个公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氯氟烃类物质进行控制,在审查世界各国氯氟烃类物质生产、使用、贸易的统计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国际会议协商和讨论,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已于1989年1月土日起生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3月至5月,连续召开了保护臭氧层伦敦会议与(公约>和<议定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赫尔辛基会议),进一步强调保护臭氧层的紧迫性,并于同年5月2日通过了(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鼓励所有尚未参加<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国家尽早参加;同意在适当考虑发展中国家特别情况下,尽可能地但不迟于2000年取消受控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尽可能早地控制和削减其它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加速替代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关科学情报、研究成果和进行培训,并寻求发展适当资金机制促进以最低价格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替换设备。
人类在警惕全球变暖和保护臭氧层的国际行动,向天下召示: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相协调。1991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地球的大气”,就是向世人发出呼吁,要把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测以及大气环境气候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呼吁全社会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给与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全世界各国间的国际合作。
对付“空中死神”必须国际合作
雨、雪、雾,这是最常见的天气现象,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天气过程。目前,人类正面临一种酸性的雨、雪、雾,其危害之大,人们形象地称它们是“空中死神”。
工业生产和热电的发展使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大量增加,造成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了0年代,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加高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排放地区的大气质量,但却产生了新的问题——大气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经传输、转化和沉降,形成酸性降水。使土壤和湖泊酸度上升,破坏植被和湖泊生态系统;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酸雨使德国森林近50%受损害,使北欧、北美上千个湖泊酸化,鱼类和生物几乎灭绝。
对酸雨的关注是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局部范围转移到地区,乃至国际范围的主要动力。散发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在大气中可以飘浮很远的距离,经过化学变化形成硫酸和硝酸,然后以雨、雪、雾和干燥的沉积物形式返回地面。散发的污染物由于不同的气象条件可以在大气中停留几个小时甚至几个星期,因此可以被传播很远或停留在原地。在北美东部和欧洲,大约1/3落下来的酸雨来自附近的地方(200公里以内);l/3来自中远距离(200—500公里);l/3来自远距离(500公里以外)。在中欧,从西部诺曼底海滨到东部的捷克斯洛伐克共有2000公里,在这段距离内(大约是欧洲从南到北的一半)大约有12个国家。很显然,跟踪降落的是何种污染物才是调节污染物排放的先决条件,但这是很困难的。要想有效地控制污染,没有国际合作是不行的。
国际气象日将提醒世界人们注意到甘霖已经变成了毒鸩。控制酸雨,拯救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为使天蓝雨洁,林木峥嵘,鸟兽安生,让古文物永葆青春,长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增强气象意识,搞好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臭氧层耗减、水资源短缺、空气和水污染、酸雨、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现象,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为了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保护环境,就必须增强气象意识,探索和掌握天气、气候变化规律。
防止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在于工业的合理布局及采取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但是,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往往因能源、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无法彻底消除污染源。由于有害气体的扩散主要受气象条件支配,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大气的扩散能力可变化数十·倍;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现象将会明显加重。据此可以作出空气污染预报,这就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例如在逆温或静风状态下,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行政管理,严格把关,切实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同时,也要求各排污单位加强生产管理,尽量减少“跑冒滴漏”的发生,在最大可能限度内减少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受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降水和环境等多种气象条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风小、高稳定度、干旱无降水、准静止高压环流的情况下污染严重;大风、低稳定度、多雨、低压环流的天气条件下,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快,污染较轻。
气象污染预报按内容分潜势预报和浓度预报两种。两者区别在于潜势预报不考虑污染源的情况而仅根据气象条件预报污染趋势;浓度预报则是将污染源排放情况和天气条件结合起来,预报出污染的具体严重程度。按空间尺度,气象污染预报又可分为区域预报、城市预报和特定源预报,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范围不同而已。
1995年5月30日,第12届世界气象大会在日内瓦召开。经过23天的讨论,与会的178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一致同意,气象组织在未来加强其在环境领域的活动。大会通过了该组织的第四个长期计划(1996-2005)、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世界气候计划、大气研究和环境计划等一系列文件。
气象大会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每4年召开一次。第12届气象大会178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加强国际环境保护,这将使在今后的气象日活动中,更加增添了环境保护色彩。
全球变暖
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06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大部分地区气候持续变暖,极地冰层正在迅速融化。2007年2月1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8℃~4℃,海平面可能升高18cm~59cm。科学界已记录到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在不断消失,并发现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结冰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基本在海冰上度过一生的北极熊开始逐渐向陆地转移。专家预测,如果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地区冰层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
气象指数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指数型”气象服务信息越来越丰富,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气象导航”。
经常发布的城市环境气象指数共有11种,其中8种为全年发布,具体包括舒适度等级指数、晨练指数、紫外线指数、穿衣指数、感冒指数、空气污染指数、晾晒指数、洗车指数等;剩下的3种只在夏季发布,分别是城市火险指数、中暑指数和空调指数。
据介绍,除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日趋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外,针对特殊行业,气象部门还制作了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例如旅游天气预报、电力服务天气预报、公路铁路交通服务天气预报、工程服务天气预报、仓储服务天气预报以及各种个性化服务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