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又称回娘家节。“六月六,回娘家”,“六月六,请姑姑”,是汉族地区特别是华北、华东和中原地区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信奉这个习俗,据说源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臣狐偃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把亲家赵衰气死了。其女婿想趁狐偃过生日之机杀了他,为父报仇。其女儿知道后,连夜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所准备。狐偃深知自己办了错事,悔恨不已,不但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女婿也表示了原谅。事后,每年的六月六日,狐偃都把女儿、女婿接回家里团聚。
此事传到民间,民众称颂,纷纷仿效,也于六月六接女儿回娘家,于是一代传一代,六月六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这一天,外孙、外孙女也要跟着去姥姥家。姥姥还要在孩子的前额上印上红印记,以避邪求福。一些地方的农家为接女儿回娘家,还打发孙子、孙女上门去迎接,所以叫“六月六,请姑姑”。如果这一天谁家的出嫁女儿不回娘家,亲友和邻居就会议论笑话。
到现在,北方许多省份一到农历六月六,路上走娘家探亲的妇女络绎不绝。前些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明瑛的一首名为《回娘家》的河北民歌,就是以欢快的曲调、幽默的歌词,反映了这种六月六回娘家的事象。歌中唱道:“风吹着杨柳么刷啦啦,小河的水流着哗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呀走得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依呀依得儿喂。一片乌云来,一阵风儿刮,眼看着天空就要把雨下。藏也没处藏,躲又没处躲,豆大的雨点往她身上打呀,依呀依得儿喂。淋湿了大红袄,吹落了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变成红泥巴。飞了一只鸡,跑了一只鸭,吓坏了背后的胖娃娃呀,依呀依得儿喂。哎呀,我怎么去见我的妈?”为这首歌被冠以河北民歌,北方其他一些省份还打笔墨官司,认为不是河北民歌,而是本省民歌。这更反映出六月六回娘家这种习俗在北方省份的普遍性。
还有些地方将六月六定为报娘恩的“母亲节”,说:“六月六,一刀肉。”女儿必须割一刀肉礼送给母亲,以应“女儿是娘身上的肉”的报恩说法。
六月六回娘家这一习俗,有一定的合理性。从农时季节来说,这时芒种已过,北方省份多数夏收夏种已经完成,炎热的伏天就要到来,快到“田问挂锄,农家歇伏”时期。地里的活已不太忙,天气也还不十分热。这之前出嫁女儿在夫家,春种夏收忙活了近半年,六月六前后农活已闲,天气适宜,回娘家住几天,既可与娘家亲友团聚,也是一次休整。另外,这时已收下麦子,一些瓜果蔬菜也到了收获季节。回娘家的妇女一般都要带上些面食、瓜果、新鲜蔬菜等,返家时娘家人也把一些面食和当地的瓜果蔬菜给她们捎回夫家。这样既体现出女儿对父母长辈的孝心、父母长辈对女儿女婿和外孙的爱心,又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尝新。
从另一个角度讲,固定几个回娘家的日子,也是人们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平衡措施。
至今这一节俗在许多地方还有保留。如在山东东明,有“六月六炒炒面,请闺女吃饱饭”的俗谚。当地习俗,六月六早上,家家户户都炒炒面,传说六月六不见太阳炒的炒面是“药草儿”,可以治肚子疼和拉痢疾等。这天人们把出嫁的闺女接回家中,做一些好吃好喝的让她好好吃一顿。事实上,这一习俗的来源可能与传统时期妇女的低下地位有关。以前,闺女到了婆家,日子通常都不好过。整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饭却不一定能吃饱,所以要在麦收之后的六月六这天请闺女回娘家来吃顿饱饭,以示对闺女的关怀之意。但在过去,不仅婆媳之间,姑嫂之间也是多有不和。所以六月六请小姑回来吃炒面,做嫂子的往往都很不满意,就把“六月六炒炒面,请闺女吃饱饭”的俗语,说成是“六月六,炒炒面,请闺女,来馕楦”(当地土语,瞎吃傻喝之意)。
“六月六,六月六,新麦子馒头炖羊肉。”此时紧张的夏种夏收刚刚结束,把闺女接回家,阖家团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实乃一件快事。妇女回娘家时,也总会尽力打扮一番。骑上小毛驴,后面紧跟着自己的丈夫,行走在乡村土路上,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因人们以“六”为吉祥之数,两个六相叠,自然更是吉上加吉,故六月六这天探亲访友者颇多,而民间许多人家订婚也多选在这天。在山东招远,新婚女婿要在这一天携礼物回岳父家串亲,住上几天,叫做“贤亲”。昌邑的妇女要回家住一个月,男青年要携带衣料等礼物到未婚妻家串亲,否则将影响婚事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