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杜因拜专扎坤节庆功宴

  杜因拜专扎坤节,是我国清代锡伯族人的传统节日。杜因拜专扎坤,是锡伯语的音译,即汉语农历四月十八日的意思。因此,这个节日又被称为“四·一八”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史书记载甚详。据说,锡伯族在16世纪前,世世代代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境驻防力量和大规模开垦边疆,便从盛京将军管辖的沈阳、辽阳、开原、义州、凤城、熊岳、复州、岫岩、兴京、广宁、盖州、锦州、金州、牛庄、海城、松岭子、抚顺等17处,抽调锡伯族中擅长骑术、打猎的兵士l 000人,防御、骁骑校各10名,加上眷属共计4 295人,编成10个札兰(队),在满族协领哈木古朗率领下,于农历四月十八日这天。告别了东北的父老乡亲,从盛京启程,踏上西迁的征途。出发之前,准备西迁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人,聚集在位于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隆重举行祭奠祖先仪式,并共进丰盛的饮食。后来,西迁的锡伯人经一年零五个月的长途跋涉,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九月到达伊犁地区,第二年正月被伊犁将军调配到伊犁河以南驻防屯田。为了纪念这次重要的西迁活动,此后每年四月十八日,锡伯人都要举行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从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杜因拜专扎坤节。

  整个清代,锡伯族人杜因拜专扎坤节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在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传统的文娱体育活动,欢度佳节。

  “念说”,是大致类似于汉族人说书的一种娱乐活动。届时,人们往往围坐一处,听民间艺人们念说各种有趣的民间故事。艺人精神饱满,音调高昂。听众们全神贯注,表情随故事内容而变化。念说的内容,除民间故事外,还讲授汉族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深受人们欢迎。

  射箭比赛。更是深受有着悠久狩猎传统的锡伯人喜爱的节日活动。比赛往往是在各“牛录”(相当于村或乡)之间展开。届时,附近的人们,或骑马,或步行,赶来观看。一时之间,赛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箭靶是用马皮和毛毡制成的,上面粘着蓝、黄、绿、黑、紫、红六色布圈,其中红色圈是靶心。比赛所用的箭是特制的响箭,箭头呈尖圆形,用兽骨制成。上有4个小孔,箭一离弦,啸声震耳欲聋。比赛时。各“牛录”的选手或立射,或骑射,但双方人数必须相等。

  深通射猎的广大观众,看见场上射手们的出色表演,纷纷喝彩叫好,声遏流云,响动群山。

  歌舞活动,也是能歌善舞的锡伯人的重要节日内容。情意热烈、曲调缠绵的“街舞春”(锡伯语,意为情歌),以独唱开始,然后是男女对唱,后来变成一人领唱,众人随声应和。正在这高亢的歌声响起之时,人们忽然“呼拉”一下散开,“东布尔”、三弦、四胡、满达林、笛子等乐器悠然奏响。大家一起纵情起舞,开心娱乐。锡伯人的节日舞蹈被称为“贝伦舞”。小伙子踏着轻快的舞步入场,斜伸右手,邀请姑娘。姑娘秀目传情,接受邀请,旋转起舞。小伙子的“鸭步”,姑娘的“斜肩”,妙趣横生,引人注目。

  杜因拜专扎坤节的节日饮食,也很有特点。人们踏青、野宴,吃鲜鱼。做蒸肉,欢歌畅饮,喜庆佳节。

  尤其是在射箭比赛之后,人们的庆功欢宴,更是别具特色。

  每次射箭比赛之后,输了的牛录。要排着队,敲锣打鼓,吹着锡伯族特有的乐器“飞察克”(苇笛)。带上美酒、肉、大米等,前往获胜的牛录去祝贺。获胜的牛录,高兴地接受礼物,摆好鲜鱼、蒸肉、美酒,盛情招待来宾,庆祝胜利。席间,年长者还要给获得前三名的射手颁发弓箭、袍、靴等奖品。

  另外,锡伯人射箭比赛时,往往以牛或羊为彩头,败者被罚出的牛羊,当即屠杀,洗净后用大锅来清炖,双方一同分享。据说,这种清炖羊肉的吃法,与蒙古族人的手把肉几乎完全一致,反映了东北各族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们手把着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一边吃着,一边畅叙友情。沸腾的煮羊大锅,与鼎沸的人群,一同渲染出一个欢乐喜庆的庆功喜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杜因拜专扎坤节庆功宴  庆功  庆功词条  
茶文化茶道

 禅茶之八正道

禅茶文化的精髓是“正、清、和、雅”,禅茶的“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净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脱俗。泡茶、喝茶,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