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佛教兴茶茶叶成为了佛教之“神物”

佛教的主要活动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忌饮酒、忌荤食素,以求解脱。要求僧人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因此,需要有一种既与佛教清规戒律相符,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乏及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而茶叶中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及提神醒脑的药理功能,自然就成为了僧人们最佳的饮料。陆羽《茶经》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对于古人而言,茶可清心、修性、去杂、益精,茶有“三德”:即坐禅通宵不眠、满腹时助于消化、轻精气,抑性欲。禅宗坐禅很讲究五调:即调食、调休息、调身、调息、调心。因此饮茶与佛教的生活形式和道德观念很吻合,故而茶叶成为了佛教之“神物”。

饮茶属于禅的一部分,也可以说“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历代茶与僧人平日生活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传说晋代名僧慧能在江西庐山东林寺时,曾以自制的佳茗招待挚友陶渊明:“话茶吟诗,叙事谈经,通宵达旦。”东晋高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说:“跣定清谈,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又据《晋书·艺术传》记述,东晋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一带)昭德寺修行时,屋内坐禅,日夜不眠,“不畏寒暑”,曾诵经40余万言,常以饮茶来提神去瞌。唐宋时期盛行佛教,寺院中饮茶之风更加剧烈。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佛教极大地增进了茶的传播。公元729年,日本圣武天皇派高僧最澄禅师来到中国进行佛教交流。回日本时他带走了茶种,播撒于国台山麓,受到皇家的连连称赞,并将茶种扩大至五个县,变成了皇室贡茶。1191年,日本荣西禅师来到中国时,也带了茶籽种植于福冈等地,并尽力宣传饮茶益处。1211年,荣西禅师著有《吃茶养生记》,在其卷首开头就写道:“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据史料记载,荣西禅师曾经用茶治愈了大将军源实朝的糖尿病。从此饮茶养生在日本迅速流传起来,并慢慢地形成了独特的茶道。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佛教  佛教词条  神物  神物词条  茶叶  茶叶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茶文化茶文化

 鼎状风炉上的三足铭文

陆羽所制造的鼎状风炉的三足上分别刻有一些铭文,第一足铭文刻着:“坎上巽下离于中”,寓意着《周易》中一个卦象,即下巽上离的鼎卦。“鼎卦”是《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中的...(展开)

茶文化茶具

 如何挑选瓷质茶具

如何挑选瓷质茶具首先,在观赏茶具的第一眼时,人会关注茶具的外形。上等景德镇手绘瓷茶具形状要周正,不能有任何的破损、缺口,或者是歪掉的,这是最为基本的。第二,瓷质...(展开)

茶文化茶具

 紫砂壶知识:什么是拼配泥

不同的泥料,按照不同的配比拼配,烧成后会产生不同的色泽效果,制壶艺人在实践中摸索出各自的泥料拼配经验,“取用配合,各有心法”,拼配成功了新鲜色种,其方法往往是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