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诗。这首诗虽仅仅四句,却把清明节的气氛全写了出来。而清明时节则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清净明丽,空气新鲜,草木萌茂,正是一年最好的时候,也正如北宋诗人黄庭坚在《清明》中所描绘的那样:“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因此,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按公历来说,它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夏历则是三月上半月的节气。
清明节缘何而起?历来众说纷纭。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也就是说清明是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节气。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今人罗启荣、阳仁煊在《中国年节》一书中提出,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以上说法都是从节气的角度讲的,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但是,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只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从这个方面讲,我国从传统的节气划分中演变为节日的唯有清明。马宏智在《年节趣话》中也说:“清明和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了”。
清明作为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是后来才形成的。据《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即从冬至到寒食,中间相隔105天。古人又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因为寒食与清明日子太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节和清明节就没有严格区分了。据记载,大约在汉以前,寒食节是很盛行的,个别地方要持续一个月,寒食节结束,便是清明节。汉时的周举,改一日为三日。唐宋时寒食节减为清明前一日·,但仍较热闹。而至明清时,寒食节已趋消亡。《燕京岁时纪》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莹而已。”近百年来,在河南民间,也只过清明节而不过寒食节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儿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二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
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TO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子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它大约在农历三月上旬,寒食节后的一两天,即公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清明节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节气是一年时序的标志,由于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它的得名是因为“春分后十五日,一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草木萌芽,生机盎然,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所以江南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华北也有“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和“惊蛰早,谷雨迟,清明春种正适时”的农谚。
那么,清明又是怎么演变成为节日的呢?据《荆楚岁时记》称,从冬至到寒食,中间相隔了105天,古人又说“冬至百六天为清明”,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一天。由于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故古人往往将寒食中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就没有严格区分了。清明也就由农时节气变成了一个节日。
古时清明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禁火寒食,即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这种习俗,据说与春秋时晋国贤臣介子推有关。介子推是跟随晋国公子重耳一起流亡的臣属。君臣在流亡列国时历尽千辛万苦,重耳最后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封赏了大批功臣,惟独将没有自我表功的介子推忘了,而介子推在流亡期间却有割股峡君的大功劳。当重耳想起这件事时,便急忙派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已携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为了将介子推逼出山,重耳就下令放火烧山,不料却将介子推烧死了。重耳很难过,就把绵山封给介子推,改名介山,这就是今天山西介休县东南的介山。他还规定每年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要严禁烟火,吃冷食,以示纪念。
禁火寒食从春秋开始,先是一天,后为三天,到东汉发展成一个月,甚至一百零五天。这种习俗在三晋地区,尤以太原、上党、雁门、西河等地最为流行。因冷食时间太长对身体有害,故东汉末年改为三天。由于冷食不易下咽.人们在寒食节前儿天,纷纷做“甜饧”,即麦芽糖。有甜甜的饧浆伴着冷食吃,就比较容易下咽了。所以唐代寒食节民间吹箫卖场的小贩特别多,“粥香场白杏花天”、“包饧市喧箫吹”、“箫声吹暖卖场天”的诗句正是对这种习俗的真实描写。宋代,有钱人还用面粉和枣泥做成形似燕子的点心叫“枣锢飞燕”;用柳枝串着插在门媚上的则叫“子推燕”。
现在,虽然清明禁火寒食的习俗已经没有了,但介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却工’‘为流传。每当清明节到来之际、人们总是记起这位“上甘焚死不公侯”的贤臣。
清明节中最.具特色的活动是扫墓。扫墓就是祭祖。
墓前祭祀祖先,可能始于汉代,而清明扫墓则大约起自唐朝。扫墓的主要目的正如宋朝吴自牧《梦梁录》所说:“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亲人亡故,生离死别,心情总是悲痛的,因此,扫墓总是一件很伤感的事。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一诗中就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情景,诗云:’‘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至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更是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回味无穷。
清明节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活动则是踏青插柳。踏青就是春游,古时.又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机。人们正好在扫墓之余,因利乘便,在山野田间游玩一番。据载,清明踏青习俗由来已久。《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代踏青的盛况时说,清明时节,长安妇女郊外春游,遇名花便在草地上设下张张座位,并将红裙挂在树枝上,作为举行野餐的帷慢。大诗人杜甫就写过“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族旗”的诗句。宋朝,踏青之风更是盛行,《武林旧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清明踏青的情景时说:“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深璃,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由于踏青对身体健康极为有益,因此世代相传,至今不衰。解放后,陈毅同志在《昆明游西山》诗中写道“车如潮,人如海,清明游,相追攀”,将解放后人们清明节踏青春游的盛况生动地描述了出来。
清明有插柳植树的好风习。柳条本是插在檐前屋后的,古籍记载:“清明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巷亦青。”那种“满街杨柳丝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的景象,实在是令人神往。早春植树成活率高、生一长发育快,确是插柳植树的大好时机。但后世为什么又逐渐有了戴柳的习俗,并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的谚语呢?或说与唐高宗有关。相传有一年三月初三,唐高宗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祭奠,他赐给群臣每人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说是这样可以不被蜂蓄、蛇咬,于是蔚然成风。或说与大诗人柳永有关。柳永工词,旖旎多情,教坊歌伎素喜唱柳词。柳永死于京口后,每年清明日,北里歌伎多往墓前致祭,祭罢则折路边柳枝答发,以为悼念。大概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古人认为柳是“鬼怖木”,有辟邪作用。这说明戴柳与保健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清明节还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习俗。既有古代特有的射柳等活动,也有延续至今的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这不仅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培养人们大无畏的勇敢精神。
作为农历节气和风俗节日的清明节,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风俗,特别是清明扫墓,文化色彩非常浓厚。在这千百年沿习下来的节日里,我们带上一束鲜花,献给那些为人类文明和自由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先烈,以表示我们的悼念之情,尽我们的“思时之敬”,这的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