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介子推而设的寒食节传说起源于春秋时期。若以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计算,至今也已经历了至少两干多年的历史。寒食节最初确定在隆冬季节,后来又演变为清明节令期间。由于寒食节的许多活动内容要在清明节期间进行,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逐渐被清明节替代。为交代清这一漫长的演变过程,本文试分为四个发展演变阶段作简要表叙。
漫长的汉魏六朝时期,寒食节大致确定在隆冬季节进行。据有关文献记载,这一时期寒会节大约经过“隆冬不火食五日”、“每冬一月寒食”、“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禁火三日:、“清明前一日”(即一百五日)等几个不同时期。这一时期为相沿持续了两干多年寒食节的第一个大约五百年。
这第一个大约五百年寒食节的特点是:其一,寒食节每年时间长短不确定,但大体皆选择在寒冷的隆冬季节。其二,禁火地区主要在晋省范围内,后来渐渐扩大至荆楚和南方各地。这一时期虽然官府有时也参与活动(如冯朔太守孙楚寒食日祭介子推作祭文),但主要在民间。其三,寒食节内容较单纯,主要是家家禁烟吃冷食。其四,因隆冬寒食“老弱不堪”、“残损民命”,自汉代到北魏时期,官府为革除此陋俗,先后实行过至少五次禁断。
隋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这是持续了两干多年寒食节的第二个大约五百年。这一时期的寒食节最终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日期间(唐诗人姚合《寒食》诗:“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元杨维帧《寒食有感》:“一百五日又寒食,七十二峰非故山”……历史上也有说在清明前一日)。由于这一时节花开春暖及唐代生存环境相对地改善,寒食节参与人数和活动内容都出现空前极盛。这五百年寒食节的特点是:其一,寒食节有了一百五日固定时间。其二,官府由过去责令禁断改为提倡参与(唐代先后规定过2、5、7天假日,帝王及官府届时参加各项活动,唐代《开元礼》正式将寒食扫墓编入法定礼文中)。其三,寒食节活动范围波及到全国各地(加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其四,寒食节活动内容以往为单纯禁火冷食,这一时期发展增多了扫墓、插柳、踏青、秋千、赋鞠、斗鸡、馈宴等十多项节日固定性活动内容,而且扫墓、挂纸成为寒食节民间主要的标志项目。其五,这一时期的清明节还特指区分季节交替、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与民间同时进行的寒食活动基本不发生张冠李戴现象。其间,无论是官方的文书、文人的作品、民间的称谓等,都还只用“寒食节”来表述。宋代的吕原明在其《岁时杂记》中对清明寒食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放假七日”;“清明在寒食第三日,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这里讲到既然把清明这天的活动也包括在寒食节日中,说明在宋代,清明还不是独立的节日。
宋辽金元及明代前期,这是两千年寒食历史的第三个大约五百年。这一时期的寒食节活动内容与唐代大致相同,但有的活动项目盛况要超出唐代(如假日增加天数,馈赠内容丰盛,禁烟措施严格,皇家祭陵更加庄重等)。这一时期寒食节的特点是:其一,寒食节增加了一些高雅内容,如皇家届时组织赋诗,官府组织赏花,民间增加了放风答、打瓦等。其二,由于寒食节内容多,假日长,一些活动长期与二十四节的清明节同时进行,这一时期两个节各自的内容开始发生“张冠李戴”现象,即明明说的是同一事(如禁烟、扫墓、节日斗鸡、赏花等),然有用“寒食”称谓,也有用“清明”表述,形成奇特的“混用”现象。其三,寒食节主要活动项目由唐代的展墓逐渐向娱乐转化(有《清明上河图》、清明应制《三台》词、《良岳百咏诗》等见证),娱乐活动中又增加斗百草、施钩、抛惰(瓦石器)、风筝诸戏。这一转化使得寒食节更贴近社会,更丰富了群众的生活,因而尽管这一时期发生多次战乱和皇朝更迭,但寒食民俗文化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得以传世和延续。
明代中期以来为两千年寒食历史的第四个大约五百年阶段。这一时期的寒食节和清明节依旧处在同一节令,但寒食节称谓有逐渐被“清明”替代的态势。到清代后期,“寒食”称谓已基本上退出文字史册(也有少数保留,如大多数地方志书中记载的“清明节祭厉坛”,光绪年编修的《山西通志》仍称为“寒食祭厉坛”)。这一时期寒食节的特点是:其一,传统的寒食禁烟习俗已渐渐被世人淡忘,对介子推的追悯怀念只在文人作品中偶见。其二,寒食节原先传统的插柳、踏青、赏花、赋鞠、赐火、馈宴、赛会、拔河等活动因节假日减少等原因,已不再广泛普及;秋千、斗鸡、风筝等虽有保留,但也没有了唐宋时的壮观场面。这个时期盛况空前的项目当数民间的扫墓、官府的祭厉坛和皇家祭祖陵。这三项已成为这一时代清明节的主要项目。由于寒食节活动内容相对减少,寒食禁烟慢慢被世人遗忘,“寒食”称谓又逐渐被“清明”取代,到清代后期,一些地方已对什么是寒食节传统风俗、什么是清明节特定内容以及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等问题产生了许多异说。一些人甚至对清代民俗家富察敦祟在《燕京岁时记》中告诫人们的“清明即寒食”感到不可思议。介休为寒食俗之原发地,一些人对该地区流行的“先新墓、后寒节,中间捎带着一百五”说法感到茫然和不可理解。其实道理很浅显,“寒节”即寒食节,又曰“百五节”,每年的寒食节扫墓要在清明节期间进行,清明节前一天扫了新墓,清明当天拜了旧坟,两件事办完,自然算过了百五节了。
综上所述,寒食节两干多年演变的历史告诉人们:寒食节原本是专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之后发展演变为中华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隋唐之前,过寒食节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确定在寒冷的隆冬季节。这一时期的清明节还仅仅是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与寒食节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经过历史演变最终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期间,随着唐代各种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官方的提倡参与,其活动项目与普及范围出现空前极盛时期。尤其在唐王朝颁行的《开元礼》中增加了开元救令中讲的“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等内容后,寒食节日中的主要活动项目由扫墓活动逐渐替代了禁火冷食,从此成为寒食节日中的标志活动项目。这一时期,尽管寒食节活动内容多,节假日时间长,许多活动是在清明节令期间,但无论是官方文书、文人作品,还是民间称谓,使用的都还是“寒食”二字。宋元金辽时期,寒食节的一些项目盛况要超出唐代(如官府组织赋诗、馈赠、赏花、祭陵及节假日延长),主要活动项目由扫墓逐渐向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化。因寒食节项目长期在清明节令期间开展,一些活动项目(如禁烟、扫墓、斗鸡、赏花等)有时称“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如大诗人苏东坡被贬黄州第三个年头的诗作,其中一首写“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另一首又写“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奇特时期(寒食节“张冠”常被清明节“李戴”,反之“李冠张戴”也有例举:过清明即开的牡丹花名品“满园春”,又被人们称为“一百五千叶”、“寒食牡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的主要项目之一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名称已大有被清明节取代之趋势。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厉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大体用“清明”称谓已成为普遍公认的事实。
纵览前代人对待寒食这一节日的举措与态度,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节日—寒食节,为什么会后续无力,没有很好地传承至今日,终成“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这样的遗憾呢?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与其说是寒食节消亡了,不如说是它与清明节相互融合了,下面就让我们一同看看这个转化的过程。
庞元英《文昌杂录》记载:宋代寒食与元日、冬至共为一年中的三个大节日,官私休假七天。王楙《野客丛书》所记载的大体也是这样。和唐代一样,宋代有禁火赐火之俗。宋敏求佑酥明退朝录》记载,宋代沿袭唐代赐火的做法,取榆柳之火,赐予“辅臣戚里”。该书还记载寒食日师臣、节察、三司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等官员“皆得厚赐”,但明言这不是“常赐”,即属于特殊情况。
民间也有断火和新火的习俗,断火期限为三天。邵雍《春游吟》云:“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可见寒食在宋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有人认为,寒食的习俗如改火,是到了元代废于元人之手,所以明清两代再少流传。明代的大学者杨升庵就持元人废火禁之说。K1-庵凳动卷六八云:“火禁迫今则绝不知。而四时亦不改火。自元人入中国鲁莽之政也。然寒食不必复。改火乃先圣宣天道者,可因元人而废止乎?”好f庵凳动卷七二又云:“(改火)其制古矣。
废之当自前元入主中国时也。”但是,实际上扫墓的风俗自宋代起,已经渐渐由寒食改为清明,寒食的其他节俗,很多也都开始慢慢融入清明节。换言之,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将注意力由寒食转向清明,清明节的影响力开始重于寒食节了。
唐宋之际,寒食与清明之间的节日重心发生了转变,那么这种转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换言之,为什么清明与寒食产生了分歧呢,原本平衡的状态又是遇到了什么矛盾才被打破了呢?让我们反观传统,寒食的节俗中是不是有禁火与祭扫两种呢?
那么焚化纸钱是否算是对禁火的公然挑衅呢?
根据高承《事物纪元》记载,在唐玄宗时,主管宗祠祭祀的大臣就将民间丧葬使用纸钱的习俗吸收到皇家的祭祀之中,称纸钱为“寓钱”。“寓”就是像,相似的意思。此后使用纸钱就成为古代的一种通例。至于焚化纸钱的习俗,大体也不会迟于玄宗时期,《清异录》讲:天宝五年的夏天,有个叫李思元的人去世了,按说死人都会僵硬,但奇怪的是他的胸口却一直是暖的,所以家里人都不敢将其埋葬。就这样到了第二十一天,这天夜里李思元突然苏醒过来了,对惊奇不已的家人说,是冥府的人把自己送回来的,并让家里人准备“万贯钱”给那个送自己回来的人。于是李思元的父亲命人凿制纸钱,先后焚化共一万张,李思元由此得以返回阳间。这很显然是有人杜撰的故事,真假在此不论,单就故事情节本身反映出来的习俗风貌,不难看出当时社会上已经普遍流传着冥府使用烧化的纸钱这一说法。《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冥间的使者黄衫吏告诉裴龄说:“冥间的金钱就是世间的黄纸钱,银钱就是白纸钱。”并且对制作出的纸钱有所要求:首先要躲开闹市,最好在一个密室制造纸钱;然后将制造好的纸钱装人密封的口袋,再拿到水边去烧化。
还告诉他之所以不让他在闹市制作纸钱,是因为那些纸钱会被地府的人瞧见并直接拿走,到不了亲人手中。透过这些志怪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唐代已经非常盛行关于冥界使用纸钱的俗信,大家都很认同,甚至于如何制造纸钱及烧化纸钱的地点也都很有讲究,形成了关于祭扫烧化纸钱的一系列相关的风俗习惯。
但正如上文指出的,唐朝寒食节是禁火的,当然也就不允许烧化纸钱,在当时挂钱成为使用纸钱的重要方式。张籍《北邙行》中写道:“寒食家家送纸钱,乌莺作巢衔上树。”“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秒。”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有句“风吹旷野飞纸钱”,徐凝《嘉兴寒食》有“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从这些诗句里,我们能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当时描写的是唐朝的风貌;二是诗句中提到的纸钱不是用火烧的,而是或“挂”或“飞”。可见当时普遍认同纸钱不是用来烧的这一观念,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人们自然也不会认为祭祀与禁火有什么相冲突的地方。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烧纸钱的习俗一旦确立,寒食和祭祖之间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也许就因为这样,人们才开始有意识地将扫墓的日子后移到清明。而寒食节因失去祭奠先人这一重要节俗,便失去了重要支撑,在节日中的地位日渐衰落。久而久之,其被清明所同化甚至说取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让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寒食节由于失去祭祖这一节俗的支撑,而逐渐没落下去。失去祭祖这一节俗的主要原因就是禁火的习俗与烧化纸钱的习俗相悖,这样看来,矛盾的焦点就落在了祭奠先人时焚化纸钱上了。祭墓时烧化纸钱真的如此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神和鬼的世界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不相同的,之间也不能有直接的联系。中国古代祭拜天地鬼神,一定要采取叫做“燎祭”的做法,就是将祭品放到柴草上面焚烧。这样做是为了“使气达于天”,因为天之高渺,古代人力是难以达到的,所以依靠将祭品放到柴草上面焚烧,“使气达于天”的办法来进行天人沟通。利用烟作为媒介,传达自己对天上神明的敬意,以期神明的庇佑。就这样天长日久,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深深地印上了这样的痕迹;但凡要与鬼神沟通,一定要利用焚烧物品产生的烟来进行。祭神如此,祭鬼也如此。正像王建《寒食行》所说的那样:“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即不经过烧化,那纸钱怎么能够到得了冥界呢?
了解了古代的这些风俗习惯,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寒食节会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后期又转而归于没落了。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唐代的寒食节是因为加入祭扫祖先坟墓这项重大节俗而发展到顶峰,后期因为祭祀在这个节日中的意义变得愈加重要,而祭祀过程中焚化纸钱又与寒食禁火相冲突,于是转而将祭扫先人这个节俗延后至清明进行。加之传统的寒食节俗,如禁火、吃冷食日益变得没有影响力,所以到了宋代时,寒食节的影响力就难敌清明节了。在随后几个朝代的演变过程中,清明的地位越来越高,加之两个节日时间相邻,慢慢地就融合在了一起,由于清明节加入了祭祀先祖的节俗,所以其后来居上,形成了“清明即寒食,又日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这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