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用“刷新”度过你的“中年危机”

最近,我被微软的印裔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圈粉了。既因为他带领微软成功转型,也因为读了他写的《Hit Refresh》。

"当你点击那个小箭头或通过按"function+F5"键来刷新网页浏览器时,网页就会更新。它不会将所有东西都清除并重新开始,实际上会保留一些内容并替换其他内容。"这是萨提亚对书名的解读。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喜欢用“颠覆”、“重构”这样的字眼。然而,无论是对于人到中年的个体,还是成长壮大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刷新”或许才是更合理的选择。

变革时代,必须改变自己

有一种说法是,互联网有三条最重要的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迈特卡夫定律。

摩尔定律的意思是,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的复杂度(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增长一倍,因此在信息技术产业中,会在产品性能持续提高的同时,成本快速降低。

吉尔德定律的意思是,主干网带宽的增长速度,至少是运算性能增长速度的三倍。这就意味着,主干网的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大概是每八个月增长一倍,在催生各种新的网络应用同时,网络用户的使用费用不断降低。

麦特卡夫定律的观点是: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更多的用户带来更高的价值。

虽然这三大定律中的具体数值屡屡被质疑,但其描述的趋势,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实践中不断被验证。

所以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出现,用户在享受便利服务的同时,支付的费用也越来越低,信息产业越来越繁荣,但也越来越难挣钱了。

于是,互联网和资本联合在一起,四处寻找市场空间,哪里有高利润,哪里就看到他们的身影。互联网+喊着"颠覆"的口号冲了上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式的发展节奏被打破,要么把市场空间拱手相让,要么改变自己,迎接互联网的挑战。

就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些前两年还站在信息产业风口浪尖的"前沿领域",转眼就已在区块链面前,都成为了"古典互联网"。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技术都有被更新取代的可能,必须持续学习才能不落伍,必须持续演进才能活下来。一代新技术诞生,就意味着一批相对老旧的产品和能力被淘汰,即便你是现在的王者,也许过不了两年就成为历史。

以前学习过云计算技术,真做起开发来才明白,弹性是云计算架构的核心特征,缺乏弹性的系统根本不能称之为云;

以前产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习惯去演进,上线时要做到万无一失,如今却要给客户提供并不成熟的产品,然后与客户一起通过迭代和更新,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完善产品;

以前提倡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自主掌控核心,如今却要将自己的产品纳入到开源体系中,做自己最适合的部分,再以开放的方式和伙伴、客户甚至在其他领域有竞争关系的团队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

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你不主动改变自己,就会被迫改变,甚至被淘汰掉。

谁愿意从自己嘴里说出“失败”这两个字呢?不轻言放弃,就必须主动求变。

转身太快,容易伤到自己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互联网创新者以“无产者”的身份杀入,即使失败也没什么;但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说,则往往会有许多顾忌。

不是因为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而是这场战斗与以往截然不同,让他们不得不陷入既要保客户,又要保收入的困局。

在传统和常规的竞争模式下,一个领域的新进入者虽然在技术业务方面有领先优势,但因为规模有限,单位成本更高,所以这个领域原有的企业,往往能在价格上占据优势。

然而,受互联网冲击的领域不是这样的。新的信息技术性价比更高,新进入者容易获得成本优势,而且互联网创新者进入新领域时,往往会祭起补贴甚至免费的大旗,背后还有投资者愿意一起玩先赔后赚的游戏,对用户的吸引力极大。

要不要对价格挑衅应战,对这一领域的传统企业是极大的挑战:如果针锋相对地降价,自己的营收很可能大幅下滑;而如果不作回应,就会眼睁睁看着用户被低价吸引走,长期来看,营收曲线还是一降不回头。

有领导觉得,互联网转型就是要“免费”,于是大腿一拍,砸锅卖铁也要把对手打死,赶跑之后再踏踏实实赚钱。结果赶走了这一波,下一批创新者又来了,或者价格竞争吊起客户的胃口,不降价就吸引不来客户,没有被互联网公司直接搞死,而是被自己折腾死了。

那么,有的企业说,既然打不赢互联网,那我索性拥抱互联网,把自己互联网化,这总行了吧?

然而,实施互联网化转型,既要打破原有框架,还要保持稳定,也远非看上去那么容易。

一个成熟企业,无论是文化制度还是管理规则,都是多年沉淀而成的。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虽不完美,但既然存在了,往往就有合理性。

尤其是特色规则,貌似不合理,但若其长期存在,往往是一方面有历史原因,另一方面有其他的规则与之配套,不但外人不一定看得清楚,时间久了,就连内部人都搞不明白。

企业实施互联网转型,就必须对组织规则进行优化、调整。然而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哪些进行互联网化重构,真做起来,会发现每个组织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改的早就优化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真来个外行搞个"快刀斩乱麻",会让参与者普遍感到不适应,失败的风险极高。

传统企业转型远没有重建一个新企业来得痛快;然而在一个行业浸淫得越久,积累沉淀的优势往往越多。

实际上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转身的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术,如果组织里能同心协力,正视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配合改革寻找改进空间,那么转型之后的力量会比一个新企业大得多。

就像一个中年人,虽然学习能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但多年的历练积累起的人生经验是优势,所以需要做的,是探索如何用新技术给传统领域带来价值,基于以往的经验少走弯路不撞南墙。

反之,如果和年轻人硬碰硬地比拼新技术,即便是通宵达旦地熬夜也未必成功。

转型不易,不能一步到位

转型之路像点击“刷新”,每次更新一部分新内容,同时甩到一些不适合的内容。

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刷新之后,应该保留下哪些过去积累的,有价值的东西?

试想下,如果刷新时丢弃了太多,就会丧失曾经的先发优势和历史经验,让自己在没有经验保护和历史传承的情况下,与强大的对手作战,那胜算又有几何?

每刷新一次,我们改变了多少?这个问题没有量化统计过,但自己的体会是:每次只是变了那么一点点,但一直在调整变化,假以时日,量变成了质变。

我们无法做到树立一个标杆一步到位地完成转型,因为跨度太大会让所有人都不适应,即便最终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在达成结果之前,试图这样做的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挂了。更何况在这个时代,谁又能确保这个所谓的标杆就是最佳实践呢?

少年时我去爬山,憧憬着自己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可真走上山路,才发现过程极其痛苦。每到达一个自认为的"终点"时,却发现这只是攀越下一个山峰的起点,才明白刚才是视角和高度不够,只能看到这里。

等最终到达山顶时,心里似乎没了当初那种豪情,因为此刻的我明白了,爬山不是坐缆车,乐趣在于翻越一个又一个山峰,而不是简单地直达目标。

类似的,我也曾经幻想过成功的企业是这样的:他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稳定持续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客户没有选择也不需要变化,使用业务支付费用,大家一起过着快乐的日子。

但实际上,这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失去了变化,企业也失去成长的动力,直到被颠覆抛弃的那一天。

就像《Hit Refresh》中指出的那样,一些个人和机构有一个重大的刷新时刻,而其他个人和机构则经常进行刷新。不对自己放松放纵,高频次、小幅度的刷新自己,或者才是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生存的最佳模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年  中年词条  刷新  刷新词条  度过  度过词条  危机  危机词条  
综合管理文化

 中国富人的贵族修习课

当前,中国富人圈正悄然变化着,不再有钱任性地花,而是花对的钱去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像“富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