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读与谈职场类书目,目的是为了学习各种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以我的心得,我觉得,做为一个职场新人,这种学习,尤为必要。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的方法和心得拿来用一下,省下宝贵的时间,将精力用在刀刃上,更值。至于文件怎么存放,排版怎样更漂亮,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工作,遇到压力时,如何调整,面临竞争时,怎样脱颖而出,读书学习时,如何效率更高……能拿来主义,就别再经历头破血流的碰撞去感悟了。
但凡事皆有两面,这种书不可读太多,读多了,就变成了对细枝末节的追求,从而忽略了真正能帮助自己成长的东西。何为真正能帮助自己成长的东西?就是对管理思想的学习和对管理工具的实践。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帮着提升我们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是工作知识结构中真正的制高点,攻下一个,见效一大片,能让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思考模式变得具有深度和广度,而不仅仅是摘一草得一叶式的细微进步。
一般职场书,都是些软励志书,或者技巧书,为了照顾读者,容易为大家轻易读懂并吸收,往往都写的比较浅显,很好读,一读就懂。而且,随着阅读量增加,你会发现,其实这类读物的内容,重复率极其高。毕竟,大家工作,很多经验都是相通的,相似的,说要写出新意,也很难,一本书中出现10%~20%新鲜的东西,已经算是很难得了。很多人爱读,乃至上瘾,原因就在于,它似乎可以满足我们学东西的欲望,而且易学易用,最大,也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里面的内容我们都能轻易懂,加上可以轻易学会,所以容易产生成就感。这就好比是喝粥,易吞易咽,容易吃得下去,吃的饱。
如果你长久做这样的读者,会营养不良,而且,牙齿会松动,胃肠的消化能力会变差。此时,你若再碰到硬一点的食物,便会抱怨它太难啃,嚼不动,咽不下去,于是很可能,你又会要求喝粥。表现在工作的表现上,也类似。所以,很多看多了职场技巧书的人,一旦面对难度大大增加的管理、工具书的时候,就会望而却步,要么摇头放弃,要么渐渐疏离,乃至干脆放弃学习。但实际上,这些工具书,才是典型的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处理特定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各领域专家、管理精英解决问题的精髓所在。
在职场中,因为时间紧迫,大多需要即学即用,学以致用,因此,我们需要好读易懂能快用的东西。这点,我觉得没错,也可以理解。但恰也是因为好读易懂,往往会让我们容易忽视掉消化理解。在学习和应用这件事情上,懂不代表理解,理解不代表会应用,会应用不代表能应用,能应用不代表能用好。用好是需要一个艰难的应用和不断沉淀、乃至纠结的过程的。
实际上,更要命的还不是读不懂,而是仅仅从字面上“读懂”了。字面上读懂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此懂非彼懂。就拿6W2H法来说吧,读描写和介绍这个工具的文字,不会超过20分钟。我跟很多人聊天,说起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并将之喻为思考的黄金模式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惊讶,说:“你太夸张了吧?!就8个词而已,我上班第一周就学会了。”我每听到这里,就知道坏了,这哥们肯定是将文字上的理解当内涵上的理解了。所以,我可以用1秒钟就100%断定,他一定不知道6W2H是个什么东西。
实际上,我跟他也一样,是在入职一周不到的时间里学到这个工具的。但我真正理解它,将它当做一个重要的思考工具、创新技法,是整整三年后,从一份会议记录的表格里才窥得门径的。等到我能相对自如运用在问题的解决中,则要等到四五年之后。当然,不是说此前我就真的不理解,不会应用。其实我是“理解”的,我也能“应用”,而且对我的工作产生过很大的功效。但十年之后,当我到一家公司当总经理之后,才发现,整个公司里,从工程师到总监,能用好6W2H的,没有一个。回头再去检视他们的会议记录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们跟我十年前一样,真正将6W2H都运用不到一张会议记录里去。
大家别小看一张会议记录,真正要在几个格子里认真细致地填清楚它,还是相当考验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有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会议,连个问题点都提炼不清楚;有时候,问题点还提炼得不错,原因分析就错得离谱;好不容易看到一张这两项都做得不错的,再往下看,应对措施就显得笼统而模糊,不具备可行性。例如,谈到要加强检查,怎么加强呢?什么时候开始?分几个步骤?哪些项目的检查频次调整了?从多少增加到了多少?谁负责执行?谁负责检查?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谁负责确认?达到效果怎么办?达不到效果又怎么办?达到效果要不要修改作业方式?要不要横向推广?这次加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短是多久?长是多久?这次加强成本有没有提高?效率有没有降低?综合成本是升了还是降了……
这么一问,你就看的出来,问题立马就来了,即便是看似清爽利落的一张会议记录上,背面其实还悬而未决着一堆没写在上面的问题,而且,可能都是比写在纸上更重要的问题。这才是6W2H应达到的目的,但却也恰是在我们的理解和应用中,最易缺失掉的东西。
为了训练整个团队的思考能力,我曾经尝试着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以一张会议记录为衡量标准,要求无论大小,每个会议必需要有一张完整清晰、并经得住询问和推敲的记录。初时,大家都觉得很容易,但一轮到认真质询,就会发现,会有多难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一个月里,没有出现1张能被我按照上面的模式追问而能全部回答清楚并通过的会议记录。这不是说我的要求高,而是企业里,有太多喝粥的人了。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大家已经习惯了吃流质食物,学表面东西。大家的胃肠已经变得太虚太脆弱了,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说起工具来,个个都知道,讲起道理来,头头全是道,动起真格来,大多真病夫。追根溯源,盖学习工作时,喝粥之缘故也。
当然,我也没有那么严苛,一家上千人的公司,真弄得一张会议记录都通不过,大多时候,也只是点到为止,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慢慢进步。果然,不到半年,公司里风气大变,再到现场和车间,很难见到那些诸如加强之类可以用在所有会议记录上的措辞了,放眼望去,贴在墙上、白板上的会议记录,都懂得用具体的数字、清晰的行动步骤、详细的推进计划、可衡量的目标等等。气象完全一新,与半年前比,完全判若两厂。
有些朋友读到这里,会说,一个6W2H而已,被你说的如此天花乱坠,真有那么神奇吗?你还别说,还真就这么神奇。其实不独6W2H,任何一个管理工具,你用好了,都会产生类似这样神奇的功效,关键是你有没有真正理解,有没有真正用出自己的心得。我对这种能硬碰硬,啃工具,努力用于实践的人,总结为“扎马步,拉硬弓”。是的,惟其如此,才能不变成职场上只会浅层次理解和做事的“喝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