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想要成功 这五样东西你抛弃了吗?

我的职业经历非常丰富。我做过最基层的行政助理,而且是打字水平很糟糕的那种,后来进入了纽约一家有名的广告公司,如今在美国一家最大的公共健康机构担任CEO。因此,本着传承精神,对于20岁左右刚刚迈入职场的年轻人,我想给他们提供几条“希望自己能早知道的”建议:

放弃“自以为是”

这听起来有些刺耳,不过我会用最温和的方式来阐述: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特别。如果你是千禧一代,你很可能是被一对用心良苦,但不幸误入歧途的“直升机式父母”抚养成人的——他们事无巨细地管理你的方方面面,即便最平庸的成绩,也能得到他们的不吝褒奖。

虽然积极的自尊和鼓励,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但现在的研究显示,像足球比赛第6名奖杯这类东西,对孩子的伤害可能远远超过它们带来的好处。在真实世界里,有竞争是好事。竞争给我们带来挑战。竞争会激励我们。竞争让我们变得更擅长自己的工作。

进入工作之后,我很快便知道,在广告业从来没有“银牌”。最终获胜的只有一家广告公司。如果你能迅速地摆脱自以为是的心态,埋头苦干,认认真真做好最终能够带来胜利的工作,你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放弃白日梦

那些受到流行文化追捧,致力于将梦想可视化的伪科学,都掩盖了一个事实:横亘在成功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现实之间的,是艰难、枯燥、有时候令人失望,通常都极其痛苦的实际工作。

我的祖母经常说:“要想实现梦想,首先你要醒过来!”你还在等什么?别再梦想着你想要取得什么丰功伟绩。雅诗?兰黛说的很有道理:“我从来不会梦想成功。我会为了成功而努力。”

放弃长期计划

有一份未来计划没什么错,不考虑未来是愚蠢的表现。但是,我们的未来计划最好是一个松散的框架,而不是详细的路线图。专注于当下,可以帮助我们接受“计划之外的”新机遇。

实话实说,有计划当然是好事,但一旦计划遭遇现实,你很有可能无法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执行这些计划。

成功往往源自灵活,源于你能够接受B计划、C计划甚至D计划。詹姆斯?戴森经过5000多次尝试,才完成了如今举世闻名的双旋风真空吸尘器。他说:“我能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是因为我愿意去了解怎样做行不通。”

放弃急功近利

流行文化给我们传达了一种被曲解的信息——除非我们在25岁便成为亿万富翁,成为《好声音》的冠军,或者成为《创智赢家》的下一个大热门,否则我们就是失败者。真人秀告诉我们,成功就是一夜暴富。我们看《减肥达人》,就认为在60分钟内减掉60磅是可能的。

以上这些用最少的努力换取最大的成功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那种在30岁之前不成功便是失败的想法,只会让职场上的年轻人对自己失望。

事实上,硅谷创业者们大多都是在40岁以后才取得成功。在年轻时取得巨大成功的压力,令许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过早辞去了工作,低估自己的经验,对自己失去耐心,很难致力于一个目标、一份职业甚至一项使命。所以,在思考未来的时候,不要害怕等待,让自己接受磨练。

放弃朝三暮四

在当下这种容易令人分心的文化当中,要专注于目标并不容易。事实上,一位哈佛大学研究人员为此创造出一个专门的术语:注意力缺乏特质,这种特质来自我们永远在线、始终互连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能坚定信念,最终一定可以获得回报。

就以我们公司组织的真相?青少年戒烟活动为例。这项活动于2000年启动时,青少年吸烟率为23%。如今,青少年吸烟率已经下降到7%。为此,我们花了15年时间,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虽然我们一直在针对新一代的年轻人调整我们的策略、信息和技巧,但我们一直没有偏离最初的核心信念——告诉年轻人与香烟有关的事实,可以让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现在已经工作很多年了。回首往事,我更加确信,自己之所以能有今时今日的成就,与其说是因为我非常聪明能干,倒不如说是因为我愿意埋头苦干,保持开放心态,败而不馁,并且从未失去激情。我愿意将所有这些称为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这种品质永远不会过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抛弃  抛弃词条  想要  想要词条  东西  东西词条  成功  成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