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帖子,点击量就能达到数百万。不过,当我们发布帖子时,大部分人通常只是想让家人、朋友或是每个平台上经常联系的人阅览。
然而不幸的是,那些“隐形观众”,我们所不知道的陌生人也正在阅读我们发布的帖子,或者他们可以看得到这些内容。只有看到我们发布了不合时宜,显得随意的激进帖子,这些“隐形观众”才会现身。从小范围说,你可能需要向某个联系人或者同事道歉,解决一些负面回复。不过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我们在推特 (Tweet) 或脸书 (Facebook) 上发布的“问题信息”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也许会丢掉工作,甚者还会被一群陌生的“网络暴民”们当成公开羞辱的焦点。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的英语教授阿曼达·盖利 (Amanda Gailey) 说:“有些人会在推特上揭发或者羞辱他人,他们这样做可能也是被误导的,而且实施方式很拙劣。但如果你看了他们发布的其他内容,你就会觉得,其实这也并非他们的本意。”盖利专门研究数字文本编辑,她教授的一门课程叫做“数字时代的人类”。“一个人的事业因为这种事情而毁掉,实在令人痛心。一旦打开公开羞辱的水龙头,你就不知道会流出来什么东西了,这时候再去关,已经来不及了。”
在天狼星卫星广播公司111频道沃顿商业电台 (Wharton Business Radio on SiriusXM channel 111) 播出的“沃顿知识在线”节目中,盖利携手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南希·罗斯巴德 (Nancy Rothbard ),围绕公开羞辱,共同进行探讨,并提出遏制以上现象的策略。
两位专家回顾了近期《纽约时报杂志》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的一篇文章,其作者乔恩·罗森 (Jon Ronson) 特别强调了贾斯汀·萨科 (Justine Sacco) 的例子,她在2013年因为发布了一条欠考虑的推特而被炒了鱿鱼。萨科是当时纽约数字媒体公司IAC的全球公关部主管,在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开普敦之前,她发布了一条帖子:“马上就要去非洲了,希望别染上艾滋病。开个玩笑,我可是白人!”。高客传媒 (Gawker Media) 博客硅谷闲话 (ValleyWag) 的一名编辑山姆·比德尔 (Sam Biddle) 把这条内容转发在了他拥有15000名粉丝的推特上。等萨科11个小时后到达开普敦时,这条帖子已经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成为全球最热推特。
“一种由来已久的义务警察暴徒心态”
在封闭的亲友圈发布帖子实会带来霉运,用罗斯巴德的话说,因为“我们通常更多关注的是亲朋好友,而不是那些隐形观众”。最近,他就该话题在《今日心理学》 (Psychology Today)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这只是我们的一种天然认知偏见,我们通常会关注那些引人注意的东西,于是就忽略了隐形观众的存在。所以当我们发布帖子的时候,我们的确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已经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盖利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逐渐习惯在网上发布一些看起来乏味、无关紧要的个人想法。”她还指出,同时人们也惊讶于这些帖子会被人断章取义, 甚至误解。除此之外,很多人不清楚形形色色的社交媒体平台是怎样控制隐私的,因此他们更新的帖子就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更多人浏览。
罗斯巴德研究过,在社交媒体上划分界线会怎样影响人们的私人关系。她指出,当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时,他们没法获得文字或语音提示,而在当面交流时,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提示修正自身的行为或语调。“然而媒体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把我们的想法传播给更多的受众,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得到他人的提醒, 在这里却无法得到。”
同样,很多人作为媒体受众,对于他们自身快速且激烈的反映并没有考虑周全。盖利说:“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义务警察暴徒心态。当然人们蜂拥而起,逐渐成为一种运动时,公开羞辱就形成了。舆论回应很快就会变得越来越暴力和咄咄逼人,远远超出了最初预想的情形。”
盖利向大家列举了几个问题,当人们对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内容反应激烈时,可以先问问自己:“你所攻击的这种行为是否真的造成了伤害?你的攻击对象是否具有影响力,它是公众人物、公司,或者只是一个随机的个人?你能百分百确定自己了解评论的背景吗?你能够确认这种行为代表了一个人平时的情感吗? 普遍看来,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能力vs.正直
怎么弥补在网络上犯的错误呢?罗斯巴德说,关于研究信任的文献表明,当人们为某事道歉时,这可以帮助他们把自己的过失转变为一种“能力过失”,而不是“对道德的践踏”。回顾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与莫妮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时,她说,把这件事当作亵渎正直来看待的人们,很难原谅他。“克林顿很聪明,他将这次事件化解为能力过失而不是亵渎正直,能否令公众信服,谁也说不准。”
盖利表示,在社交媒体上,因为他人的攻击性评论而对其进行羞辱可能带有一些“社会正义事业”的意味,但是她仍提醒人们踏入该领域一定要小心。她解释道,有时候,一个机构或一个群体揭发个人的网络行为,其目的可能是希望提高公众意识,而不是谴责或羞辱个人。
盖利从自己的课堂上得出结论,现在的学生们比一些年长者更懂得什么是隐私。“他们在成年之前听了太多警世恒言。他们知道不要把他们参加聚会的每张照片都发布在网上。而放在五年前,这些道理学生们根本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