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于网约车新政,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出租车行业利益黑幕……你们吐槽的姿势都错了!

关于网约车新规,大家的吐槽点都集中在京人京牌、沪人沪车。我看了看朋友圈,主流意见是,支持本地车牌,反对本地户籍限制。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吐槽了,包括但不限于:地域歧视、地方保护、出租车行业利益黑幕。

先讲个故事。有一家高速公路公司,有一家出租车公司。所有出租车每天必须要走这条高速。随着业务发展,出租车数量越来越多,开车也不太守规矩了,这条高速上交通事故频发、道路损坏严重、其他车辆通行困难,给高速公司带来了越来越高的运营成本。

这时候,高速公路公司的董事会又制订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高速必须时时畅通,不许堵车,收入少些没关系,5年内必须要实现,否则撤换高管团队。

时间紧任务重,高速公路公司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去寻找更合理更高效的治理方案了,直接通知出租车公司:今后只有当地牌照、当地司机开的出租车才能走这条高速。

故事里高速公路公司和出租车公司的关系,类似于地方政府和滴滴的关系。

地方政府和滴滴,都不愿意承担网约车在短时间带来的巨大(管理)成本,共同造成了今天的结果。

地方政府的处理问题方式,基本同意大家的看法,没什么不同意见。而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滴滴出行为代表的网约车服务商,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朋友圈、社交媒体上,过去几个月看到越来越多对滴滴服务的抱怨。

几周前朋友上班用滴滴叫车,订单上明明是青春美少女一枚,结果车来了上车一看却是抠脚大汉一坨。车型倒是比订单上的车型宽敞了一些,却是河北牌照。答曰 ,注册的车辆送修了,临时用这辆车过来接单。

有个前同事,经常给自己的母亲叫专车。一天老太太照例从医院看完病回家,但他收到的账单却比之前贵了几十块钱。果断投诉,要回了多收的费用。

至于朋友圈里,各种滴滴司机不认路耽误上班、航班的抱怨屡见不鲜。也有像电竞选手与滴滴司机发生争执,防卫中被砍断手筋的恶性事件。

运营规模越来越大,发生一些问题是能理解的。但越来越多的问题,是因为网约车服务商自身监管不力造成的。主要集中在:不认识路或绕路造成的路程时间过长,耽误重要事情;下车后继续计费;实际车型、车牌或司机,与滴滴订单中不符,引发安全担忧。

滴滴是一个出行服务平台,与小米、联想这样的硬件产品制造商相比,运营成本相对固定,只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就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或更高的利润。它的商业模式决定,需要尽可能多的吸引司机和车辆加入叫车平台。

之前滴滴与 Uber 中国杀得青筋暴起、血灌瞳仁,第一要务是争夺天下,哪里还顾得上对出行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今天下初定,地方政府却没耐心给它更多时间了。

滴滴需要吸引大量的司机提供服务,提高自己的运营利润,却不愿或没来得及承担随之而来的管理成本。面对的网约车带来的管理成本提升,地方政府也没有找到好的办法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上海、北京肩上还扛了「疏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的任务。

所以,网约车这个新生事物带来的复杂成本,由谁来承担呢?既然都不愿意承担,结果都看到了,一刀切的约车新规,图个清静……

再复习一遍,这与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出租车行业利益黑幕,都没什么关系。

只关乎双方的利益。

说两句题外话:无人驾驶汽车能不能从技术上来降低地方政府和滴滴们的管理成本?当滴滴们焦头烂额的时候,Uber 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在匹兹堡上路测试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歧视  歧视词条  新政  新政词条  户籍  户籍词条  黑幕  黑幕词条  出租车  出租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