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华为的冬天:大清洗背后的业绩滑坡真相

16年前,当华为销售额达到220亿的时候,任正非在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当时华为正值勃勃上升期,任正非却大谈华为的危机和失败,这种忧患意识引起舆论一片赞扬。

16年后,任正非并没有写下第二篇《华为的冬天》,但是对于华为的一些员工来说,已经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

“大清洗”背后,华为2016年业绩未完成

谁也没想到,2017年春节之后华为引起舆论关注的话题是因为清理34岁+员工。

2月6日,在华为内部心声社区上,有华为的员工爆料称华为开始清理在中国区34岁以上的员工。虽然在心声社区的原帖很快无法显示,但这条消息迅速开始在电信从业者中流传和发酵。在知乎上,有疑似知情者表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的交付员工,主要是交付的工程维护人员。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的程序员。

面对舆论质疑,华为官方表示清理34岁以上员工消息纯属谣言。但是官方的回应并没有打消质疑,实施上,在内部社区中,员工被迫离职的帖子依旧每天出现。

2月24日,华为CEO任正非也出来发声回应此事,在一份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中,他表示,“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在裁员和任正非讲话的背后,一个铁一样的事实是华为其实没有完成2016年的收入目标。2016年1月,华为将2016年销售收入目标订为818亿美元,较2015年将增长36%左右。但是在2016年12月30日,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对外发布的华为2016年销售收入位5200亿人民币,约7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

即便是排除汇率因素影响,华为也没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

正如16年前写下华为的冬天的时候一样,任正非在警告员工的时候,华为也并没有走在下坡路上。这是一份非常亮眼的业绩。

作为中国企业家中卓越领袖,作为华为的大脑,任正非对华为的大方向和市场的变化一贯嗅觉灵敏。在写下华为的冬天之后,华为很快遭遇到了惨烈的市场竞争,被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中兴通讯等国内外电信设备商围剿。在持续十多年的竞争中,华为终于登上世界之巅,成为首屈一指的电信设备商,营业收入超过竞争对手。

如今华为企业业务稳居第一,手机业务成为仅次于苹果和三星的世界第三之后,但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警告依旧值得琢磨。在一片繁荣之下,华为的冬天是不是又来临了。

4G建设高潮已过,运营商业务潜力挖尽

作为华为起家和发展的基础,运营商业务一直是华为的基本盘。以2014年和2015年为例,运营商业务在华为的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66%和59%。

在占比下降的同时,运营商业务的增速也在华为的三大业务体系中处于拖后腿的角色。2014年华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的增速分别为16.4%、27.3%和32.6%。2015年华为的三大业务增速分别为21.4%、43.8%和72.9%。

从某种程度上说,华为的运营商业务至今依然保持着增长已经是非常难得。

其增量主要来源自运营商在4G业务上的投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中国电信在过去数年在4G的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仅仅在2015和2016年中国移动就建设了60万个基站,基站总数达到146万个。而中国电信方面4G基站总数达115万个,联通建设70万个基站。三大电信商基本上覆盖人口超过13亿,实现全国乡镇以上连续覆盖和行政村热点覆盖。“中国移动的4G,我们实际上只做了三个年头,2014、2015、2016,三年的时间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4G网络。”

随着基站设施的大量建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开始减速,中国移动方面多次传出结束大规模投入4G的消息。

随着4G网络建设的高潮的过去,运营商的相关投入必然减少,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在2017年之后面临着下滑的危险——爱立信收入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美4G建设的高潮已过。

作为全球最大的无线设备供应商,运营商业务的下滑威胁对华为的威胁也最大,也是华为高调研发5G业务的原因。2016年11月,以华为为核心代表、由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 Code码被3GPP采纳为5GeMBB控制信道标准方案。2017年2月22日高通和华为同一天先后完成了基于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5G新空口(5GNR)标准工作的5G连接。

但是,5G业务依然处于试验早期,而且要推动电信运营商对刚刚建设成型的4G网络进行更新换代,也是很艰巨的问题。

在更加深远的层面上,华为所以来的运营商们目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颓势,有人认为“电信冬天”已经来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OTT开始对电信运营商们展开了巨大的冲击,对电信设备商现有的“现金牛”业务——语音和短信,形成了极强的替代作用。

虽然说OTT业务也依赖者网络流量才能使用,但是OTT费用的增长无法弥补,运营商们在语音和短信业务下降的损失。

就连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都承认,现在整个电信行业面临转型压力,各国都在想办法促进运营商降价,运营商陷入困境,增长和盈利能力下降。“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连带效应,供应商与运营商唇齿相依,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迫切希望华为从一个网络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手机业务虚胖

虽然从出货量来看,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三的智能手机厂商,但是在盛名之下,其手机业务其实难言乐观。

从国内来看,2016年华为有望打败多年对手小米荣登中国手机老大的位置,但是由于OPPO和VIVO的横空出世,这一荣耀硬生生被抢走。

与小米的“为发烧而生”,OPPO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品牌口号相比,近年来华为手机在消费者的印象相当的模糊。可能最大的印象就是三天两头的手机发布会,据统计,华为2016年总计发布了22款手机,三星和苹果分别为31款和3款,OPPO和vivo分别为9款和13款。平均每款手机的销量为600万步左右,低于大部分的竞争对手,“机海战术”名副其实。

体现在另外一个竞争的维度即利润上。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公布了2016年全年业绩,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80亿元人民币,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39亿台。但是营业利润仅20亿美元,不仅没达到内部设定的25亿美元的目标,甚至低于2015年的22亿美元。从利润率方面来看不仅与三星和苹果差距较大,就连OPPO和vivo也远远不如。

“我们盈利能力还是不足,利润增长太慢,太多利润都被渠道商赚走了,我们成了为渠道商打工了。这是任总比较不满意的。”华为手机掌门人余承东认为,这一点也是的任正非非常不满意,任正非要求向小米、OPPO和vivo以及三星和苹果学习。“三年内,服务水平赶上苹果,利润率赶上OPPO/VIVO,这样我们就很满意了。”

在所有的业务类型当中可以看到消费者部门的收入占比在不断的提升,目前已经超过了企业业务,逼近运营商业务。但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净利润却不增反降,拖累了华为整体利润率。实际上,这样的营收增长是无效的增长,对华为来说有害无益。

就手机业务而言,华为手机在过去一直处于跟随者的模式当中,其对标对象从小米转到了OV身上,主打特色从性价比到拍照,并没与走出行业窠臼。

走入无人区之后,真正趟出一条路,才说明其走向成功。

海外业务增长停滞

对海外来讲,2015年是一个巨大而悄然的转变。这一年,华为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比重开始超越海外,中国大陆业务占比从37.8%猛然上升到54.3%。

与此同时,其海外各大区的营收占比均出现下降:美洲区从10.7%下降到10%;欧洲中东非洲占比从35%下降到32%;亚太区从14.7%降到了13%。

从营收额的绝对数字上看,各海外大区增长接近停滞。未来华为的增长主要将依赖于中国大陆,鸡蛋从放在几个篮子变成了放在一个篮子里,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美国进展不大,目前在美国市场,四大电信运营商都没有使用华为的设备。在运营商业务受挫之后,华为频频通过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试图重新叩开美国市场大门,试图树立高端品牌的形象。

但是目前来看,并没有取得进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华为  华为词条  滑坡  滑坡词条  清洗  清洗词条  真相  真相词条  业绩  业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