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披露,传统零售巨头百思买拟出售其中国业务。其中国业务的估值约为3亿美元。随后,百思买(中国)旗下五星电器表示,年内新增11家全新旗舰店,今年下半年将推进旗舰店升级改造计划,算是对退出中国消息的一个侧面否定。
分析认为,百思买退出中国利好在于可以聚焦美国市场,2013年,百思买已经退出了欧洲市场,将在百思买欧洲公司所持的50%股份出售给英国合作伙伴CarphoneWarehouse集团。百思买为此可以获得大量资金,从而用于投资移动设备和电子商务等更有前景的业务。但此番退出中国,百思买的损失也则是显而易见的,从此,它在中国这个全世界零售商都垂涎三尺的市场上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
对于出售传闻,百思买发言人Amy von Walter照例含糊其辞,“我们不会对有关公司业务的猜测或者传言发表评论。”
百思买是自己把自己耽误了
事实上,百思买是退出中国市场的“惯犯”。它上一次“退出”中国是2011年2月。进入中国5年后,被认为以“蜗牛速度”推进的百思买一夜之间就关停了在上海、北京、杭州和苏州的9家自营门店,将其在中国的剩余资产及业务全部交予五星电器。
据说,当年五星电器的高层就曾向百思买建议,不要决绝退出中国市场,因为这样对百思买和五星的品牌伤害都很大。当时百思买在中国摸索了5年,靠3C业务和高端形象已经聚集起一批需要周到服务和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优质顾客。2011年,上海徐家汇门店已经盈利,正大广场店和八佰伴店也快要盈利了。
但受在土耳其等国家开设门店亏损等因素影响,百思买总部决定连中国门店一起放弃。五星的一位高层对百思买美国决策层的评价是:“过分固执己见”——这是美国公司在别国市场容易犯的毛病。这导致了前期百思买在中国行动迟缓和态度左右摇摆,而后期,它止损又过于决绝,结果“倒了脏水也泼了孩子”,连中国开始盈利的业务和即将成形的品牌形象也一并丢掉了。
“他们真的是自己把自己耽误了。”
我们不妨来看看百思买这家全球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之一,在中国市场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
1、早在进入中国的传统卖场时代,百思买始终坚持美国模式,完全忽略了家电销售的区域性特点,放话说要“改变中国家电零售模式”,比如现款现结、用自有人员开店、拒绝厂商派促销员等等。同样5000平米的店面,百思买至少要比中国竞争对手们多投6倍的钱,这就导致单店迟迟无法盈利——百思买因此无法复制商业模式快速开店,遭遇了国美、苏宁本地化经营者的狙击。
2 、在业绩压力下,百思买当然不是铁板一块。它引以为自豪的现款现结已经悄然变成和苏宁国美类似的账期,也开始允许厂家派促销员进入店面。但为体现服务优势,百思买早期以高端形象进入中国,随着中国负责人一换再换,它又开始将低端IT产品引入门店——没有规模优势,始终在中国做法和美国模式中摇摆,这两个互为因果的缺陷轻易就抹煞了百思买向中国顾客靠拢的努力。
3 、百思买的中国困境绝非孤立事件。早在2010年,百思买全球的利润就大幅下跌。究其原因是经济危机后,欧美成熟消费者也和新兴市场的消费者一样,对价格越来越敏感。百思买在地面遭遇了沃尔玛的竞争,而以亚马逊为首的电子商务网站也没放过百思买。百思买全球在2011年前后开始逐步放弃用优质服务来部分替代价格竞争的经营手法——这是它从1989年开始从众多竞争者中胜出的法宝。百思买全球转向每天特价模式,让降价变成了常态。这样一来,不但中国市场的高端形象难以为继,百思买全球的形象都发生了逆转。
4 、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区域性和价格竞争都更加明显,以京东、天猫为代表的电商企业迅速发展,连苏宁国美都备受冲击。而百思买在互联网业务上政策上一直摇摆不定,失去了先发优势——由于百思买的作法和同行相比缺乏差异化,因此一直被动落后。更不要提中国还出现了一批只通过互联网进行零售的本地电子品牌,比如小米等等,这让慢了不止半拍的百思买更找不到北了。
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日子都不好过
从全球市场来看,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成功进入海外的并不多,几乎每个重要的消费电子板块都诞生了相对成熟的零售业态与零售企业。例如北美市场孕育了百思买,欧洲市场有麦德龙旗下的梅地亚家电超市,日本市场诞生了山田电机,中国市场有国美、苏宁。全球家电零售业明显呈现出比百货零售更强的区域性特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家电连锁企业在其母国市场能取得快速发展,却很难进入另一个地区。
百思买虽然经营业绩堪称世界第一,但归根结底,它取胜的基础是北美市场的垄断优势——也就是说,其实百思买并非一个国际型公司,而是不折不扣的“美国公司”。在海外拓展上,它的态度保守而谨慎,在2003年才进入加拿大市场。或者我们可以说,在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方面,它是缺乏经验的——在欧洲、亚洲等市场,百思买一直磕磕绊绊,从来没走顺过。
最后让我们来为百思买说句公道话:有数据显示,在截至2014年1月4日为止的9个购物周里,百思买的总营收为114.51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17.51亿美元。在这9周的时间里,百思买美国同店的销售业绩同去年相比下降了0.9%,但在国际上增长了0.1%。与此同时,百思买的在线电商业务增长23.5%,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0%增长,但这并没有拉动百思买的整体销售业绩。
百思买对此的自我检讨如下:
1、促销并没有带来足够的市场需求,并且直接影响了利润收入;
2、关键产品存在供不应求现象;
3、作为重中之重的网站在购物周的流量下降;
4、手机市场让人失望。
其实不光百思买,这几年其他零售商,包括西尔斯百货、Kmart等公司在内的其他零售商成绩单都不好看。这是因为全球电子消费产品销售都进入了低谷。这一领域的黄金时期是2007年-2011年前后,当时苹果发布了iPhone那样的革命性产品。如今,乔帮主作古,消费类电子产品进入价格竞争的血拼阶段,加之经济低迷——美国电子消费类产品市场规模已有3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了,一直徘徊在1450亿美元左右。
要想在这种惨淡的格局中杀出一条血路,无论在服务还是运营上,百思买都得重新寻找到类似1989年前后让它脱颖而出的新核心竞争力。否则就算卖掉中国部分,也无法挽救其惨淡下跌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