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8年,除了一直飘在概念里的区块链,几乎所有在线上刮过的风口都在尝试回归线下:
电商主动打破了网络和商超的边界,用“新零售”概念创造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和京东小店;共享经济主动走出了街头巷尾,把充电宝、售货架和汽车等不同场景的产品纳入了自己的终端网络;知识经济主动走出了自媒体的舒适区,开始触动探索理论的现实应用;就连主播们也走出了直播间,用短视频镜头带火了西安砸酒碗和重庆洪崖洞……
当然,这个级别的“趋势”显然不能当做孤立事件看待,人们的默契归根结底来自于无数次拼杀后达成的两个共识:
1、线上流量或许是真的枯竭了,或许是真实用户的价值变大了,总之高昂的获客成本让大多数人玩不起了;
2、当线上产业在高歌猛进中,将线下场景甩出“代差”,全方位等待提升的线下反而成为了性价比更高的流量洼地。
校园:被时代落下的“新”场景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创业者眼中的重要目标群体:
这群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年轻人,在新的生活节奏中不仅有很多刚需场景需要被填补,同时也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让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他们更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度,并且还是拥有天然的高活跃度。
受众群像之外,绝对数量也非常可观。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017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而如果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97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50%计算,刚刚过去的高考又瞬间为带来了接近500万的新生流量。
这一系列数据让校园成为目前市场中现金流最充裕、用户质量最好的场景之一,而不少创业者也希望通过“激活校园场景”来缓解流量枯竭带来的压力。
游离在主流支付之外的校园支付 是源源不断的流量宝库
“校园消费”却并没有被很好地被主流支付系统完成“升级改造”:
首先,虽然学校因为同时承载教育、居住、社交等社会职能,拥有很多高频触发消费行为的场景,如食堂、宿舍、超市、学费、班费、补习费用等等。但由于涉及财政补贴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定价远远低于实际的市场行情),这些消费行为又很难无边界地与外部市场对接,造成了许多新产品(如移动支付)难以进入校园。
其次,虽然从数字上看大学生都是年龄在18-22岁左右的年轻人,但由于每所学校之间几乎都存在着级别、定位、生源、地域等因素上的差异,让新产品在进校园的过程中面对着实际上是一个个割裂的“独立市场”,也让面向大学或大学生的针对性开发变成了一项琐碎而复杂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与校园场景的对接方式往往就被局限为了两种,要么基于教育、毕业就业等强相关需求推出垂直类产品,要么不去做针对性开发,让学生不得不去主动适应产品。
总之这些现实因素,直接导致很多领跑时代的新产品很难在大学校园里得到推广,大学生们则不得不继续沿用诞生在的上个世纪的“校园卡”来满足日常的消费需求,实体卡的结算低效、使用反复、丢失率高、盗用率高等问题也只能在现实前“选择性忽略”。
“既然食堂、超市、班费、学费等是所有学校的共性消费场景,那么一旦解决了各自“独立结算”的壁垒,设法将其全部收归到线上,并通过单一终端进行快速办结,就能让独立的“消费行为”合流成为一个规模化的“消费场景”,让大学生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新流量。”校园安心付的廖总给我们解释了校园支付最关键的产品逻辑。
未来:从场景到平台
统一了国内的校园支付,流量有多大?按照每个高校10000人,日均打开次数3次,平均每次3-4次PV(扫码页面、付款页面、结算页面)的数据去计算,校园安心付在2018年完成200万+DAU,1000万+DPU的数据。
这已经是一个以每年9月新生入学季为固定周期、能源源不断进行补充、现存规模可观稳定的流量基本盘。
这个基本盘最关键的价值在于,其主体用户群是具有“活跃度高、学习能力强、愿意接触新鲜事物、消费意愿强、可塑性强”等特点的年轻人。
要知道,虽然“年轻人”对于任何阶段、任何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都是重要的受众群体。但由于缺乏拥有成长路径的垂直场景,过去我们对这类消费群体的定位和引导,更多只能通过与其标签相似的产品或渠道进行合作,来“大网捕鱼”。
所以移动应用上的校园安心付,在重构校园场景后会逐渐朝着“平台”的方向成长,成为教育、电商、生活、游戏、就业、培训等众多领域的流量接口,形成校园的线上新生态。
而作为支付工具的校园安心付,则最终会成为那把进入流量入口的钥匙。在重新解构大学生日常消费场景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走完了用户教育过程,让大学生有能力更好地参与市场活动,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