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我们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索尼走出来吗?
微软,曾经是全球软件市场的霸主;索尼,曾经是消费电子市场的霸主。而两者,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两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并未取得太多成就。微软的新产品均未征服消费者,Windows Phone 市占率相比 iOS 以及 Android 来说一直难以缩小,而 Windows 8 也没有得到认可。曾经是索尼一大优势的电视业务不断亏损,手机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水,在消费市场上,基本只有索尼的 PS 游戏机备受欢迎。
两家巨头,曾经的霸主,都在面临如何复兴的问题。经过过去一年一系列的改变,微软的众多新产品和新政策开始得到了大多用户和开发者的认可,看上去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索尼,似乎还陷在泥潭之中。
失败的「One Sony」
在平井一夫 2012 年接任索尼 CEO 后不久,便提出了「One Sony」战略。在「One Sony」战略中,索尼会将公司的全部力量汇聚在三个支柱业务中,这三个业务分别是:移动、数码影像以及游戏。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公司各个部门中的壁垒,将索尼本身具有的优势都能呈现在各个产品中。
虽然索尼拥抱 Android 相对三星、HTC 来说并不算早,没有享受到最初那批移动设备智能化的福利,但移动市场对于索尼来说依然是值得在上面投入的点。移动设备是全新的互联网、影音、娱乐入口,同时也是出货量极大的消费电子设备。对于有众多服务、影音资源甚至游戏资源的索尼来说,实际是很好的一个发力点,而自身拥有的优势其他厂商并不具备。而数码影像一直是索尼的一大优势,无论是消费市场上的耳机、walkman 还是专业市场的转播车、专业录像设备,索尼都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索尼在这一领域耕耘许久,技术的积累更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而索尼的音乐娱乐公司更是拥有全球最大的音乐库。在游戏方面,虽然 Xbox 的诞生开始冲击索尼的市场,但游戏领域市场巨大,索尼能够持续的从主机的销售以及自家开发的游戏中不断获取利润。
可以说,这三个核心业务的树立对于索尼来说并无问题。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对于索尼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然而,「One Sony」的失败实际也正是出在打破部门间的壁垒上。事实上,在「One Sony」战略推行后,索尼的很多核心产品,并没有完全享受到打破部门间壁垒的好处。
例如索尼的旗舰手机,Z 系列均使用了索尼自家的摄像头,而索尼在移动设备摄像头硬件上具有很大的领先优势。不过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索尼的 Z2 虽然搭载了当时最好的硬件,但成像效果更多人看来并没有苹果的 iPhone 好,而 iPhone 使用的实际也是索尼的摄像头。这之中其实可以看出索尼的问题。一方面是索尼移动似乎并没有获得影像部门太多实质性的帮助,例如成像算法针对手机的优化,交互的优化。另一方面,索尼移动也没有自己为硬件提供足够的优化,索尼移动缺少了「打造一款足够优秀产品」的执着理念,显然,苹果则一直在贯彻这一理念,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层面。
「One Sony」更多只是表面上打通了索尼各部门之间的隔阂,但是各部门间的利益实际缺乏绑捆甚至利益之间会有冲突。手机拍照质量的快速提升,实际会挤压原本属于数码影像领域低端相机的市场,索尼的影像部门多少会有些自己的小九九。多个部门没有将一个产品打造为极致优秀产品的想法,生产的产品往往也多是喙头多于用户体验。
转舵
其实从2014年后半年索尼的很多动作来看,索尼加速了业务剥离的速度,或成为独立运营的公司,或被出售。
在2014年 5 月,索尼的 PC 业务以及 VAIO 这一品牌被出售。
在2015年2月初,索尼在线娱乐公司被出售,这一部门曾经开发过《无尽的任务》以及前段时间关注很高的《H1Z1》。
近日,平井一夫表示对于移动业务以及电视业务,可能会以独立运营的形式从索尼集团中剥离。
而在另一方面,索尼两次为图像传感器业务注资,金额都高达数亿美元。
可见,索尼实际已经开始承认了「One Sony」战略并没有让移动业务和电视业务部门获得太多的支持和好处,成为独立的公司,让移动业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能才是一个更好的发展途径。而在能不断赚钱的图像传感器领域上,索尼则是在不断加大投入。
所以,如果在2015年没有看到什么索尼的消费电子产品,不要大惊小怪,索尼已经开始渐渐转到幕后。但或许并不要太担心,索尼也一定在等待下一波消费电子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