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儿潮之后,零售商和咨询公司曾仔细研究过千禧一代,如今他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 Z 世代身上。
“为什么 Z 世代(也就是 95 后)很重要?Z 世代在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有 2.15 亿。” 咨询公司 WGSN 的趋势总监郑绵绵在今年 10 月举行的 2017 年上海春夏时装周做演讲时也提到了这个观点。根据 WGSN 的研究显示,2015 年全球 Z 世代零花钱有 400 多亿美金,父母在 2015 年一共为 Z 世代花费了 1400 亿美金,花费力决定了他们的影响力。
所以,对于零售商和品牌来说,搞清楚“ Z 世代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和“他们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很重要。
最近,英国消费者研究公司 Shoppercentric 就此针对 Z 世代做了一份报告,想告诉零售商, Z 世代不只是简单的喜欢购物,沉迷于电商的 15—24 岁的年轻人。
为此, Shoppercentric 在线调查了 1000 名 Z 世代,并在线下和一些 Z 世代受访者做了焦点小组的质性研究。另外,这份报告的对比样本则是比 Z 世代年长的消费者, Shoppercentric 同样对他们采用了焦点小组的研究方式。
总的来说,他们喜欢购物,喜欢讲价,还经常在网上买一大堆东西全部退回,喜欢在 YouTube 上找灵感,同样很看重实体店。最重要的是,他们了解自己的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你可能会觉得你也有这样的消费习惯,只不过 Z 世代群体中有更多人这么做。)
这里是调查的一部分。
喜欢讲价和喜欢打折货
Z 世代比一般的消费者更喜欢讲价,接受调查的 48% 的人表示他们愿意花钱买最便宜的东西,这样他们最后买的东西会更多。比 Z 世代年纪更大的消费者中有只有 29% 的人有这样的想法。
其中接受调查的 62% 的 Z 世代看到一件商品打折就会想买,而比 Z 世代年纪更大的消费者中有只有 55% 的人有这样的想法。
与年长一点的消费者比起来,Z 世代很了解自己的影响力。
有超过一半的 Z 世代认为零售商和品牌都懂得他们的需求,只有低于 20% 的 Z 世代觉得零售商不看重他们。
“他们很清楚零售商对他们很感兴趣,他们值得被了解。这一点和年长的消费者区别很大。” Shoppercentric 的总经理 Danielle Pinning 说。
Z 世代认为“生活可不仅是购物然后占为己有”
可能对于零售商来说,有一个挑战是 Z 世代的消费者纷纷表示了“仅仅是物质可不能带来快乐”。
有超过 34% 的 Z 世代强烈地表达了,他们想要在购物的时候有很好的体验,他们说“生活可不仅是购物然后占为己有。”
他们真的很喜欢买东西,并且也挺喜欢去实体店
Z 世代的消费者愿意敞开心扉听一听零售商的怂恿,他们也真的很喜欢买东西。
根据这份报告的数据,Z 世代每个月会至少在实体店或者电商购物 7 次。(如果是男性 Z 世代,这个数字会上升到 8 次)。尽管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影响,但他们也挺乐于逛一逛实体店。52% 的 Z 世代去商场购物是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打发时间的有趣方式,放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只有 44% 人会这么认为。
喜欢电商,但不一定买东西,尤其喜欢在网上搜罗购物灵感
62% 的 Z 世代认为在线购物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可以打发无聊。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有 53% 的人这么认为。
另外,有 70% 的 Z 世代表示“他们经常刷一刷网页但并不想买任何东西”。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有 63% 的人会这么干。
值得注意的是,Z 世代也很愿意随时搜罗购物灵感。28% 的人表示他们会花大把的时间在 YouTube 获取新信息和购物推荐。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只有 13% 人会这么干。
看重实体店的装置
Z 世代很看重实体店的产品展示和店铺装置,有 49% 的 Z 世代表示看到这两样东西会给他们一些购物思路。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有 41% 的人持有相同观点。
同时,他们也经常在逛实体店的时候用上智能手机。 53% 的 Z 世代表示,他们用智能手机可以帮助搜寻更多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最后的购买决定。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有 38% 的人会在购物的时候用上智能手机。
当然,这是因为数字化对 Z 世代影响至深,97% 的人有台式电脑, 96% 的人有智能电话,63% 的人有平板电脑。
对于退货这件事没觉得有什么害臊的
当 Z 世代要在网上购物时,他们会没有什么顾虑地买看上的单品,然后再把不喜欢的都给退回去。有 28% 的 Z 世代表示,他们在线消费时就知道很多下单的东西最终都会退回去。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只有 10% 的人会这么干。
愿意买一些计划之外的东西
比起年长的消费者,Z 世代更愿意“冒险”。有 44% 的 Z 世代经常在网上买一些计划之外的东西,相比之下,在年长的消费群体里,只有 32% 会这么干。
当然,他们跟社交媒体也联系更紧密
简单说来,与年长的消费群体相比,更多的 Z 世代在使用 Facebook、 Instagram、YouTube和 Twitter 。另外,他们使用这些社交媒体的频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