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西洋月刊》:零售时代的终结

你可能会说零售时代的终结始于1997年。

那一年,有1400万的人工作在零售行业,1400万人的工作在医疗和教育行业,1400万人从事专业性和商业性服务。所以,在那时,服务性的工作有的是发财的机会。

十五年后,这一趋势呈现爆发式增长。医疗保健行业的工作增长了近50%.

专业性或商业性服务---包括法律、软件、工程、废物处理在内的全方位的深入经济领域,在两次经济衰退中经历了翻江倒海,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增了400多万。再看看,零售行业,15年间,仅增长了40万人,话句话说每年才增26000人。医疗教育行业的就业增幅达50%,而零售业增幅只有 0.2%.

下面是我们1997-2012年的统计图表,Y轴表示工作数量。

注:—零售业 —医疗/教育 —专业性/商业性服务

当你将镜头回放并对上个世纪的产业进行盘点,不像是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从1940年至1990年间,当制造业衰退、农业直线下跌时这三个部门的劳动人口都翻了不止三番。在上世纪中期三大部门吸纳劳动力达到峰值的,积极支持零售时代终结的Matt Yglesias提醒我们“零售巨头西尔斯(Sears, Roebuck & Co. )在全世界拥有35万名员工”。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零售业的全盛期。

(注:—建筑业 —制造业 —批发业 —零售业 —商业服务 —教育/医疗)

如今,正如布拉德·斯通和大卫·韦尔奇在彭博商业周刊上的报道,零售业的未来一片荒芜。连环城百货都破产了,也许像百思买百货这样的幸存者想有持续复兴已经为时已晚。

零售业还没有土崩瓦解,过去几年中年均销售收入都稳定在500亿美元。但是它需要快速调整来适应新坏境、、、顾客没有必要在结账处排长队--甚至和售货员讲话---即便是保安人员的巡视也是形同虚设。这是一套设计用来消除阻碍购物者消费障碍的程序。你可以叫他消费一路通。

如果购物者选择更多地在家里考察商品,他们就不需要人招呼他们,并带他们去看样品。如果购物者可以在手机上读到朋友的推荐信息,他们就不需要很多人来向他们推荐耳际和相关的设备。如果机器可以识别商品并刷信用卡的话,我们就不用带很多现金在身上。如果我们更多地在亚马逊或是别的网店上买东西,所需要守在店里的人会越来越少。

这不是零售的终结。当然也不是逛街的终结。能够如此顺畅的购物是一种胜利,无需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就能赚到钱。

每一次革命都有伴随着反冲,在结束这份报道之际我想要提醒一下,在无雇员零售时代可能会遭受反冲。

最近《哈弗商业周刊》争对包括科思科、乔氏超市在内的四家平价零售商进行深入研究显示,他们比竞争对手要支付更多的劳工成本(因为有更多的销售人员、更高的工资、更多的专职员工)。结果显示“他们比绝大多数竞争对手的效益更好,每平方英尺每位员工的销售业绩更高。”詹姆斯·索罗维基在《纽约时报》中写道。

他推断,也许零售商为了盈利将自己的队伍削得太过精简。通过外包让利于消费者,零售商可能得减少员工数来平衡收支。高劳工成本服装店优衣库的成功表面零售时代还没有终结。

索罗维基说的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不管怎样,他一直捍卫的观点‘员工增加了商品的价值’应该促使我们停下脚步想想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我们对待员工的态度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译者 xiaomazhiyun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西洋  大西洋词条  月刊  月刊词条  终结  终结词条  零售  零售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