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集里我们讲了印度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面现象,这集里我们接着讲讲关于印度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一些更深层原因,比如社会与经济结构、分裂的语言与教育、让人头疼的贫穷等社会问题。
庞大的劳动力大军
印度的富豪、CEO、软件工程师不是挺多、都挺有钱的吗?这其实恰恰可以解释印度的贫穷。
印度的经济非常独特,让它赖以骄傲的软件制造业、服务业都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吸纳大批的劳动者就业。从规模上说,印度的制造业远逊于中国。2005年,在印度的正式制造业中就业的工人仅有700万,而中国是1亿。
2006年,印度的服务业引人注目地占到了整个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农业和工业合起来大概占了经济总量的另一半。这种比例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如希腊或葡萄牙应该拥有的经济比例,但是希腊和葡萄牙不需要为多达4.7亿生活在穷乡僻壤中的劳动力大军担忧。
印度庞大的劳动力大军中仅有不到7%的人被正式的经济体雇用,即印度人所说的“有组织的部门”。这就意味着在4.7亿劳动人口中,仅有3500万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即使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来看,这也是一个极低的比例。
而其余的人,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都处于“无组织的经济体”。他们或者在家饲养牲畜、挤奶,或者加入到季节性的农业务工人员大军中,或者经营小商店和街边的零售摊,或者制作香棒和印度雪茄,或者做人力车夫、仆人、园丁和守夜人,再或者在小城镇的汽车修理厂机械地敲打金属部件。
在这3500万有正式工作的印度人中——那些登记在案的、进行过审查核实的、符合标准的,有2100万是政府的直接雇员。他们是行政人员、教师、邮政工作人员、制茶工、清道夫、石油部门员工、军人、煤矿工人,以及反应迟缓的印度政府办公网络、火车站、工厂和学校的售票员。
剩余大约1400万人在“有组织的”私人企业就职。其中,仅有100万左右的人(大约占印度劳动力总数中的0.25%)在信息技术、软件部门、内勤部门以及呼叫中心服务。外国企业也不可能雇用大量的印度劳动力,大概有100万-200万人为外国企业工作。其余的人都在印度的私营企业就业。也就是说,这1400万人在印度私企或外企中工作的人是属于特权阶级的那一小部分——他们是印度劳动力中的贵族。
回过头去看看,这也许可以解释许崧在印度看到的一切。比如,为什么许崧每次从印度的火车站出来不是和一两个上来谈生意的三轮车夫或旅馆拉客的印度人“搏斗”,而是乌央乌央一广场的人往他这涌动——生意机会太少,像他这样很可能杀个大价钱的外国人更少。
英语?会说的没你想象的多
在许崧的感受里,即使在印度的大城市,会说英语的人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多,何况他们大部分时候是深入印度内陆广大农村,经常出现叫喊于生人中而没人明白的情况。
实际上,单从语言这项指标去看,印度简直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印度国内语言(极度)不统一。印度12亿人口,只有两亿多能说能听懂英语。5亿人以Hindi为母语,说泰米尔语的就比较少了,才6000万。实际上印度的土地上有着400多种不同的语言,像旁遮普语(Punjabi)和泰米尔语(Tamil),根本就是两种语言。这直接导致全印广播电台——印度的主流全国性广播电台——将每日新闻用350种语言和方言播出。
所以印度几乎不会出现老乡见老乡开说家乡话的情况,各村的语言可能都不一样,注意不是方言而是不同的语言。
牛B的大学教育 糟糕的基础教育
印度的教育情况也分裂。
印度的中产阶级使用流利的英语,这使印度在服务行业相对于中国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因为在这个行业中,能否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进行交流的结果有天壤之别。
印度的IT精英得益于大学教育。尼赫鲁政府创建了5所著名的工程技术大学,其中包括印度理工学院(IITs),这所大学的许多毕业生现在在美国硅谷成了领军人物。在硅谷,来自印度的百万富翁数以千计,其中许多人曾就读于印度理工学院。数据显示,知识问答社区 Quora 最大的访问来源已经是印度,贡献了超过 1/3 的来访量。
由于印度出色的大学体系,它的科技实力已经排名世界第三,在美国和日本之后,领先于中国。印度每年培养出100万名工科毕业生,而美国或者欧洲每年的工科毕业生人数不足10万人。
分裂的是,印度的基础教育糟糕,印度的识字率只有65%,而中国达到90%以上。将近一半的印度妇女是文盲,而很多所谓识字的人其实只能拼写自己的名字而已。与印度不同,中国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为社会底层的人们设立的基础教育上。
正如爱德华•卢斯所说,这是一个充满差别的世界,从一个世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需要良好的教育、熟练的技能以及足够的运气。而这并不会经常发生。
基础教育差的后果就是,虽然印度极力想创建一个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部门,却举步维艰,没接受过最基础的教育的农村人口没法成为合格的制造业劳动力。
悲催的穷人
总体来看,经济的高增长率使贫困人口的比重稳步下降:生活在印度官方划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40%降到2001年的26%。但这同样意味着在2006年仍然有近3亿的印度人上顿不接下顿。而每个家庭至少还有一个孩子死于很容易预防的饮水传染的疾病。每年几乎有100万印度婴儿死于腹泻。
印度政府似乎没有能力向它的大部分穷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比如为城市的贫民窟修建公共厕所,为乡村的小学老师们提供粉笔,为乡村诊所的医生们提供干净的耳咽管。在印度越来越严重的艾滋病的威胁下,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农村诊所糟糕的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印度初级医疗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低于几乎其他任何发展中国家。
Managershare+观点:回过头去看看《纽约时报》那张讽刺印度的漫画,也许它只是向你展示了印度极不平衡的分裂的经济和社会的真实一角。
正如大家都了解的那样,印度有好多优势可能让它在21世纪获胜:印度拥有民主体制、自由市场、媒体自由,印度人民被认为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印度25岁以下的劳动力迅速增长。印度的企业国际化的能力很强。较好的民主传统、宗教自由、英语的便利、私营企业发达和更西方化的视角,使印度被欧盟和美国的大多数人视为“机遇”。
印度拥有的中产阶级数量上相当于整个欧洲,印度人口结构年轻,拥有全球28%的可雇用劳动力,而中国仅为11%。单是这两点就让跨国公司和着眼未来的企业无法忽视印度,对于和印度在经济结构上有巨大互补性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你再放眼去全球看一看,印度——超大型的本土跨国企业、IT技术人员、经济学家、科学家、高级职业经理人、贸易商——凭借全球化把她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到了极致。
美国《商业周刊》曾对印度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如此评价:“它们饥肠辘辘,想霸占你的顾客。它们正在改变全球的游戏规则。恐怖,相当恐怖。”——太确切了。
在果阿的提拉可堡,许崧觉得找到了他梦想中的居所:古堡、海景——依山旁海,山林环绕,外表简单古朴,内里安逸舒适,有一种低调的典雅奢华。这是他爱的那个印度,在那一刻他确定将会再去印度——这是恨爱交织中爱的那部分。
印度人来了,透过那些高大上的词儿,去看看真实的印度什么样很重要。
如果你去印度玩耍,要带好纸笔,准备好加入前男友俱乐部,你懂的。
(上集请点这里:嘘!严肃点,印度人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