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产品的价值很多在细节的体验中,用户喜欢的就是“这口”,拜托产品经理动动脑子走走心,好的就别改了,除非你们是想逗用户炸窝提高活跃度!?
昨天开始,无数豆瓣用户“疯了”。
这次不是因为明星八卦被扒,也不是出现了挑战常人三观的奇葩言论,而是因为豆瓣把站内聊天系统“豆邮”(也经常被叫成“豆油”)的名字改成了“私信”。
感受一下他们的吐槽、调侃、愤怒和歇斯底里:
调侃:
近半年来,和豆瓣用户抗议豆邮改私信最为相似的活动是苹果用户抗议新版Macbook上苹果LOGO不再能发光,两者唯一的区别是,苹果用户是为产品付了钱的。
——From. 古戈
生气地调侃:
豆瓣能不能给产品经理多发点钱,抑制一下他们刷KPI的冲动。#论豆油改私信#
——From. 砖头Ⓥ茅坑
生气地认真说用户体验:
豆邮这么萌的名字,为什么要改到毫无特色的私信?而且很影响体验好吗?比如以前有谁说要传长文档,“我豆邮你”,我就直接开豆瓣了;现在“我私信发给你”,我还要多问一句,“哪个网站的私信?”
——From. 张佳玮
愤怒地调侃:
最近豆瓣活跃度下降明显,怎么办?改版呗,一改用户就活跃的骂起来了。
——From. 小护士毒舌猫
“哼我知道你为什么改名!”
都在吐槽豆邮改私信,似乎大家没有注意到豆邮可以发图片了,前提是要下载豆瓣APP……可以发图片之后就能自由交换裸照黄图了,快去下载吧!(豆瓣为了扶起APP这块烂泥已经不择手段了)
——From. 范进不举
“前车之鉴你怕不怕?”
豆邮改私信的前车之鉴:1985/4/19,可口可乐公司宣布改变配方,推出新口味。虽然事先对191,000人的测试结果是61%的消费者认可新可乐,但在真正推出后,公司受到猛烈投诉,股价暴跌,两个月后仅剩30%的人还认可新可乐。很少人喜欢自己用惯了、且觉得不错的东西突然被改变。
——From. 维舟
“既然你说不影响使用”
豆瓣改名叫郫县
不影响功能使用
郫县音乐人!郫县阅读!
郫县四行情书大赛!
——From. andyh
鉴于郫县,哦,不,豆瓣用户一贯的创作热情,吐槽豆邮改私信的四行情书体也诞生了:
惊见豆邮成私信
十年用户欲自尽
产品经理哪里走
吃我一记翻天印
——From. 朱岳
或者准确的说是七言绝句:
阿尔法城无踪影
小站变作广告亭
原是网络弄潮儿
何苦自缚混天绫
——From. 张沛
不得不说,豆瓣真的是中文互联网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吐槽都生猛有力、自成一派。
不就是改个名字吗?为什么豆瓣用户的反应这么大?而且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
一句话,他们对豆瓣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今年是豆瓣10周年,《新京报》对豆瓣的评论是,“豆瓣在过去的十年里,改变或者说是丰富了一代文艺青年的生活。”
豆邮这个很豆瓣特色的名字,其实很容易让从来没有使用过豆瓣的人迷惑,尤其是看到如江湖切口般的“有问题请豆油”时,会更加从心理上疏远这个旁人口中“高冷”的网站。
不过当然,这不妨碍豆瓣用它的设计理念、网站宗旨牢牢吸引着一群对精神生活有追求的用户。
豆邮也一直坚持了豆瓣的秉性,很少有豆瓣官方主动推送的消息,而特殊的产品设计也让外部的垃圾信息并不容易到达用户的豆邮。所以在豆瓣,如果你不主动跟别的用户互动,很长一段时间,你的豆邮都不会有任何消息(头像好看的女性用户除外)。所以有人形容看到有豆邮的心情是:“点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的”。
有2个段子反映了这种情况:
豆瓣上有人ID是“豆邮(1)”,签名是:别说你们了,我看到自己都想点……
——From. Angela Liu
把豆瓣ID改成了“豆邮(42)”,然后,刚刚竟然兴致勃勃地去点了,我好傻X。
——From. zhangyuim
所以,你能感受到改个名字会让大家有多大的反应了吧?其实别说是改名这种大事了,2013年5月豆瓣就对豆邮有过一次改版,说是改版,其实不过是跟随潮流,把豆邮改成了类似新浪微博私信的“对话”的形式,连这都遭遇了吐槽,理由不外乎“以前的设计就足以满足需求”。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无法体会豆瓣用户对豆瓣深沉的爱,请看这条:
豆瓣用户真的挺可爱的。希望这个事情能像以往一样,大家吐槽、愤怒之后慢慢习惯,继续在豆瓣上风花雪月、爱恨情仇。你们才不会因为改个名字就离开的,对吗?
后记:当然,他们是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的。豆瓣上已经发起了线上活动:还我豆邮!!!2天时间,已经有1800多张照片了。
另外,甚至有人开发了兼容Safari和Chrome的浏览器扩展放到Github上,功能只有一个,把“私信”两个字替换为“豆邮”。
豆瓣,不是我们想黑你,是你真应该长点儿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