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生命物质最早可能是陨石或者彗星带到地球上的,好神奇!
地球上的生命大约“开始”于38亿年前,但它们可能并非“起源”于地球上。正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一种被称为“胚种论”的观点,即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太空中的其他地方,随后被经由陨石或彗星物质散播的方式,在地球早期阶段抵达了我们的星球上。
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探测器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发现了有机物成分,甚至有科学家提出了这颗彗星表面是否可能存在微型生物的疑问。一些研究人员相信,类似这样的彗星可以携带着生命物质自由穿越于不同行星系之间,并最终将生命的“种子”带到了地球上。
维克拉玛辛格教授和他的同事弥尔顿·温莱特博士在一份采自地球高层大气中的样品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些奇特的颗粒,就像这里的这颗被称为“幽灵颗粒”(ghost particle)。他们认为这些证据证明了近距离飞掠的彗星在地球上播撒了生命物质,但这一观点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
这是维克拉玛辛格教授和弥尔顿·温莱特博士采集的另外一项证据,他们认为这可能是某种微型生命聚集体的残骸。
2013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当时科学家们使用高空气球在地球上空大约26公里的平流层高度上采集了大气颗粒样品,其中某些细小颗粒似乎是某种微型有机体残骸。
北京时间8月19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地球上生命是如何诞生的,这是科学家们面对的最大谜团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生命的来源很有可能是在外太空。天体生物学家们正在收集证据证明生命可能起源于银河系中的其他地方,随后在大约38~40亿年前由小行星或彗星将最初的生命物质带到了地球上。这种理论被称为“胚种论”(panspermia)。
科学家们此前已经在彗星上发现了有机物分子以及水冰成分,暗示这类天体有可能触发了地球上生命的出现。然而,另外一部分人的观点更加激进,他们认为地外物质 不仅仅是“触发”了地球上生命的出现,而是认为生命原本就形成于地球之外,随后来到了地球,并在地球适宜的环境下演化发展起来。
当然,胚种论并非什么新鲜的理论,它早在1871年就已经被人提出来了。只不过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这项理论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天文学家们发现我们的宇宙中到处都存在着有机化合物成分。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仍然缺乏决定性的证据能够支持胚种论的观点,这一理论目前也仍然游离于主流科学的边缘地带,但相比以往,这种想法已经不再显得那么荒谬可笑。比如,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家皮特·瓦德(Peter Ward)就表示:“我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火星的观点听上去很不错。”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真的能够找到证据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拥有地外起源,这将对目前的科学与宗教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他说:“这将是一次沉重打击。因为现在很多的宗教极端人士坚持认为宇宙中只有一种生命,那就是地球上的生命。”
在此之前,已经有许多科学家指出,在大约38亿年前,当地球上环境条件变得较为适宜时,生命的突然出现似乎显得有些突兀。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进一步猜想在整个银河系中可能到处都充满着生命现象。
钱德拉·维克拉玛辛格(Chandra Wickramasinghe)是英国白金汉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也是胚种论观点的长期支持者。他相信地球与邻近的其他恒星系统中的行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物质甚至是生命物质的交换。
维克拉玛辛格教授近期参与发表了几篇论文,探讨的对象是在陨石中发现的疑似有机体化石以及在地球高空大气中发现的,据他认为是飞过地球附近的彗星所释放出来的微小的类似藻类的有机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维克拉玛辛格教授表示:“这在过去纯粹是猜想,仅仅是一种理论。但现在,我们有了支持它的证据。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却正在真实发生。”
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维克拉玛辛格教授与同事们阐述了他们对于生命如何抵达地球的一些观点。他们写道:“近期的研究已经在我们银河系内的一小片区域内发现了超过900颗系外行星。基于这些结果,理论上可以推算出仅仅在银河系中,就可能存在着大约1400亿 个宜居的行星系统,其中大部分存在于较为暗弱的红矮星周围。
如果这一估算正确,那就意味着距离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世界可能就存在于几光年之外。这种相对很 近的行星际距离很容易就能经由行星上逃逸出去的尘埃,碎屑,以及陨石或彗星的方式联系起来。超出行星系(如我们太阳系)逃逸速度的物体,理论上认为其运行 轨迹相对邻近恒星将是一条双曲线轨道,因此一般来说直接捕获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然而,由飞过行星附近的彗星等天体释放出来的微小颗粒,如尘埃,细菌以及 病毒体,尽管同样拥有双曲线轨道,但由于质量极小,却很容易由于空间摩擦作用而减低速度并落入行星大气,从而将生命的种子播撒开来。”
简单一句话来说,他们的观点就是:近距离飞过行星体的彗星是有可能将有机物和分子播撒到行星上的。
维克拉玛辛格教授和他的同事弥尔顿·温莱特(Milton Wainwright)博士指出,在2013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期间,一个高空气球在地球上空大约26公里的平流层高度上采集到明显是某种微型有机体残骸的细小颗粒。而最近,他们又在这份样品中发现了一种微小的奇特钛金属球,其直径与人的头发丝相当,并且外部被一层有机黏性物所包裹。另外,维克拉玛辛格教授的研究组还对陨石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含有某些奇特的结构,可能是某种微型生物体的化石。
但除此之外,胚种论在主流科学界也正在得到一些新证据的支持。仅仅在数十年前,科学家们还认为外星生命的想法不切实际。但现在,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相信在地球之外发现生命存在的线索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美国宇航局目前正致力于在火星上搜寻生命迹象,而欧洲空间局则将目光锁定在了月球上。后者正构思一项新计划,在月球表面进行钻探,搜寻可能可以帮助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线索。
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也已经开展相关实验,他们计划将“模拟陨石”射入太空,然后让它再次冲入地球大气层。结果发现DNA以及一些细菌孢子能够经受住陨石在冲入地球大气层期间的剧烈摩擦和高热。
此前对于胚种论的一项主要质疑就在于人们认为生命物质将难以在陨石通过行星大气层期间幸存下来,而这一实验结果则驳斥了这种观点。就在上个月,一些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包括史蒂芬·霍金教授以及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Martin Rees)一同表达了对一项耗资1亿美元的地外生命搜寻计划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