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新已经是许多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企业家们都在讲创新,寻求创新之道。一方面,中国的确出现了一些创新企业。从滴滴出行到大疆无人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新的选择。可是,对于不少传统企业,特别是多元集团控股企业来说,他们的创新成本较高,难度相对较大。这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多为垂直型,集团内划分数个业务单元,创新大多单独围绕现有业务展开,而往往忽略了横向、跨业务的新兴机会。
跨业务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发重要。我们将在原有业务与业务之间产生出新业务的创新战略思想称为“跨界激活”。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业务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如果企业只是局限于惯常的业务范围,他们将很难看到跨业务,或从既有业务向外延伸的机会。
比如,阿里巴巴通过支付宝、腾讯通过微信支付等发现***支付和手机移动的跨界业务机会,进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这样的机会对于局限在固有业务中的传统银行业来说却遥不可及。不把自己局限于既有的环境,而去主动学习和吸收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就是跨界激活的思维模式。从全球顶尖创新企业的做法来看,跨界激活往往是企业创新最有效的方法。
跨界激活往往不是传统战略规划的的结果,而是综合行业环境、时机、判断力产生的。企业必须建立适当的机制、意识和文化。领导者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必须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思维方式, 在组织内建立一种共同的积极探索未知的价值观。创新常常来自于传统行业与新兴科技的结合处,如OLED,正是抓住传统LCD显示屏图像质量不够精细的痛点,结合石墨烯等新型技术应声而成。
如何实现跨界激活?
传统的多元化集团控股企业可在各个子业务单元间建立横向的新事业部或创新孵化部门,直接向管理层汇报。创新孵化部门要时刻关注集团子单元间协同合作可能产生的机会,一旦发现,即调动相关资源,协调落实。
互联网及科技等新型公司则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扁平化组织架构在核心管理层下直设若干项目组,项目组直接向管理层汇报,以减少多层级架构产生的沟通成本。项目组发现创新激活的机会后可在管理层的直接指导下实施工作。
案例分析:特斯拉
特斯拉作为豪华电动车的领军企业,其成立之初专注研发电动车,2017年初由Tesla Motors(特斯拉汽车)更名为Tesla(特斯拉)。从这举动及其公司愿景“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中,我们不难看出特斯拉不满足于现有汽车业务,而致力于成为世界级新能源企业的野心。
特斯拉不仅陆续推出家庭电能储存系统和太阳能屋顶方案等家庭新能源解决方案,其经营也从生产外包转变为内部生产零部件,如Gigafactory生产电池、自主生产无人驾驶相关的软硬件等。此转型过程十分利于特斯拉发现跨界激活机会,其中一个例子便是其玻璃横跨行业的应用。
特斯拉2016年初在加州霍桑成立新玻璃材料研发部门Tesla Glass,这一部门直接向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 汇报。该部门的产品首次亮相于2016年11月特斯拉与Solarcity 关于太阳能瓦片的联合发布会上。这款玻璃为传统汽车玻璃与太阳能板跨界激活的产物,大量运用传统玻璃技术,具有重量轻、硬度强、隔热性好等优势,与电池板、透光膜组合置于屋顶可为房屋提供能源。
同时,Tesla Glass 与电动车业务结合,为2017 年特斯拉新车型Model 3 设计更为耐用、更好控制车内温度的玻璃车顶。此外鉴于Model 3 将不配备仪表盘,外界推测车前挡风板HUD(汽车抬头显示系统)也将由Tesla Glass 提供。由传统玻璃与太阳能、电动车等行业的跨界激活为特斯拉带来了远超其竞争者的研发优势,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案例分析:谷歌
谷歌主营业务仍为搜索及广告业务,80% 的盈利来自于此。然而自2015年8月调整组织架构并设立母公司Alphabet 以来,谷歌一直努力由搜索引擎公司向覆盖多领域的高科技公司转型,并将其业务重点转向人工智能 (AI) 开发。公司首席执行官 Sundar Pichai 于2016 年10 月在发布会上表示, 过去10年谷歌一直致力于建立移动为先的世界, 加强手机对生活的远程控制;接下来的10年则转向建设AI 为先的世界,将计算普遍运用于家庭、公司、汽车等多种场合。
2011年谷歌成立AI 部门,相关研发工作与现有搜索业务并列,均由John Giannandrea 负责,由此可见谷歌对AI 研发的重视。AI 的应用极为广泛, 且可与其他传统业务结合,是谷歌跨界激活新业务的入口。目前谷歌已有超过100个团队使用AI中的机器学习技术,如AI 与可穿戴设备结合产生的Google Glass 及AR/VR 设备,与人机交互(如围棋)交叉产生的AlphaGo,等等。未来谷歌还将实现AI、大数据与智能家居的无缝连接,实现万物互联互通。在传统汽车方面,谷歌计划通过已有的AI 优势开发全方位的无人驾驶方案,目标无人车将实现完全自动化,不需人为干预。在这些例子中, 谷歌将AI 与其他业务融合,开拓多领域机会、扩大业务布局,为公司带来了创新产品及增长点。
结语
在创新方面,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和静态、以” 定位论”为主的战略部署方式已经过时。单纯垂直和所谓的“以能力驱动”的聚焦论已不能使企业激发澎湃的创新思潮和机会。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非线性、多维立体并能够在混沌与有序之间不断作出动态平衡思考的跨界激活战略更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指数型创新。不单是西方的特斯拉和谷歌在跨界创新,在可见的将来我们会见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创新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发展出他们独特的创新哲学,值得全球企业学习。
原标题:跨界激活的创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