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岁生日,媒体、业内聚焦“互联网教父”雷军,想从这本教科书上寻找小米的“破绽”与“补丁”。而大背景是,智能手机行业在飞速增长5年后已出现了天花板。当行业天花板显现时,也许大家才会清醒,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低端手机市场又杀进去几个搅局者。
以“世界工厂”的心态做手机,手机江湖也正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中国人疯狂投入互联网思维,而躲避知识产权的硬仗,这和前十几年国人疯狂加码房地产,而无心为实业升级换代是一样的。”有财经学者指出。
小米的破绽与补丁
4月6日,小米庆祝了5岁生日。两天后的“米粉节”,小米更是把自家这个专属节日玩得跟阿里巴巴“双十一”似的。数据大屏幕显示,当天小米手机销售额超过20亿元,销售手机212万多台。
这个漂亮的数据,让小米可以继续在资本市场上有故事可讲。但关注小米的人却从这串数字中嗅到一丝危机。
“在这个节日,它们(小米)必须铆足了劲往前冲,因为一旦销量呈现下滑,外界唱衰的论调也必然铺天盖地。”TMT观察员王新喜分析。
身为男主角的雷军也许感受最深。6日发表的公开信中,雷军坦承,小米未来面临的五年,注定是最为惨烈的五年。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智能手机在飞速增长5年后已出现天花板。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3.89亿部,同比下降8.2%,市场占有率已达到86%。 百度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5贺岁版》则显示,2012年和2013年,智能机季增速分别为36%和14%,而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季均增长率仅为6%。有相关市场调研报告指出,2014年后,用户的换机周期可能高达18个月。
当行业天花板出现时,下一个米粉节还能刷出漂亮的数据来吗?过去四年,小米是站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风口上快速成长起来的。而现在,市场嗅觉敏感的人已经看到了“杀猪刀”。那就是一旦智能机中低端呈现饱和,“人口红利”消失,小米手机销量必然遭遇瓶颈。那么,性价比之外,小米如何寻找新的亮点黏住客户?
“原来的国际国内同行实力在不断增强,新的对手在不断涌入。”雷军的公开信中暴露了他的焦虑。
“你总能体会到雷军那种因为亢奋、焦虑所带来的强迫感。”一位接近雷军的人士透露,在锤子手机发布会结束后的次日凌晨,他接到雷军电话,雷军反复问他:“你觉得锤子会对行业有什么影响?”
小米一位员工称,公司发展太快了,如果哪一个环节慢下来,他们就会给它贴上标签,称之为“瓶颈”;如果这个“瓶颈”是人为造成的,他们会直接告诉他——你成了公司的瓶颈。
“风口上的猪” 缺的是积累
米聊“休克”,小米产品圈不断扩大,盒子、路由器、智能电视、相机、插排、体重秤。小米还计划用投资的方式入股100家硬件公司,向其开放品牌和流量,以覆盖多数智能硬件领域,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家无人机生产商。
这条快速的扩张之路弥漫着浓浓的中国味——靠足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流量来建筑壁垒,而非输出技术和专利。小米将互联网的打法沿袭到手机的营销,是一种缺乏技术积累但更为轻便灵活的打法,这一套拿到国外未必行得通。
日前,小米在海外市场印度遭遇的麻烦,就来自于与 爱立信 的专利纠纷。这是小米的短板。财经杂志在《解密小米》一文中一针见血地写到,小米的优势在于抓住了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劣势在于扩张过于迅猛,没有用心耕耘核心竞争力。
这个死穴并非小米独有。以联想为例,2011年, 谷歌 买下摩托罗拉花了125亿美元,2015年,联想买过来只花了区区29亿美元。联想做了一笔超级划算的买卖吗?摩托罗拉CEO Dennis Woodside的博客道出此中奥秘。原来,联想买的只是摩托罗拉的硬件业务,谷歌压根没卖移动技术专利群。而智能手机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业内人士分析称,联想对建立移动技术专利群的忽视,将会成为致命弱点。
雷军曾这样描述他的设想:百度、腾讯、阿里如何赚钱,小米就如何赚钱。中国公司善于做平台,他们习惯于通过市场占有率和流量来扩张,而不是技术和专利,他们总是在自来水管中切一段,有水流过就有收入。
在财经学者吴迪看来,小米的成功靠的不是知识产权,而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虽然有“互联网”的介入,但并不等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由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来衡量的。互联网思维可以通过整合供应链、整合销售渠道、最大化用户体验等等制造一只只“风口上的猪”,但没有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来做后盾,最终一切都将是一场泡影。
中国玩法 在欧美行不通
“手机现在人人都做,像锤子,做情怀也能赚钱,但要把手机做好门槛就很高了;能长期在手机行业生存下来,也不容易。”一位在中兴通讯工作多年的员工感叹道,如今的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够大,门槛也够低,个性化需求也很多,只要拉来500万投资,找供应链一组装,产品只要过了盈亏线,就能活下来。
中兴通讯是国内最早做手机的厂商之一。1999年,列入当时信息产业部扶植的十家中国手机厂商,包括波导、熊猫、厦华、中兴通讯等,10多年过去,如今只有中兴通讯还在做手机。在中兴通讯这位员工看来,中兴通讯能够存活下来,就在于它一直是老老实实做专利、做技术、做标准国际化,这样才能走出去,才能国际化。
“中国手机厂商的玩法,只能在中国玩,或者是在那些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兴市场国家玩;在欧美,这一套玩不起来,不符合欧美的游戏规则。人家一旦提起密集的专利诉讼,就把你拖垮了。”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那些嚷嚷着要发力欧美市场的中国手机厂商,如果没有有效的专利防火墙,“那就是裸游,是往火坑里跳的节奏。”
拿经典的iPhone 4来说,2013年,大量模仿这款产品的手机出现在市面上,一些厂商甚至连 苹果 的外包装盒也直接抄袭。当年3月12日,美国专利局一天通过了苹果提交的10项专利申请,包括苹果4的外形设计专利,比如不锈钢边框,玻璃面板甚至是包装盒。
这一点,在TMT观察员眼里,是小米这样的国内手机厂商冲出国门的死穴——缺乏庞大的移动技术专利群做护城河。
国内手机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截至2013年12月,华为在欧洲获得了7200件专利。目前中兴通讯、华为共拥有全球约1/4的4G基本专利,其中包括了终端方面的专利。现在,包括苹果、 高通 也在向华为缴纳专利费。
财经学者吴迪认为,现在很多国内手机厂商不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是因为“知识产权是一场硬仗持久仗,很辛苦,很低调,很不酷,而甘当‘世界工厂’胜在驾轻就熟,互联网思维很炫很酷。中国人疯狂投入互联网思维,而躲避知识产权的硬仗,这和前十几年国人疯狂加码房地产,而无心为实业升级换代是一样的。”
乐视手机 “先打雷,雨慢慢下”
距离4月14日还有不到一周,围绕乐视新品发布会的猜测沸沸扬扬,北京硅谷两地同期发布,一年未露面的乐视CEO贾跃亭也要现身发布会。
贾跃亭直接将乐视手机的竞争对手定为苹果。他表示,手机将会由智能时代进入生态时代,“手机是乐视下一阶段的业务亮点,将会丰富乐视在智能终端产品上的战略布局。”乐视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今年1月,联想集团副总裁及MIDH(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总经理冯幸辞职加盟乐视。
“乐视做手机,我觉得是战略准备,贾跃亭也知道做手机是个很难的事情。先打个雷,雨还要慢慢地下,乐视上半年手机产能预估不会超过100万,所以对乐视手机还要保持观察。”电子行业分析师潘九堂说。
对于乐视这一系列动作还有一种传闻:“乐视的现金流比较吃紧,拿了很多股票去抵押借款来支持公司的发展,所以需要通过终端、汽车炒作来提高估值。”
发展得越快死得越快
热闹的“米粉节”背后,粉丝手机是一个伪命题。拼配置、拼价格、拼销量,最后拼的实际上是产能优势,谁能通过规模效应把成本降下来,谁就能胜出。
然而这应该是手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吗?这几年,中国厂商虽然市场份额不错,但是利润可怜。鉴于品牌智能手机整体均价已经跌破1000元,最低已到300元的背景,靠低价取胜的山寨厂的生存空间也几乎被挤压殆尽。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这正应了加里·哈默在《管理的未来》一书中论证的,“当今企业的战略生命周期在缩短,一个行业的迅速发展比以往更容易。但是,一个行业发展得越快,它的商业模式就会越早达到极限。”
当3000元的手机与1000元的手机挡住LOGO用不出差别的时候,谁还会去买3000元的手机?
雷军去年曾在内部表示,小米手机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15%,但增长到25%以后会遭遇瓶颈——硬件领域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此,它永远不可能像互联网产品一样垄断,即使苹果也无法满足所有人。
所以,当iPhone 6发布后,用户积压多年的大屏需求得到全面满足,这就给iPhone 7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产品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发展瓶颈也就到来了。
在华为荣耀业务部总裁刘江峰看来,任何制造商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华为也是如此。刘江峰承认,华为也会有这一天,因此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大量技术布局。他们希望未来能通过技术为产品注入更多活力,避免让下滑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