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面对暴怒的同事你知道该如何保持冷静吗?

南希是一个科技企业的高管,某个星期天下午,她接到了一个同事的电话,那个同事听起来非常愤怒。同事在电话里对她大吼大叫,甚至咒骂她:“你实在是太蠢了!看看你做的蠢事!笨蛋***”,因为他不赞成南希所作的一个决策。他一直不停地骂南希,根本不给她说话的空隙,就是那种让我们觉得最为瞠目震惊的攻击。

但是,南希在面对同事的愤怒时保持着冷静。她微笑着告诉我:“我开始计算他说脏话的次数,比如说每一次当他说‘笨蛋’时做一个记录,他一共说了27次‘笨蛋’。”计数能够让她和同事的言语攻击保持情绪隔离(不致于被带入愤怒的情绪中),这有助于保持冷静。

同事被她的沉着打败了,她回忆说:“当他最后停止说话的时候,我只是礼貌地告诉他为什么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觉得,他真的希望能打击到我,不过我却完好无损。”

显然,南希在“后退一步”这门艺术上拥有黑带的段位——这种反应能够让我们在争吵的热烈关头保持理性,并最终获得优势。这是在职场上很有用的技能,就算脾气爆发的时候也能给冷静的头脑加上一层保险。要做到情绪隔离并不是那么容易,不过你自己可以学习学习这项技能。

首先,明白这一点很有帮助,即我们大脑会对有威胁的事物产生本能反应。当我们遇到某种威胁时——不管是一头愤怒的灰熊还是一篇不公正的评论——我们的大脑会立即进入防御状态,作出战斗、逃离或者凝固的反应。这对于躲避蛮横的攻击是有用的。不过,膝跳式反应在职场中用处不大,因为它们看起来很像不成熟的攻击或者生闷气。

研究发现,即便是在我们只有轻度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前额皮层也很少活动——这是人脑进行更复杂认知过程的位置,比如有意识的推理和自我控制。难怪在同事蔑视我们的辛勤工作,或者顾客不屑一顾,难以满足时,它无法很好地为我们效力。这就好像是当我们受到他们语言挑衅的时候,部分智商却突然掉线了一样。

但是研究表明,如果我们采取了“情绪隔离”的方法,即使坏事正在发生,我们也能抑制我们面对威胁的反应,让自己想得更清楚、更好地控制自己。

这就是南希所做的事情,她决定记录同事的词汇。她有效地和她自己调换了位置,选择不当同事谩骂的对象,相反假设她是被逗乐的观众(尽管有点惊悚)。

我们不需要采纳这个具体的技巧来获取情绪隔离的效果。我们只需要问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会说什么或者想什么。

这种方法已经被密歇根大学情绪与自控实验室主任Ethan Kross测试过了。在一次实验中,他和他的同事们给一个由89名志愿者组成的小组进行了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参与者们要准备一次演讲,演讲主题是为什么他们对于理想的工作来说是完美的,演讲对象是冷漠的评审团。特里尔测试本来是用于激发压力,事实证明,它对于刺激出最自信人群的焦虑出奇有效。

当志愿者们准备好演讲之后,在上台之前他们有几分钟时间来思考一下他们的焦虑。一个组被要求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有这种感觉?”第二个组则受到指导,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的角度来评论自己,“为什么某某有这种感觉?”

当参与者最终在公平评价的评审团面前演讲后,第二组,“情绪隔离”小组得到了更高的评分等级。而且,他们也感觉更好。研究者发现,不管在演讲之前还是演讲之后,他们的语言中负面词汇的更少。

因此,当面对工作压力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假装自己是其他人。如果你要采纳“情绪隔离”的方法,下面有一些已经验证过的技巧可以参考:

·与自己对话。不要对自己说:“我很担心今天下午的会议”,试试“你对今天下午的会议感到很紧张”。

·向前看。问问自己:“一个月或一年后我会怎么想这件事?”这个简单的问题经常会帮助你把问题放到远处来看。

·假设你是一个公正的旁观者。想想其他人从中立的角度描述这个情况会怎么说,比如一个陌生人在这件事里犯了错误。

·召唤出“最棒的自己”。想想那个最慈悲最聪明的自己,问问自己当遇到手头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个最棒的自己会说什么。这种扭转的方法让你挖掘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解决压力问题。

·给一位朋友建议。通过询问自己来保持达到情绪隔离:“如果我要针对这件事情给我的朋友一点建议,我会说什么?”

以上不是一个详尽的清单,不过我已经看到所有的这些技巧起作用了。你可以自己尝试,直到找到自己最喜爱的情绪隔离技巧——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能够轻松的记住它。

Doug是一家零售企业的CEO,他说他发现最有用的就是想想自己是这件事情的旁观者,问自己如果他们是CEO,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如何建议他们。

Chloë是一家时尚企业的运营总监,她说她会问自己:“‘最棒的自己’在一周后回顾现在会说什么?”这个问题至少结合了清单上的2个情绪隔离技巧——调整时间构架和想象那个最聪明的自己。

这些情绪隔离技巧甚至能在眼前威胁过去之后对我们有所裨益。研究发现,如果他们像旁观者一样描述就近发生过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他们会感到更平静。学习如何运用情绪隔离方法也同样具有长期的好处,它使人们下次面对一些有压力的事情时更加冷静。这就能解释为何南希是我遇到的最快乐最平和的人——尽管她还有个易怒的同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暴怒  暴怒词条  冷静  冷静词条  同事  同事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保持  保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