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日本株式会社KAYAC 总裁柳泽大辅的有趣著作,重点阐述了创意产生的关键:在求质之前必须先求量。即与其想出1个高明的策划来,不如先想出100个不高明的策划来! 同时详细阐述了结果逆推法、曼陀罗思考法、创意公式法等激发灵感的思维方法,并配合实例介绍了头脑风暴的三大准则。
提不出创意而苦恼不已的人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总想着要提出“精彩创意”。
而那些提得出“精彩创意”的人,其实也在成倍地提出 “糟糕创意”。
因此,大量提出“糟糕创意”,才是我们培养创意思维的起点。
文件格式:MMAP 制作软件:MindManage
点击下面的图片,查看全书内容:
网盘下载:数据银行 微盘
本书方法论
注:以下“全部资料”并非书中所给,而是我根据书的内容找到的网上相关资料,基本和书的内容相符。
一、“结果逆推法”
在提出具体创意之前,先对其结果进行想象,并据此展开逆向推算,以明确怎样的创意才能达到上述效果。
进而,还可以将结果“视觉化”。如北野武就擅长这种具象化的手法:北野先生总会预先拍下许多张自己中意的照片;这些照片的更换排列,就形成了电影中的一个个故事。
二、曼陀罗表格
3×3的一种思考表格
全部资料:
http://bm11.kayac.com/2009/project/lonely-idea/
http://www.managershare.com/wiki/曼陀罗思考法
http://wenku.baidu.com/view/cb6be034a32d7375a417804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a420d0100f2ql.html
三、学会运用“创意公式”
——即TRIZ理论,包含40种“智慧卡片”。
全部资料:
http://triz.sblo.jp/archives/20070814-1.html
http://vdisk.weibo.com/s/1Qjfg
包括:
一分为二
一物多用
相互剥离
深入探寻
局部改变
重建平衡
反向思考
始而不燥
打破平衡
三思而行
合二为一
祸中求福
如何才能“多线程”工作?——《创意不是想出来的》
如何才能“多线程”工作?无法享受工作的原因之一,便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总是太忙了”。
现如今,电脑和互联网都已经得到了普及,并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在这个效率高于一切的时代,每个人所必须完成的工作量,也与10年前相比有了大幅增加。
不过,如果你能对任何工作都抱有兴趣的话,工作本身其实也就成为了一件乐事。因此,长时间地埋头苦干恐怕也不会令人觉得有多辛苦。
但即便如此,凡事却也都有着一定的限度。
一旦累坏了身体,便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虽然工作熟练了,但生产力得不到提升,且自身并未得到任何成长。由此一来,也便无法承担那些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工作了。
因此,为了高效率地展开工作,我向大家隆重介绍自己亲身实践的“多线程工作法”。当然,这一方法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秘诀,能够告诉你如何才能同时投入到数项工作中去。
所以如果你的面前摆满了“超量”的工作,而你又非常地忙碌,实在是有心无力的话,那么就请来试一试我的这个“多线程工作法”吧。
事实上,可能有些人适合埋头于某一项工作之中,而一旦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他便无法灵活地进行头脑的切换了。
以学校的考试为例,这类人如果被第一道题绊住的话,便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直到交卷时,他们恐怕也无法赶完最后一道题。
其实,商务领域亦是如此。在这里,很少有工作是按照原有顺序逐次展开的,同时进行数项工作才是常态。那些因中途受阻而被人抛之脑后的工作项目,也经常会突然间“再次启动”,杀你个人仰马翻、措手不及。
但与考试不同的是,工作并不是由每个人独立完成的。这样一来,大家的相关进度又各不相同,多线程工作也便随之出现了。因此,我们最好还是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事物。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线程工作法”,使自己能够从容不迫、轻松应对“超量”的工作吧。
其实,一旦学会了这种方法,多线程的工作也同样并非难事。
仍以学校的考试为例。人们普遍认为,高效率的考试方法是先将卷子总览一遍,看看老师都出了哪些题型。这样对总体题量多少有所认识和了解,也能够帮助考生控制做题的速度。如果遇到了不会做的题,是该直接跳过去做后面的题,还是再多琢磨一会儿,考生心里也便有了数。因此,知道这种方法和不知道这种方法,其考试效果也会迥然不同。
在工作上,我也经常会同时着手进行若干个项目,而我所使用的同样是这一方法,即“考试时先总览试卷”。
为此,也请各位抱有这样一种意识:“工作时要不断提醒自己,告诉自己时间还剩多少。”
无论是在开会还是在头脑风暴时,我都会首先宣布本次会议所需要的时长,如“必须在1小时内结束”等。此外,我还会在一开始便重新确认会议的目的或头脑风暴的题目,而后再正式开始。
这样做与考试时预先总览试卷所起到的作用相同。由此,我们便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取得相应的成果。在会议开始时分发议事日程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事实上,即便是制作日程的人,亦或是拿到日程的人,都仍旧可能会有许多弄不清楚的地方。而那些不准备议事日程就直接进行的拖沓冗长的会议,则无疑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不仅如此,我在宣布会议时间的时候,并未使用“本次会议1小时”之类的说法,而是选择了“1小时内结束”的表达方式,而这也同样自有用意——毕竟,会议也可能开不到1个小时。
有时候会议刚开始了不到10分钟,大家就已经提出了相当好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预定的会议时间还有剩余,但我们仍旧会选择立即散会。
当然,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学会判断这个10分钟内提出来的方案是否非常出色。如果我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那么再恪守开会1小时的标准便没有任何意义了。
对此,囊括世界广告大奖的网络制作公司Bascule创意总监朴正义先生也曾经说过:
“虽然我收到了许多的工作邀请,但在最初商讨的1小时内能否碰撞出精彩的创意,是我用来判断自己是否接下这份工作的衡量基准。”
在这一点上,我也同样如此。倘若在硬性规定的时间内想出了好的点子,这份工作也就注定是我的了;如若不然,我便会觉得这份工作与我无缘,便也不再强求。
不仅如此,畅销书《锻炼“地头力”——打造你的黄金思考力》的作者细谷宫在其续作《现在立即开始地头力》中也曾经写道。时间与金钱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不仅都有着一定的限度,也都是达成其他目的所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此外,它们也都会随着使用方法的不同,而最终衍生出不同的结果。(“地头力”是个在日本商界很流行的词汇。它是指不靠记忆或经验得来的知识,是一种现场瞬间反应的能力,一种从零开始的思维突破能力,一种对现地、现场、现物、现时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译者注)
……当然,时间与金钱也有着不同之处,时间被平等地赐予了世间众人,但金钱却伴随着家世、运势和自身的努力而有所增减。
……事实上,与人们对金钱的认识相比,每个人在对时间的认识上则具有着更为巨大的不同。在我看来,有很多人对时间的浪费程度,就好比拿出一捆100万日元的纸币日元的最大面值为1万,100万日元相当于76000人民币。——译者注来付出租车的起步费,还告诉司机不用找零了一样。
那么,你又是否珍惜时间呢?
摘自《创意不是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