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拖延症患者的福音:午休、停工、再拖一会儿又何妨

Managershare:没错,拖延有理!

都知道要顺应生物钟,可我们到底该如何利用它来提高效率呢?

不管你是积极自律,还是拖拖拉拉,你都不可能在一天24小时之内整个工作时间段里发条紧绷地工作。在我们体内有一个运行良好的时钟,它会像调节昼夜生物规律一样控制人体一天中的身体能量、专注能力和创造力。

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克里斯托弗·巴恩斯(Christopher Barnes)近期发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工作效率在一天之中出现波动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

巴恩斯是在研究空军疲劳驾驶状态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规律的,人体经历的第一个高效时间段出现在午餐之前,而第二个高峰则出现在下午6点钟左右。他认为当身体脱离状态、没有饱满的精力应对复杂问题时,就会倾向于拖延。相反,克服拖延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根据人体规律安排工作。

首先是在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段里处理复杂的问题。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西恩·贝洛克(Sian Beilock)指出:午餐之前是工作情绪最饱满的时候,若能养成习惯在这一段时间内处理棘手的工作,办公状态和结果都会有明显改善。“但很可惜,很多管理者的上午只是用来阅读和回复邮件,而当他们吃过午饭准备全神贯注于工作时,身体却困乏了。”贝洛克说。

精神倦怠的时候呢?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是一个专门研究睡眠的NGO,它给出的建议简单粗暴:去睡觉。

该组织认为午后1点到3点工作效率差,却恰恰是午休效果最好的时间段。即使你坚持不睡觉,也不会在这段时间里干出什么名堂,倒不如干脆去午休,因为人体也需要暂时“停机”,让大脑和思维放松一下,这有助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提高效率。

如果你做不到一心二用,那么就专心投入到一个项目上吧,严格划清工作范围,这种工作方法适合于大多数人。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CS)系教授卡尔·纽坡特(Cal Newport)在他最新出版的《Deep Work》一书中提出,当一个全神贯注的人把关注点切换到另一件事的时候,他的思维还有很大一部分会停留在原来的事情上,正常的思维会被干扰。

书中描写了一项针对注意力的实验,先让一组志愿者参加字谜游戏,然后中断游戏,让他们模拟雇佣方来筛选简历;第二组志愿者在完全做完字谜游戏之后再投入到筛选简历的事情上。

在第二个环节过程中,也就是筛选简历的时候,志愿者会被快速提问字谜游戏中涉及的词汇。结果发现,在第一组志愿者没有做完字谜游戏的情况下,即使他们已经进入第二轮环节,仍然会对上一个任务有强烈的感知,他们回答的正确词汇比第二组多,但他们筛选简历所需的时间比第二组更长。

纽坡特还认为下班后人们应该彻底关闭邮箱、放下手机。他在书中收集了大量实验证明工作与生活不区分会对个人效率造成伤害。

纽坡特曾对50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进行观察,发现他们都是用大段时间复习一门功课,期间不会参加别的学科问题的讨论。同样,沃顿商学院一个实验小组发现,当一个人办公时,社交工具对话框保持来信弹出模式,这个人一上午能回复的邮件数量就比其他人都低,因为他随时都会被新的问题干扰了自己的节奏。

“当然有时因为工作需要,你不得不占用下班时间,那就留在办公桌边把问题处理完吧。”纽坡特说,注意力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一项工作在办公室可能半个小时之内就能解决,但当你吃了晚饭守在电视机旁,可能需要用两个小时慢吞吞地处理掉。

如果你真的是一名拖延症患者,也不必过于忧虑,《管理圣经》(The Management Bible)的作者彼得·伊克诺米(Peter Economy)认为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当你拖延到最后一刻,办事效率就会被动爆发。

不仅如此,拖延症用得好也能助你一臂之力,你要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在患拖延症时都做了些什么,这其中很可能暗藏玄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停工  停工词条  午休  午休词条  何妨  何妨词条  拖延  拖延词条  福音  福音词条  
修养管理个性

 刘墉:筷子拿得远的人

三小姨子夫妇到家里做客,吃饭的时候,母亲盯着她的手说:“筷子拿这么远,怪不得要嫁到那么远去。”我那荷兰人的连襟,也跟着一笑,用流利的中文打趣:“我的筷子也拿这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