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当幸福来敲门

文/左夜

这部电影最早是去年年底时看的,当时连续一两个月每天都在看,这可能是我看的所有电影里看的遍数最多的一部了。好吧,我还是直说了,其实我是拿它来练英语的。

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这部电影对我的启示还是蛮大的,比如对兴趣的理解。兴趣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兴趣能够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因为我们会出现“放不下”的现象,本来准备花5分钟,结果花了15分钟。兴趣也能够让我们的学习效果更好,因为我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会更加投入。正是因为这种显而易见,所以我们很少去关心兴趣的意义、兴趣的养成等等。

记得大学毕业时,有位老师问我在大学里最该做的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培养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接着他又问:那你的兴趣是什么?我说:汽车。他问:大学四年里你为这个兴趣做了些什么那?我说:没有。

当时对这段对话没有太多的感触,如果不是在某个时段看了这部电影,这段对话可能永远的成为了过去。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我对所谓的兴趣是一种幻想、一种期待,而对这个兴趣本身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是陌生的。

所幸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关于汽车电子的,也算是进入到了这个领域,而且因为心里总是把汽车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一,所以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这说明兴趣可以理解为一种态度,只要自己认定了他是兴趣,它的力量就会被激发。

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认定了某一事物不是我们的兴趣,它的反作用同样生效,而且这种反作用力同样巨大。这种反作用力阻碍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哪怕是我们都没有经历、没有尝试的事物。

再来看一看影片的主人公是怎么从一个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主人公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对它是完全陌生的,认为它需要一个高学历,自己肯定干不了,更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偶然的机会一个证券经纪人告诉他只要懂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后,他主动找到证券经理,并凭借自己的执着得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但是实习生有20人最后只有一人被录取,而且必须无薪工作六个月,这对主人公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

皇天不负有心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主人公最终得到了这份工作。详细的过程可以看一下电影,这里就不多说了。尤其是主人公得知自己被正式录取后,在马路上的那个情景:激动、幸福。我想很多人经历过那种感觉,即使没有,也不会妨碍我们理解那种感觉。

也许有人会说主人公的成功不是因为兴趣,而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拼命的工作,可是我想说:Who care?你是在意兴趣本身还是这其中的乐趣那?我们培养自己的兴趣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享受其中的乐趣吗?因为感兴趣,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和主人公的情形有什么分别那?更何况我们怎么知道主人公对此没有兴趣那?这说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有的时候只需要一点点动力,还有一颗认定了他就是我的兴趣的心。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我最喜欢的):经历了之后那份满足、充实、激动、幸福(如果不是词穷了,我真想就这么写下去),那种感觉真的会想哭,而且那时候想到的人肯定是你最爱的人,主人公想到了他的儿子。

兴趣之所以能给我们力量,正是因为这其中的这份感觉,这可以理解为一个大的循环,因为兴趣,所以投入,因为投入,所以有了感觉,因为有了感觉,所以更加的感兴趣,如此反复。

试想哪个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失败,总是得不到认可,总是找不到感觉,你对它的兴趣还会越来越深吗?即使你能做到越挫越勇,那也脱离了兴趣本身,而是一种执着或者愚了。兴趣就是一种享受,只有乐在其中,才能称之为兴趣。

所以说,兴趣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何不多一点喜欢,少一些不喜欢那?兴趣也是一种感觉,感觉来了兴趣也就到了。如果你因为兴趣从事着某件事,那么请尽情的享受吧;相反,如果你因为从事着不感兴趣的某件事而烦恼,那么请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不喜欢,没有道理不是吗?告诉自己兴趣无处不在,不喜欢是因为我们把那份感觉给屏蔽了。

最后送上影片精彩对白:

Chris Gardner:You got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克里斯·加德纳:如果你有梦想,就要捍卫它。

Chris Gardner: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by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 not do it.

克里斯·加德纳:当人们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说你也同样不能。

Chris Gardner: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克里斯·加德纳:有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

Martin Frohm: What would you say if a man walked in here with no shirt, and I hired him? What would you say?

马丁:如果有个人连衬衫都没穿就跑来参加面试而我却录用了他,你会怎么想?

Chris Gardner: He must have had on some really nice pants.

克里斯·加德纳:那他穿的裤子一定十分考究。

I’m the type of person,if you ask me a question, and I don’t know the answer,I’m gonna tell you that I don’t know.But I bet you what: I know how to find the answer, and I’ll find the answer.

我是这样的人,如果你问我一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的话,我会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证:我知道怎样找到答案,而且我一定会找出答案的。

稿件原文:http://www.zuoyeblog.com/archives/318

左岸记:分享知乎上谌斌对“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或天份在哪?”的解答——

长时间做一件事,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擅长。

———————-

【以下都是个人扯谈】

(从问题来看,只是想知道对吧,那我就大着胆子啰嗦,大着胆子发散这话题了。)

所谓温水煮青蛙。对很多人来说,很难意识到,也很难承认自己一直以来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内做事。

又因为从前不努力,读书时不认真,可能高考时就“被选择”了,而后一路的“被选择”,不知不觉已是泯然众人。

互联网时代,花花草草各种诱惑难以抗拒,再无心力用1万个小时去专注地做某件有兴趣的事,如身陷泥潭一般。

以上可能是我和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的感觉吧。

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个问题。并准备马上着手自我分析一下。

言归正传,我觉得,兴趣、擅长、天份,完全就是三回事。

看过《异类》之后,我觉得1万个小时这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不一定非得1万小时啦),这对应的是擅长。而擅长的事,不一定是有兴趣,有天份的事。下面就进入自我吐槽时间:

我对篮球一直有兴趣,我粗略算了一下,花在上边的时间,肯定有1000小时以上了。但看看我这身高,看看我这视力,看看我这肌肉,看看我这脑袋瓜子,既无天份也谈不上擅长。虽然我运球运得飘逸如风,过人如跳跃的灵魂,抓篮板的意识和技巧完全师承罗德曼,传球如基德一般无私,勾手如假巴尔一样自如,皱眉如乔丹一般有气质,防守如佩顿一般粘人,断球如艾佛森一般快如闪电,三分如米勒一般神准,但,只要面对1.8的体育生,我立马就歇菜了。

我擅长在网上跟人扯谈,但这个也不是天份,因为扯得多。这个肯定有1万小时了。

下面说说我曾经认为有天份的亮点:

好些年前,我感觉我在文学方面可能有点天份,人有了这种盲目的自信,就愿意不断的写,写诗啊随笔啊小说啊,觉得自己真特么有天份啊。大三的时候,拉了一个吃喝嫖赌的同学一起写,没想到那家伙才真是有天份,发现他有天份的同时也就发现了我没天份。后来有一天,那些写过的东西因为换电脑导致消失,我如释重负。

于是我转头去研究哲学。我觉得我真特么有天份啊。我25岁那年,跟一个32岁的作家聊天,因为他喜欢尼采,我于是大言不惭地告诉他,尼采是个懦夫,我能逐条反驳尼采。(现在想来,非常惭愧,当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引得他悖然大怒,简直要跟我打起来。

我那时觉得我完全理解了民主是什么,完全理解了哲学是什么,兴致勃勃的一通宵写1万字,得意洋洋地告诉女朋友,我感觉我是个哲学方面的人才,我现在应该肿摸才能把自己弄进中国的科学院去?我心急如焚,写这么好的东西,尼玛得赶紧地让那堆国内哲学家们看到啊,这么好的苗子得好好培养啊。后来看得越多,越发现自己啥也不懂,完全没入门。

后来工作了,我开始看市场营销方面的书。我觉得我真特么有天份了。我看了一个月书,就能跟CEO就市场营销中诸多概念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我的质疑,并且很多问题他都没法回答。

一个月时间里,我不但深刻的写出了恋爱中的市场营销一篇好文,还写出了上万字的市场营销讲义,供讲师作讲稿,讲一堂面向大学生的市场营销课。(那会在做面向大学生的职场培训)。但后来我发现,真让我去做市场营销,我又是一坨菜。(两次在创业公司创业,都集体阵亡了),显然我在市场营销方面,就是纸上谈兵。

后来终于正经的做产品设计了。我觉得我真特么有天份。各种想法那真是呼呼地往外冒,完全hold不住啊,于是不得不经常把各种绝妙想法写在小本本上。我还喜欢经常把想法给上司发邮件,又或者是跑到他办公室跟他当面说。他一般都会回答我4个字:“我听不懂”(这个一会再说)。有时他会笑笑说:“谌斌啊,我觉得你真是个做创意的好料。”我便笑得乐开了花。

但后来听到他另一翻话(不是针对我),他说,在广告公司啊,很多东西就是飞机稿,创意很棒,但就是不能执行,只能拿来折飞机。于是我明白他啥意思了。后来成熟了,对产品也有更多理解了,并且我还学过点市场营销不是?产品有很多制约是不是?中国的国情有很多不一样是不是?我不是一个产品天才,是不是?我甚至只是中等,没准还是下等是不是?(这话千万不能让老大看到)。

结论是我在产品方面,也没天份。并且产品,一定是结合需求的,我懂的需求够多么?我有足够多的去接触客户么?说到这惭愧了,打住了。

后来我上了知乎,我觉得我真特么有情感问答方面的天份。我觉得我真特么有网上搭讪方面的天份。我真特么有脸皮厚方面的天份。

这几个倒有点意思,但,有哪个公司哪个职位是需要这种人才的?

说了半天,这天份特么是不是天份且不论,它们好像没啥用啊!

罗嗦了罗嗦了。但希望我的自我分析,能稍许供大家参考一下下(叠词最美了)。

——————–

补:

上边提到的忘记圆回来了。我的上司总是回我一句“我听不懂”,因为我讲话完全跳跃式的,没有逻辑,他有时是真的没听懂,有时是看出我没逻辑故意这么回我,但这事我居然两年后才意识到。这个毛病我后来一直努力在改,现在好了很多,但我经常还是没有逻辑的。

另外,也是顺便跟那些思维跳跃的同学说一声,逻辑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多看书,有助于在脑子里形成多种思维体系,面对问题时,不至于乱了阵脚,比如我有个老板,经常性地用6W来思考问题。一个武器,只要你反复地用,你就能得心应手。

——————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真棒: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当幸福来敲门  敲门  敲门词条  幸福  幸福词条  当幸福来敲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