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像福尔摩斯一样,重返MH370新闻现场

Managershare:信息原理就是这样,所谓事实与真相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一种逼近于真实的事实与真相……

世界上有很多不解之谜,比如埃及金字塔、泰坦尼克号沉没、肯尼迪之死等,也有很多神秘现象,比如UFO、百慕大、爱情中的男女等。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谜”最终会得出某种结论,而“神秘”的东西则很难有答案。

最鲜明的一个对比例子是本·拉登和萨达姆·侯赛因。本·拉登的下落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谜,无人能发现他的踪迹,那么强大的美国也不掌握足够的信息;而萨达姆倒台后的伊拉克将发生什么?变好变坏?神秘难测,曾经是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各国领导人、五角大楼、政治学家、新闻记者、智库各持己见,连巴格达和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有自己的见解。

信息分析是一种专业、一门科学,在这个纷繁复杂、变化剧烈的世界扮演放大镜、指南针和净化器的重要角色。对于一桩事件、一个意外、一宗灾难,所有人都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做出不同的解读和判断。但孰是孰非,哪些是准确和靠谱的,怎样保证专业性和公共价值,就要考验功力了。

“个体言论、国际社会的滚滚洪流和略微疯狂的天才对一个组织所搜集信息之集大成者”——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畅销书《小狗看世界》中研究了这类复杂的信息问题。他剖析两个典型案例:信息过多带来的风险,比如安然案(因为涉及太复杂的金融操作);情报整合改革面临的悖论,比如9·11案(那么牛逼的美国情报系统为什么没能阻止恐怖袭击?),发现一个基本事实:“要想探究神秘事物的真相,需要专业性和洞察力,揭露水门事件的两个记者不可能让安然神话大白于天下……‘神秘’要求进行判断,并对不确定性评估,难办之处不是我们掌握的信息太少,而是太多了。”

作为现代航空史上最令人困惑的案例之一,马航MH370客机自2014年3月8日失联一年多,目前仍然下落不明,音讯全无,连最关键的记录和储存所有飞行数据的飞行记录器(俗称“黑匣子”)都找不到,既是前所未有的诡异谜团,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成了一种解释不了的神秘现象。

失联后第17天,2014年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MH370航班“终结于”(End)南印度洋,未找到这架波音777型飞机残骸,机上239位乘客和机组人员可能已全部遇难。这是“人类航空史上未解的最大谜团之一”,纳吉布说。之后第327天,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正式宣布MH370失事,并推定飞机上239人遇难。

悲痛、期待、惶恐、失望、沮丧、愤怒、崩溃、无力、重燃希望……这场震惊全世界的“空难”,模糊了“谜”和“神秘”之间的界限,挑战了航空界、IT业、制造业、海洋学、政府、军方、媒体、公众等各个领域的专业能力。全球社会在茫茫天际和浩瀚海洋投入了无数努力,无功而返,没找到MH370的任何蛛丝马迹。调查人员称可能要花数年才能解答,也可能永远都是谜……但是,不到最后,关于他们命运的任何推断都不能轻易排除。

在技术至上的时代,这样“非常罕见”、几率不到亿分之一的灾难使一切显得脆弱不堪。虽然2014年爆发了很多痛苦意外,但据统计,2014年是航空业历史上最安全的年份之一,该年全球航空公司航班架次达到2700万,运送乘客33亿人次,重大航空事故21起,相当于平均每130万次航班一次。

即使希望渺茫,悲剧无解,“在大海里找一架飞机,就像在干草堆里找一根针”,也不放弃追寻MH370,哪怕只是还原部分事实真相,成了一种动人的努力。对整个航空业来说,能否找到客机的失事原因,吸取惨痛教训,是避免和预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的惯例保证,也是关乎未来公众信任感的重要基石。对所有活着的人来说,如何辨认并理解灾难的关键信息,还专业工作以尊严,有所突破“谜”和“神秘”,也是敬畏生命的核心体现。

在关于MH370的新闻大战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包括:国际级媒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的深入报道;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014年5月21日播出的专题片《迷失的MH370》,解析马航在整个失联过程中的重重错误;《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在马航370失联一周年制作的纪录片,多名航空专家试图解开MH370失联之谜,客机在空中多次拐弯“从很大程度上表明”驾驶舱里有人蓄意操纵客机飞离航线……当然还有中国一些媒体有争议、被质疑的报道表现,堪称闹剧式的马来西亚巫师“透过灵异力量寻找失踪飞机所在位置”,等等。

如何“在信息的洪流中捕捉理性,从混乱和无序中找出逻辑”,一位智库人士做出了自己的专业贡献。中国本土的独立跨国智库安邦咨询公司(ANBOUND)创始人陈功,从MH370失联的当天起持续追踪17天,从信息分析学的角度、用专业的分析工具和模型,“像福尔摩斯一样”,对MH370事件过滤、拼接了一幅相对完整、结构清晰的“信息灾难图景”。

这本《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陈功用第一人称、日记体、时间线的方式,从3月8日写到3月24日。他像个高级导游,带读者重返MH370新闻现场,那混乱、紧张、反复、跌荡的17天,给人历历在目和恍然大悟之感。

互联网众包时代流行一个新概念:“专业余者”(Pro-Ams),即对某一领域充满热忱并希望达到专业水平的业余爱好者。1993年创办安邦咨询的陈功,并不是航空业、飞机失事方面的专家,但他多年从事信息分析工作,给很多行业、公司、机构提供过调研服务,在很多公共事件严峻的时刻,如9·11、非典、禽流感、汶川大地震等,也与政府进行过广泛合作。所以,他和安邦咨询团队在MH370失联之后,立即投入追踪研究,并不是偶然的即兴之作,也不是不自量力地挑战专业技术话题。

陈功说:“MH370向社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观察窗口,使我们得以一边观察事件的全部进程和内幕,一边来理解信息和信息分析的价值,体会信息原理。”他自称“以信息为生的浪子”,兴趣就是在信息丛林中扮演一个猎手,当众人迷失和被误导的时候,他“凭着某种特殊的气味,某种可以做出判断的轻微痕迹”,去追踪,直到发现猎物。

涉及面广的公共事件,往往是谣言和传言的极佳背景平台,“信息的涌动立即就会像大潮般席卷而来,信息分析人员像风雨飘摇的小船,被冲得东倒西歪……能不能冷静,能不能客观,能不能保持独立性,并且坚持下来,就直接关系到信息分析的结果。”

陈功希望“努力在风浪大作的夜海中点亮一盏灯,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也试图为深陷迷茫和误区的中国新闻界指明一个方向”。他更大的追求是:“信息大潮冲击着人们站立不稳,大家能否从大堆的信息垃圾中挣扎出来,最终还是要看信息社会的秩序建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文明和信息伦理的建立。”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的主要价值有三个:

1、陈功17天专注追踪MH370事件,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套“波音系统”以及结构化模型,广泛收集情报,对一团乱麻的信息场、一片漆黑的黑箱子理出头绪,找出证据,构想并且评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发展和背景关系,跟踪可能的演变趋势。他普及了信息分析学,让这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变得感性和有现场感。“我们这种熟悉黑箱作业的人始终迷信般地相信一个信息分析的基本原则:事实和逻辑就代表着理性。”

2、在这场看不见、也不为大众普遍知晓的信息分析竞赛中,陈功声称享誉世界的著名国际智库没有一家发声,只有安邦咨询在努力搜寻MH370的相关信息(它还有一个优势是有马来西亚分公司,与官方及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很多合作),在一些关键判断上比国外的情报机构“略微领先”。由于官方权威信息发布混乱、国外部门对信息辨识和判断的失误,尤其是“飞机去哪儿了”,导致全球搜救力量一度被错误引导了方向。陈功的重要分析方法,是按照信息分析中常见的五种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假定结构、循环系统结构和嵌套结构。“按照现有信息逻辑展开的顺序结构,总是很快就被其他信息所证伪,使得这个顺序结构破产,根本发展不出逻辑线,形成不了结果。”

3、遗憾的是,陈功的一个最重大发现并没有引起注意。早在MH370失联第六天,即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参加“两会”记者会那一天,他就推理出飞机可能消失在印度洋的结论,而当时关于MH370的引擎数据、卫星PING信号等关键信息还尚未公布。直到3月15日,马方才宣布调整搜寻方向为南印度洋。《纽约时报》后来报道:“那时候,距离3月8日早上8点11分的最后一次卫星PING信号已经过去了逾一周时间。这个信号似乎来自南印度洋,距离航班本来应当到达的北京跑道,有半个地球之遥。”

陈功感慨地说:“你可能觉得这一切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但各种信息经过大量的证伪、剥离和过滤,最终导致的逻辑线延续至此,终点就在这里……从亚里士多德到香农,从公元前600年直到现在,无数人类精英学者禅精竭虑所铺垫的信息分析科学,无情指向的就是这里——一个不幸的结局!”

但当时他非常犹豫,陷于两难,就像医生手中拿着有问题的心电图,要告诉病人情况不妙。“最终我想还是要承担风险,告知有关方面这种可能性。毕竟搜救行动还在进行时态,而现在搜救力量的中心位置(注:当时在泰国湾→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距离我们判定的位置相差万里。”他说,“这个结论与当时的舆论关注点和新闻报道的内容完全相反,甚至与世界上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背道而驰,显示出了完全相反的事情演变轨迹。”

3月14日,陈功把“疑似目标海域”的研究结果发给中国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外交部的东盟中心以及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馆等方面。他解释说:“智库机构不是万能的,它始终扮演的是幕后支持者的角色,没有任何权力属性,不承担决策责任,拍板的毕竟不是我们。我们只能提供可能性的选项,我们认为是最正确、最系统的选项。”

但他没有得到回应。3月15日,他决定公开发布原本只是发给客户的简报。隔一天,就有了被媒体报道、流传很广的《安邦咨询说MH370不是谜》,强调了两个问题:1、“MH370的失联是单纯的故障”,而不是劫机或是恐怖袭击;2、“机长是一位英雄,而不是罪犯”……“但人们对此持质疑态度的居多,因为人们不理解的过程和细节太多,我相信这也是本书的重要意义之一。”

MH370失联让人深刻反思的一大话题是,在涉及到多国、多机构的国际性空难事件中,如何有效地协调一致,让信息及时通畅互通,避免因信息交流不畅而贻误最佳救援时机。陈功提醒,2009年6月1日,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上坠毁,搜救人员花了2年才找到黑盒子、用5年调查找到事故原因,其经验最值得注意的是,一切均是由专家主导而不是官员主导。但东方社会依赖政治,“马来西亚与中国某些领域的情况相似,都是由非专业的官员主导的。”

教训已经足够,国际民航组织已经着手制定新标准,讨论安装实时追踪系统,以更好地监控长途航线飞机,也将改良通讯系统、增强黑匣子电量和录音时间等,为出行安全增加保障。总之,MH370事件永久地改变了世界。

有人表示悲观。航空安全专家、前美国航空管理局(FAA)安全调查员大卫·苏西写了一本新书《马航MH370客机为何消失以及为何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只是时间问题》,认为很难避免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如果你回顾几年前的法航447事件,法国空管局做了很多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具体建议:关于定位、如何搜寻黑匣子、跟踪信号传输器等,但这些在过去几年并没有具体落实,即便MH370失踪事件发生一年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事情被落实……”

这样的“谜”和“神秘”,最终也许指向了人类本身的存在和人性问题。我们身处一个潜在的高技术灾难深入日常生活的世界,又无意识地倾向于通过另一个领域更大的危险来补偿一个领域较低的危险。

与中国经济的所谓“新常态”不同,耶鲁大学社会学家查尔斯·佩罗创造了一个概念:“常态性意外”(Normal Accident),常态并不是指这种事故经常发生,而是技术很复杂的操作在正常运行时出现的,比如石油泄漏、飞机坠毁、化工厂爆炸、核武器意外事故等。“现代工业系统由数以千计的部分组成,所有部分都以不可预期的方式相互关联。就其复杂性而言,小故障结合起来最终会达到酿成灾难的程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电影《阿波罗13号》就演绎了所有正常事故中最著名的一次事故:宇宙飞船的氧气和氢气储存罐出现故障,指示灯分散宇航员的注意力……但该片卓尔不群,情感主线不是愤怒,而是迷惑。“不能责怪任何人,也没有披露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原因无法解释的地方出现错误,常态性意外演变为更恐怖的灾难。”

格拉德威尔认为,“风险不是轻易就能控制予以妥善处理的,事故也不是轻易就能预防的,灾难的惯例没有意义。‘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刚发生时,这件事情笼罩着悲剧色彩。在十年后再谈论,显得很乏味。”

令人沮丧的是,由于MH370还没有定论,黑匣子可能永远沉没在大洋深处,很难说它是“常态性意外”还是“新常态性意外”。这架悲情航班在黑暗中最后飞行的几个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谜”,也很“神秘”。

陈功说,马航MH370是“一次罕见的、可以被载入史册的、经典的社会信息运动”,他真诚期待MH370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哪怕它的出现将否定他的结论。“信息原理就是这样,所谓事实与真相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一种逼近于真实的事实与真相……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对生命的彻底尊重。”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有一个伤感的细节:“内部波音系统每弹出一条新的信息,就会发出一声‘叮咚’的声音。很快的,波音系统中的信息弹出声就连接在了一起,响成了一片……”希望这样的“叮咚”声不再弹出,世界上的警报不再响起,人类能在大地上平安生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福尔摩斯  福尔摩斯词条  重返  重返词条  一样  一样词条  现场  现场词条  新闻  新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