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一个人没说10分钟的话平均就要附带3个谎话,而且在说谎话时肢体动作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那些细微而不自然的动作察觉出对方是否在说谎,是不是很神奇呢?
经过专家们长时间的“大力推广”,大家都知道说谎时面部表情会出卖我们内心的想法,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肢体动作也会产生相同的效果,每个人在说话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动作,我们可以以此来推断出有趣的现象。
有一段时间,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总是中国乒乓选手夺冠路上的拦路虎。为了找到瓦尔德内尔的软肋并战胜他,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通过反复看录像,终于发现每当瓦尔德内尔在比赛紧张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地提一下袜子。
“后来,我们和瓦尔德内尔打比赛的时候,只要看到他提袜子,立刻就有招了,而且很灵。”世界冠军王涛这样说道。瓦尔德内尔不经意间的动作却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正是肢体表情的真实表现。
根据相关研究,一个人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而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同时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它也很少具有欺骗性,所以在想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时,肢体动作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工具。
手的玄机
手势。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观点保持支持还是反对他的手势会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你在开会时发现同事在发表言论时会以右手来辅助,这样可以认为是他对此观点的认同,左撇子则恰好相反,手势的幅度越大则感情越强烈。
双手互相摩擦。做这个动作通常意味着对某件事有着很高的期待,就像我们玩骰子时,都会把骰子放在手中摩擦几下再扔出去,以期望得到一个好的点数。此外这个手势也有可能是胸有成竹的表现。西方人在这种手势上的表现会明显得多,我们东方人大多会用双手相握的方式来代替。
指尖相对。和手掌摩擦相比,一个人如果做出双手指尖相对动作,则更加清楚地表明:此人对某事胸有成竹,或者是自信度非常高。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这种手势经常出现在上级和下级对话的场合。如果有人就某个问题做出这样的手势,你就应该知道对方比较有把握了。而一个人在指尖相对和手指交叉的动作中频繁地变换,则表明了这个人处于一个对事态进行衡量、评估的状况。
手指摩擦手掌。处于怀疑或需要抉择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不自觉地用手指去搓或者去抠手,典型的行为就是手握成拳状,拇指与其他手指搓动,或双手相握时,用一只手的拇指搓或轻抠另外一只手的手掌心。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手部方式的接触往往有安慰大脑、减压的功效。
手撑着头。这个动作我们经常能够在听课或是开会时见到,但其中的含义却非常丰富。如果你的同事在你发表意见时,将手放在下巴或者脸颊处,同时食指、中指竖立紧贴面颊或是抚摸下巴,则说明这个人正在分析思考你的话语。但如果他对你的话题失去兴趣,却又不得不表现出感兴趣时,你会发现,支撑的部位会发生变化——不再是手指,而是手腕。
腿脚从不说谎
有些人有意识地想要避免脸部的表情和姿势出现破绽,此时我们就可以观察他们的双腿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这种方法其实比观察手部动作更为有效,因为大部分人不会注意自己的腿脚会有什么问题。
腿部先放松。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当下的事情与自身无关或者是气氛非常轻松时,往往腿部都会先放松下来。留意一下谈判或者是开会场合,当一个人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之后,往往动作就是将蜷起来双腿向前伸直,这样身体能够得到的放松。
脚尖方向。脚尖转动的方向可以很好地表明对方是否想要离开。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对方对你说的内容不再感兴趣,那么他的脚尖就会转向别的方向,此时你就要注意控制好自己说话的内容了。如果他的脚尖不自觉地转向某个方向, 那就说明他想要离开。如果是不停地转向摆动,那就说明对方有事要走,但是心里却不想离开。
脚尖或者脚跟着地。生理学研究发现,当人的情绪高涨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做出背离重力方向的动作。典型例子就是人极度高兴时,往往都会跳起来。所以无论是脚尖着地、脚跟抬起,还是脚跟着地、脚尖抬起,都是个人积极情绪的表现,尤其是女性表现的为明显。如果一位女性在接打电话时,如果脚跟着地,脚尖却向上抬起,你就可以基本断定,电话的内容是正面信息。
腿脚叉开。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叉开双腿,都能使人的身体姿态看起来更加稳重。其实这也是一种强烈的信号,显示出当事人的态度会较为强硬,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的腿从并在一起到叉开,你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人越来越不高兴。
脚踝搭在膝盖上。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人们摆出将一只脚的脚踝搭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的坐姿,尤其是许多男性非常喜欢采用这种坐姿。根据相关研究,这种坐姿不仅能体现自己的自信和地位,同时也能显得放松,而其背后表现的出往往是不服输或者争胜的态度。留心如今许多明星访谈节目,就会发现不少大牌男性演员都会做出这样的坐姿。
前文谈到了一些人们常见肢体姿势的情绪含义,但是,在判读一个人的肢体情绪时,千万不能仅仅根据一个动作就轻易地做出结论,一般说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原则一:连贯地理解
开始使用这些技巧时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它们分开理解。我们要结合周围环境来连贯地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而不是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孤立开来分析。连贯地观察才能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原则二:不能本末倒置
虽然介绍了这么多的观察方法,但是它只是一种了解别人的手段而已。我们在交流时千万不要过分关注对方的肢体语言而忽视了说话的内容,那样就是本末倒置了。
原则三:注意一些习惯性动作
不是所有的人都符合上述规律的,我们可以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有的人在特定情况时会有特定的动作,这也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