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新领域并成为专家?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所谓天才未必可以复制,但是成功一定可以模仿。事实上,我们今天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快速在某个领域建立口碑呢?

通过模仿迅速入门,建立基本的自信心

在MBA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管理能力最常用的训练之一是模拟演练,通过大量真实的商业案例,由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然后由老师给予反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模仿管理者进行决策的过程,而未必一定要成为了CEO才去做。

面对新的领域,千万不要觉得“只有万事俱备,才去行动”,也不要觉得“自己一窍不通,不敢尝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模仿那些成功经验迅速入门,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

具体来说,步骤有三:

1、观摩和学习“海量知识”,并且总结其中的规律,做到有章可循。

当我们想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尤其是陌生领域时,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一切可以了解的领域相关的内容,让自己曝露在“足够大的量”里。学习的途径可以是书籍、是视频,或者是优秀案例和范本。

以前在辩论团时,每个新入团的小朋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辩论的一切知识。观摩大量的辩论视频、阅读大量的辩论书籍,同时阅读大量的经哲史等书单,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迅速地了解规则、技巧,做到心中有数,消除初次接触辩论时的陌生感和不安感,建立起最基本的自信心。也完成了从“门外汉”到“入门”的第一步。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变化和传播都特别快,学习和知识更新就变得特别重要,也更加便捷。无论我们正在或者将来要从事什么,“知识管理”都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确定想进入一个领域时,哪怕没办法靠“时间”取胜,也可以靠“量”获胜,从而厚积薄发,后来居上。

2、模仿的精髓在于重复,通过不断地重复,对适用性给出初步判断,并且建立基本的操作能力。

学习是知识输入的过程,而重复是知识输出的第一步。任何一个新领域,在“牛逼”之前,都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连那些天才也不例外。

比如,在音乐和体育训练中,前期都是大量、枯燥、机械式的重复练习、重复动作,达标的标准之一就是形成条件反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要达到不需要想就可以自然发生”的地步。

再比如,在备考托福考试的听力时,有同学抱怨学了那么多听力的技巧,听了那么多英语音频,结果却没什么起色?就我的经验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其实不是听,而是听写。我不少托福满分的朋友最后达到的程度是:能够把听到的文章一字不差的写下来。做到这一点靠得是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直到完全复制。

重复是对抗记忆遗忘的非常好的方式,并且会不断深化我们的理解。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重复前,必须仔细挑选重复的标的。如果我们去模仿一个糟糕的对象,自己也会变得糟糕。不过,因为我们前期已经做了足够的知识积累,从中挑选出一个适合又成功的范本,相信不是难事。

一是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并且不要有中断。谭元元在某次访谈中这样说过:“比如你一个星期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不是动作,是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仅此而已。”

3、更高级的模仿是一个““分块”练习 加入初步思考”的过程,即通过领域细分,个个击破,进行模仿升级。

模仿不止于重复,否则也只是一个合格的“搬运工”而已。当我们积累到一个熟练的阶段时,要学会对领域进行细化和“分块”(比如分成不同的维度、角度和区块等),并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演化,再与范本比较,找出差异,进行调整和再次演化,在对比中不断升级自己的能力。

比如,现在自媒体搞得风生水起,看着简书、微信、微博、豆瓣里的红人短短时间就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粉丝,还出书、开公司,走上人生巅峰,自己心里也痒痒的,怎么办?去学啊!学学人家的文章为什么受追捧?分解一下,是它标题起得好,还是想法有新意?是粉丝互动做得好,还是话题最热门?是结构最得体,还是语言风格很独特?人家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自己也试着模仿学习啊。

再比如,学习一个新技能或者新产品模式时,看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解构成诸多核心的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沉下心,认真感知它的内部结构和起承转合,形成自己的初步思考,不断调整、优化,达到“照个葫芦就能画个瓢”的程度。

通过定位建立特色,在一件事上做到极致

如果认真研究那些成功案例,我们会发现那些“天才”并不一定在所有领域都“高人一等”,他们往往是在某一件事做到极致,在某个点上表现得尤为出色。

模仿必须升级为特色,才能帮我们建立领域和行业的口碑。

1、通过从外界获得持续、有效的反馈,找到自己的定位,复制出带有自己标签的成品。

模仿到定位,是一个阶段的变化,这个过程中,自我的思考格外重要。所谓“当局者迷”,我们可以把从外界得到的反馈同自身的热爱相结合,从而得出在新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定位,并且专注其中。

比如将自己的优点放大为优势。所谓风格,一定是在某一方面做的特别出众,比如你在漫画上有造诣,就可以通过研究成功的同类自媒体,形成自己的风格,获得关注。

比如进行升级式创新,即“比别人做的更好一些”。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让消费者“又爱又恨”的“山寨品”,如果在竞争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就可能建立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论是阿里巴巴淘宝,还是腾讯小米,都不难发现“山寨”的影子,但是它们都通过升级式创新,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再比如通过“查漏补缺”填补市场空白。比如说专门定位于办公的thinkpad笔记本,专门用来约炮的陌陌……都是代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领域  领域词条  快速  快速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进入  进入词条  专家  专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