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然而,我与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活出了人生,而我却一直在迷恋风景。
我与他相识是在大一的时候。和所有人一样,我怀揣着美好的理想来到了想像中的大学。虽然上这个三流大学是意外中的事,但既来之,则安之,起初也还是好好的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了一番。
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所以才会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学校的文艺书画社团。只是当时他并未引起我的注意,我们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有着礼貌性的问候,然后去做彼此的事,私下也不会有任何交集。
在与他还未熟识时,他是一个极沉默寡言人,从来都不会主动去结识一些人。后来慢慢熟知才觉得他是一个人好相处的人。用别人的话说“他像埋在冰山下的火种,外在清冷孤傲,内在热血奔腾”。只是,那时的他是一个生活极其规律的人,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吃早餐,然后奔走在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中。几年来都这样规律的生活着。
转眼到了毕业季,身边的好多朋友都觉得不能理解。如同别人所说,在大学里,不谈一场轰轰烈烈恋爱,不挂科是不完美的。然而,这些不完美却都如数地光顾了他。我也存着同样的疑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他,他的回答也未曾是我满意。他说:“没有人愿意挂科,那并非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也没有人不想谈恋爱,急什么?天没老,地没荒,何必急着盛放自己。你永远有机会去等一个你想等的人,而在那个人出现的时候,身边所有人都会变成将就。”
我一直都不以为然,只觉得他的生活太过枯燥。后来看到身边的一对对曾经海誓山盟恋人在现实面前而各奔东西,在灯红酒绿的街市下掩面而泣的时候,我才意识他的那句“急什么?天没老,地没荒,何必急着盛放己。”的寓意,也终于明白他无声无息中蕴藏着的英明与睿智。只是时世如此艰难,人们举步维艰,尚且挣扎忙碌努力生活,赶早挤地铁、熬夜写稿子,而我却把他的挣扎努力看作是苟且。
后来才发现,人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的。毕业那年,当我们朝九晚五地在为补考,学位考试忙得焦头烂额,甚至还在为工作而迷茫,发愁何日才能回归稳定时,他已然没有了这些烦恼。我开始有些羡慕他,羡慕他现在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爬山、聚会、闲暇之余还可以从容的写写文章,练练字。而我却还有着忙不完的事,我期盼回到过去,却又怕看不清未来。
回想起来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们曾穿着一模一样的校服,都是一张张素面朝天的脸,活的从没有电影里那般夸张和精彩。有时偷偷看一眼心爱的人,写一封信,说一句话,内心都会显得悸动不安。在幻想爱情,憧憬未来的同时,又不得不把自己埋进题海,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为高考竭尽全力。
到了大学,像是获得了自由,身边一些人光明正大地恋爱,通宵达旦地喝酒,甚至肆无忌惮地挥霍着青春。即将毕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恍恍惚惚地过着日子,有的同学考上了研究生,有的同学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有的同学工作有了着落,而自己好像后知后觉,晚了一步。
恐怕以后工作了,我也会因曾经的碌碌无为留在这些小城市,每天起的很早,然后把自己埋没在人潮拥挤的地铁,一天踏踏实实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小心翼翼地面对骄傲的客户。报表、方案、例会、业绩,每一项工作都会费尽心思。有同事提拔了,有同事辞职了,而我却还要平凡地坚持。
每个人的初心总是很简单的,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也不曾例外。一直都想把生活过成诗,时而精致,时而简单,然而我最终的生活并未出现诗和远方,而是过成了不愿乐见的苟且,以至于时而不着调,时而不靠谱。
有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很孤独。没有人懂,没有人陪。有的只是自己疯,自己闹,偶尔也觉得自己跟这世界格格不入。身边的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我再也回不到从前形影不离的温暖。这个时候,眼泪会聚集眼眶,在转身的一瞬间,碎裂成行。他又这样安慰我“他走了,她走了,他们都走了,但是你还有你自己,你不孤独。”
我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要知道所有人都厌倦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很多人习惯将他人正经历的生活当成苟且,近乎偏执地认为远方存在着诗一般的生活。殊不知,你所谓的诗与远方可能正是别人眼前的苟且。而真正诗一般的生活,就如同他一样,在当下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美好,将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淡。曾几何时,我也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只是,在该奋斗的年纪,切莫选择了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