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际交往,有一种法则叫平衡术

    现实生活中,常听说官场平衡术、职场平衡术,但很少听说人际交往平衡术。那么,人际交往也需要平衡术吗?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平衡术,有别于官场、职场平衡术。前者是指上司或领导,需要保持下属间相互制衡,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后者是指注意保持交往双方的对等平衡。

一、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惠关系

“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互惠关系定律,或称互惠定理。《诗经》上有一句诗:“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正是对这一定律的形象说明。

其实,互惠定理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互利互惠,礼尚往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有赖于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因为,互利互惠,礼尚往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华民族是个礼仪之邦,互利互惠,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习惯和规矩,在支配人们的行为中,具有压倒性的力量。     

     大千世界,没有任何人可以脱离其他人而独立存在,任何人都具有对他人帮助回报的心理,也就是知恩图报。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他人的帮助而没有去回报,内心就会觉得欠下了人情债,就会千方百计地去还回人情。

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记住你的好,而在下次你需要帮助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今天你对别人的困境冷眼旁观,明日你自己深陷泥潭,就不会有人愿意伸手拉你一把。

曾经有一位大学教授做过一个实验:给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寄去了圣诞贺卡,几天后他竟然惊奇地发现,大部分收到他贺卡的人,都给他回寄了圣诞贺卡,而且没有人问这位教授到底是谁。

这个实验虽然小,但证明了一个事实:人们都会以相同的方式或另一种方式,来回报他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人帮过你一次,你总想着下次要帮他;有人送你了一件生日礼物,你总想着下次回赠他一次;有人请你参加了一次聚会,下一次你自然会想到邀请他……

二、人际交往切忌以自我为中心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际交往无不包含利益往来,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所说:“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换过程,即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像玩跷跷板一样,和谐相处并保持彼此间的平衡和对等,才会让彼此间的友好关系保持下去。一旦彼此的交换出现了不对等,就会像跷跷板失去平衡一样,使彼此的关系紧张起来。这就是著名的心理学“跷跷板定律”。

人际交往,如坐跷跷板一样,任何关心、帮助和友好等,都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玩跷跷板的原理,在人际交往中,不注意保持平衡和对等,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把重心放在自己一边,没有让双方轮流翘起来,彼此间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相互关系也就会随之破裂。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一味地照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置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而不顾。有的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盲目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态度;有的人,没有舍又想得,自己不愿付出,反而过多地向别人索取;有的人,在自己困难时得到别人帮助,而在别人落难时,非但不愿伸出援手,甚至有人落井下石、恩将仇报。久而久之,其身边的人就会渐行渐远,最终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古人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懂得跷跷板原理的人,就会注重在交往过程中,保持利益的平衡与对等。他们不是抬高自己而轻视别人,而是对所有人给予应有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个性、兴趣、爱好和隐私等;他们懂得知恩图报,投桃报李,不会在意是否吃亏,不会过度地向别人索取;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不惜代价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而不是视而不见,袖手旁观。

三、人际交往中也不必过分付出

心理学有一个适度交往定律,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把握好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人际关系有可能走向反面。生活中,如果你对别人适度的好,可能就会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但是你对别人过度的好,反而无法得到别人的回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士手持离婚证失声痛哭,她想起丈夫对她说的离婚原因:你对我们太好,我们都觉得受不了!对她来说,对别人太好也是错,简直是不可思议。

     原来,这位女士是一个母性很强的人,一直以来都善于照顾别人,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谁的事情都操心,一个人包办了家里的大事小事,不让任何人插手。久而久之,丈夫、公婆,在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每天都被严重地制约,最终实在不能忍受,决定请她离开这个家。

女士对家人过分的好,不但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反而酿成悲剧。这就说明,如果你对别人过分的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过度投资”,很可能会引起诸多不良后果。

     首先,对于一个有劳动能力且智力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必然需要。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不能满足互相的需要,关系很难维持。按照霍斯曼的说法,人际交往本质上等同于市场商品交换。

人们虽然愿意自己付出得少些,得到的多些,但是如果在交往中只得到而不付出,也会给一直得到的人很大的心理负担,因为觉得亏欠和内疚,以及无能。这种压力使得受惠的人,不得不疏远给予者。所以,好事不要一次做尽,要学会有所保留,给对方回报你的机会。

其次,如果对别人好得过分,很可能会让对方对你的恩惠感到麻木,久而久之,也就不会觉得你对他有多好了;而且,你对他的好,一旦达不到原来的标准,或者达不到他的要求,就有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古话说:“一斗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就是这个道理。对待别人的好,要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可能就会适得其反,甚至让对方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再次,你对别人太好,容易让人觉得你心太软、好欺负,对方就有可能对你肆无忌惮。当你的好来得太容易时,容易让别人不当一回事、不去珍惜。太热心、太好说话的人,很容易被利用,别人很可能把你当成工具一样使唤。同时,交往中遇到的不全是善良之辈,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互惠原则,既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要求别人,也不能对别人过分地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唯有如此,才能维持人际关系的永固,才能使交往更融洽、更密切。

(图片来自网络)

END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际交往,有一种法则叫平衡术  平衡术  平衡术词条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词条  法则  法则词条  
心灵鸡汤

 回忆

    回忆就等于是怀念过去!但是,除了那件事情我不想再回忆外,其它的事情,我还是很怀念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