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前辈告诉我说,你能看到的“成功”,其实都只是一种结果和表象,每一种成功的背后,必定都有一种“笨功夫”在支持。
这些年一路走来,越发感觉这句话说得在理。
正所谓“傻人有傻福”,真正大智慧的人从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也不相信什么四两拨千斤,反而靠的是笨功夫,凡事喜欢下笨功夫死磕。
小时候,父亲要求他读书的时候,如果上一句读不懂,不能读下一句;如果这本书读不完,不能读下一本;如果一天的任务完不成,不许睡觉。
他从来没有走过捷径,严格按照父亲的要求,一条路走到黑。
正是这种看似“笨拙”的学习方法,培养出了他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这才打好了基础,为他以后开挂的人生之路种下了因。
《史记》记载:孔子在年轻之时曾向老子请教过做人的道理。
老子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大意是说,一个头脑精明的商人会把货物密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像什么也没有;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
的确,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那些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看上去都很笨拙,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也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苦功,遇到困难要么放弃要么绕着走,反而基础打得不牢固。
所以,“笨拙”看起来是慢,其实却是最快,是一种极“聪明”的做法;因为不懂取巧,所以不留遗弊,不会出错,胜过一切机巧。
当然,那些所谓懂得取巧的聪明人,是比较容易得到外界的赞誉和追捧,也很容易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就好像方仲永的故事,他有天赋,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短期内看似走了捷径,最终却让他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身边这样耍小聪明反而被聪明误的故事也有很多。
有个叫涛的男孩子,非常聪明,很善于察言观色,大学毕业就到一个大公司做了销售,直属上级是个女领导,他很快就博得了领导的青睐。
别的销售都自己找客户,电话营销、陌生拜访,他成天围着女领导,领导就会给他分配一些老客户资源。
这样就算他不那么辛苦地跑业务,每个月也有不错的提成拿。
后来那个女领导因为工作出了问题被辞退,新来的领导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严格考核销售人员的业绩,他一个月后就被淘汰了。
因为没有扎实的销售功底,他几乎都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客户,自然无法有业绩了。
他自以为靠讨好领导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结局是直接被淘汰。
其实,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聪明人,他们似乎总能发现一些小窍门,也能用一些手段绕过各种规则,并且轻而易举地获得一些小成就。
可是,也正是因为他们过于算计,喜欢耍小聪明,往往很难有大成就。
在我看来,和笨人比较起来,聪明人要成功,反而更要加倍努力,更要下笨功夫,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步了方仲永的后尘。
耍点小聪明固然短期内能比别人走得更快,但实际上,其基础与心态必然不稳,能力也没有提升,最后只能限制自己未来的发展,沦为平庸者。
古话说:“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生活中,与其让自己未来的路更难走,还不如下点笨拙的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基础打稳,为未来创造更大的上升空间。
就说小米公司吧,很多人以为小米的成功是因为雷军那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其实却不是如此。
在小米成立之前,雷军就已经做了3年的MIMU系统。
刚开始,雷军是一个既没有客户,也没有用户的“光杆”司令。后来他搭建了一个网站,在里面聊天、发评论、发帖子,以此和其他人成为朋友,然后将其拉到MIMU论坛里面。
他在很多城市建立MIMU同城会,一起聊一聊喜欢的数码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他收集到了用户的具体需求。比如有人说,现在的手机通话久了经常发热,有些想要的功能无法实现,然后MIMU就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可以让用户下载使用。
这种事情,雷军做了3年,并且在全国建立了同城会,聚集了百万忠实的会员。
今天我们看见小米多么风光,其实背后不知道埋头苦干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所以,那些真正的聪明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不是一味浮躁地选择走捷径、处心积虑地玩心机,而是选择沉潜下来,勤勤勉勉地学习,以“笨拙”的方法,应对一切机巧。
如今这个时代,从表面上看,好像大部分成功的人都在弯道超越,于是很多人总想获得一切成功的捷径。
其实,世间根本就没有一夜暴富的美梦,成功的背后,都是“一番寒彻骨”的苦功。
老话说“小聪明撑不起大智慧,小算计也称不上精明”,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在世人眼中都是一个笨人。
作家刘震云说过:“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因为中国聪明的人太多了,越聪明的人,越应该有一种踏实和实干的精神。”
国学大师钱穆也曾说过:“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