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苦挣钱,为谁打工?
前几天和同事吃饭时恰好发工资,同事看了看工资短信:“又要拿去还贷了。前两年在老家买的房子现在也就涨了一点点,好在是自己住也就算了。”没等我们问房子的事儿,话锋一转。
“这几年辛苦挣钱,到头来不知道怎么着,又觉得没挣到多少钱。”他苦笑道。
20W的年薪七除八扣后本就没多少,剩下的钱到底去了哪里呢?——恐怕都被通货膨胀吃了。
必须承认,对多数人而言,工资若能线性增长已是大幸, 若能跑在通胀率前面更是万幸。可有一枚焦虑开关叫做“财富自由”,想要靠工资达到理想彼岸别说路长且慢,更无异于空中楼阁。
折腾半天,你不过是在为通货膨胀打工啊!扎心了。
亦舒曾有一番关于经济独立的说法:“三十五岁以后,将工作变为事业,加倍争取学习,一定要拥有若干资产防身。”在我看来,想握住经济上的安全感,还得在“资产”前面加上三个字:
首先是主动收入。它决定了原始资本的量级。拿我自己来说,不会只靠工资发财致富,不会只靠码字为生,也不会仅靠职场外的兼职项目Case渡日,理想的愿景是多挖掘收入源,加快个人资产的沉淀速度。
其次是被动收入。它是资本增值的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途径。某种层面看,比主动收入的含金量更高几分。把死钱盘活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货币价值,而不仅仅是躺着囤灰。
就像吴晓波所言,
如果一个家庭的财产性收入与职务性收入各占一半之时,财务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现了,而当前者占到绝大比例之后,你就会摆脱对职业的依赖,越来越自信,开始考虑如何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穷人和富人之别,看的就是谁的资产负债比重大,以及谁的被动收入多。
回头看看咱们的工资,不过是主动收入的单一涓涓细流,若不刚好又是唯一,你又如何指望它为你带来波浪壮阔?
2 人人都需要一块理财起跳板
前几天估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40万人”“300亿”这两个数字刷屏了。
一名被形容为“高颜值”的貌美90后中国女子,疑与马来西亚籍丈夫合谋,干下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金钱游戏诈骗案,在短短半年内招收逾40万名会员后宣告“崩盘”,卷走人民币近300亿元。
被骗的钞票连起来应该能绕地球两圈了吧…
一时间,风声鹤唳到人人自危。
理财好比通关打怪兽,每升一级,你的金钱、认知、渠道均会往上走一个台阶。如果一开始就抱着“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的强薅羊毛心态,结局很可能反被剪羊毛或是薅到狼须,直接挂在井底。
年轻小白也好,投资新手也罢,在通关第一站的必修课是学会认清投资产品,而不是迫不及待把辛苦所得投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说白了,一是收益,二是风险,三是灵活性,从三者之间进行判断取舍,作为选择投资品时的切入点。
方向其实不难懂:
若同等收益,风险更低/流动性更好的胜出。
若同等风险,收益更高/流动性更好的胜出。
反之,收益增长过慢或风险不可预控,无论你对它如何情有独钟,它依然不是你的Mr.Right。
所以当踏上理财的第一级台阶时,明白目标是重点,认清馅饼or陷阱是重点,以简单易上手的方式小额试水、小步快跑,也是未来渐入佳境的重点。
3 适合理财新手的第一站,有哪些特点?
在收益合理的前提下(摸胸想想通胀率吧),可靠才是硬道理。
什么才叫可靠?
1、保值是第一要义
不少朋友的人生第一笔投资,是股票、基金甚至黄金期货之类的强波动型。的确,从长久角度看,它们有能力带来更高的收益率,实现资产增值。
但是,过程中的一波三折足以敲碎一摊玻璃心啊。
大多数新手小伙伴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强,当看到账户缩水,压力和焦虑会迫使他们提早下车,路径一般是:啊!呜!唉!撤!->亏。
一旦亏损真实发生,一朝被蛇咬的痛感就会长期驻留记忆里,小白们从而抗拒甚至放弃投资的尝试。
要想增值,先得保值,所以固定收益比浮动收益的产品,更适合作为理财引路人(尤其对保守派新手来说),比如收益率在合理范围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在你尚未具备判断能力的小白期,如果不想操心,就选择有能力的大平台。
那么,有能力的大平台又是什么样?
2、不仅要背景,更要基于技术的强风控能力
背景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打底”属性,好的创始团队、好的投资方、好的运营合作都是实力的点睛之笔。
此外,我个人偏爱重视技术保障、尤其是运用大数据把控风险的平台。
互联网金融行业,技术是决定能盖得多高的底层建筑。从长远了说,是金融侧优势的放大器,从实在了说,系统可靠性和连续性必须以此为根基。
而运用大数据(虽然这个词经常被当做噱头,快被用滥了),可以多维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甚至启动技术验证手段搭建反欺诈系统,直接提高风控水平。说的文艺些,算是能洞悉潮水的方向吧。
风险控制,是理财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管产品玩的多酷炫,趋势多么大好,有些底线是必须死守的。
好了,最后我想说,努力赚钱、尽量开拓收入支流是人生上半场的重头戏,但越驶向下半场,被动收入的威力将随着时间复利与日俱增,直至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和品质,而它,才是开启财富自由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