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下称“通知”),就要求银行在销售银行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时录音录像。
对此,舆论称为银监会出手整治“飞单”。“通知”出台的背景是,近日全国发生多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客户纠纷事件。“通知”旨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运营,有效防范外部欺诈和内部舞弊引发的案件和风险事件,并加强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更好保护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
如果把公文逻辑化为大众语言,就是要银行规范销售理财产品。再具体一点,即变公众反应最强烈的银行“飞单”为“常单”,使公众选择无后顾之忧,且公众享有不受银行干扰的购买银理财产品的自主权。
中国式理财产品有其典型特色,即在利率管控或市场化不充分时的产物。银行可以获得比普通存贷利差更多的利润,投资人可获得比储蓄利益更多的收益,但高收益也会带来高风险。只要是恪守规则,严格程序,愿打愿挨无可厚非。
但是按照理性的市场原则,人们还应有更加多元的投资理财选择,即利益市场化应该给予社会公众的福利。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构建,大额存单也已经推出,贷款利率已经市场化,利率完全市场化已经到了倒计时。
相比“红头文件”规范理财产品的“飞单”,利率市场化对所有金融投资产品都具有调节作用。因而,相比权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给予人们更多金融产权的选择权,即使是普通存款,亦可通过银行间竞争性的高利率可供选择,何况还有大额存单的市场催化效应呢。因而,在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以及其他金融投资产品之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意愿,选择更为丰富的投资组合。而且,对于市场配置下的收益与风险评估,人们也将变得更为理性。市场化不是包治百病的领导妙药,但是在权力牵绊的中国社会里,让权力放手和市场接手却是当务之急。
人们正欣喜地看到权力和市场的分际越来越清晰,权力与市场的逻辑关系也越来越顺畅。权力部门正在简政放权,依靠权力赋权或享有政策性特权的市场主体,正从政策性保护向政策性推进的市场化迈进,作为市场另一方的社会公众和其他完全市场主体,正迎来前所有为的权利机遇和公平竞争机会。
回到理财产品和利益市场化这一话题,人们视野所及的愿景或更明晰。利率市场化所致的连锁反应,或致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生萎缩性变化,从而导致发行者通过更为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方式吸引投资者。因而,“红头文件”无法实现令行禁止的目的,通过市场杠杆的调节即可轻松而达其效。此外就是对民间融资的风险调控--也许利率市场化无法遏止非法集资和高利贷现象,但起码会让一部分人选择更为安全的投资方式。
如果说红头文件规范规范理财产品只是针对性的打补丁式监管,利率市场化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则具有战略意味。在牛市行情下,利率市场化的效应或许不彰,但当股市回归常态,人们就会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民生的作用。
就宏观经济而言,利率市场化将会引导金融体制改革更加契合市场规律,也使金融市场竞争更充分更完全,当然也使中国金融市场更具竞争力。一些困扰中国多年的投融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更关键的是,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利率和汇率的完全市场化,也是前提条件。简言之,让中国金融体制机制,摆脱权力管控融入全球市场,使其运行规律符合全球市场规则。
就民生意义言,即如前述,人们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可以购买更多收益的更多金融产品,因而人们既不必将手中不多的钱一股脑投在股市和楼市上,亦不会一不小心就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不可自拔。因而。利率市场化可以让的投资理财行为冷静务实,从而涵养整个社会健康理性的金融生态。
坊间曾有传言,牛股行情之前是理财产品的时代,牛股时代股市称霸市场,但健康的资本市场不应是一种产品唱主角,而应是百舸争流的多元盛景。【作者:张敬伟 来源:价值中国】
更多精彩内容 ,下载MBA智库资讯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mbalib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