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不需要催生期货投资基金
中国期货业协会课题组日前提交了一份报告催生中国的期货投资基金,其主要观点是:中国期市78%的投资者是散户,没有期货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导致了期货市场人为操纵性强。
毫无疑义,课题组的数据应该是从会员单位统计而来。但据笔者所知,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董事长田源先生今年2月5日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说“在中国现阶段,期货基本上是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还没有成为一种大众投资方式。”笔者认为这才是中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的真正现状。
中国的期货市场从来就不缺乏机构投资者。中国期货市场正是在机构投资者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九十年代初,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企业因饱受价格大幅波动之苦,提出建设中国期货市场的设想,因而初期的期货交易所会员几乎全是国有大中型生产贸易企业,他们在套期保值的同时逐渐涉足投机交易。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国有企业设立期货处,其中一些慢慢发展为期货经纪公司。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一些知名的期货公司是由机构投资者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既然市场主要参与者是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那么为什么期货市场的投机和操纵之风盛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一、市场割裂。众所周知,中国的投资者不能参与国外期货市场的交易,这决定了国际国内的市场割裂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存在和有一定合理性的。再加上农产品的标准合约规定与国际市场略有不同,农产品进出口又受到很多贸易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使投机者的投机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二、不合理的市场制度。中国期货市场的持仓限额、一户一码等制度本是为控制市场操纵而设,却被“市场高手”通过分仓等行为轻易化解,并增加了期货监管的难度。三、信息不对称。正如笔者前面所提到,期货市场的许多机构大户来源于现货生产贸易商,他们对现货的产、供、销状况十分清晰,很多还是现货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通过操纵现货来操纵期市具有一定隐蔽性。四、市场本身的容量太小。中国期货市场的平均存量为150亿,而可交易的品种仅铜、铝、橡胶、大豆、豆粕、小麦等有限的几个,比较容易导致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市场价格。笔者认为,以上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期货基金的推出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那么业界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推出期货基金呢?笔者猜测有以下几点考虑:一、吸引公众投资者,扩大期货市场资金规模,为上市新品种创造有利条件。二、改变期货公司赢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做大做强期货公司,最终推动期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三、使私募基金合法化和公开化,便于监管当局进行监管。
笔者认为,业界力推期货投资基金的初衷是好的,但正如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期货市场是个高风险的市场,对其发展问题必须慎之又慎。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冒进推动期货基金,只能使这个市场的风险提前释放,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将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