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克
“未来50%的现金和信用卡会消失。”
这是平安集团CEO马明哲在2013年底的预言,一个月后,他又把这个比例提高到了60%。
预言的一部分非常准确,中国正大踏步地迈向“无现金社会”,但是预言的另一部分却不太准。
中国人民银行3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人民共持有信用卡5.88亿张,同比大增26.35%。
虽然互联网巨头们的花呗、白条等涨势汹汹,但是很明显,信用卡非但没有消失,相反还百花齐放。
传统信用卡为什么没被网络支付工具取代?
传统信用卡的顽强生命力,根源于它“先消费、再还款”的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实在太迎合市场经济的胃口了。对持卡人来说,后还款带来了几十天的资金沉淀期和利息;对商家来说,超前消费生活模式推动了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的繁荣。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信用卡分期,汽车销量会下降多少?
所以,信用卡从诞生起就展现了超强的传播能力。
1950年,无心插柳的第一张信用卡大莱卡,仅用了8年时间就吸纳了100万用户,并在纽交所上市。
巨大的蛋糕,自然会吸引竞争对手,快递、银行等拥有强大网络的企业纷纷入场——如今同样拥有强大网络的互联网企业,自然也加入了战局。
最早,各信用卡比的是支付效率,看谁用起来更方便,能在更多的地方用;然后,竞争扩大到了消费场景,比的是谁能在餐厅、影院等提供更多的优惠;现在,比拼的重点是个人的金融服务体验,看谁更能方便用户的生活,而且会越来越极致。
但竞争怎么变化,信用卡的核心玩法始终没变,所以花呗们和信用卡并不是革命的关系,它们本质上也是信用卡。
花呗们的优势是互联网的高效和低门槛,但这只是服务体验的一种。互联网公司无法包圆所有领域,也没有绝对的壁垒优势。相反,在精准定位人群、注重用户身份等方面,反倒有经验弱势。
而在未来,谁能给目标人群提供更周到、更极致的体验,谁才能赢得用户的心。
免费的or付费的,哪个才是更好的?
但这衍生出一个问题,服务多了,费用也会相应增多。目前市面上的高端信用卡们,往往都有着不菲的年费,这值得吗?要知道,互联网企业能在最近20年里以大杀四方,“免费策略”可说是厥功至伟。
但免费的或低门槛的产品未必就是好的,比如微博。
每次微博改版,我们都能听到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音:
为什么某些营销号会莫名其妙出现在我的首页?
为什么主帖和评论之间会插入不相关的广告?
为什么有些热搜其实根本就没人搜?
……
反对声浪虽高,但是微博几乎从来不改正,相同的情况也曾发生在Facebook等公司身上,难道这些公司没有好的产品经理吗?
当然不是,他们不改,是因为你们根本不是他们真正的用户,广告主才是。
哥伦比亚大学的吴修铭教授在他的《注意力商人》一书中,对这一现象有着精彩的论述:当你没有为一件事物付费时,你不是它的用户,而是它的产品。
在信用卡的交易链条上,信用卡组织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支出,只是充当商户和用户的中介和担保人,它天然地会在可能的范围内向付费多的那一方倾斜。
所以,当你在免费使用信用卡时,那很明显,你是产品,商户们才是用户。反过来,你付的年费越高,你才越像是用户。
高端信用卡正是基于这一底层逻辑,而受到高净值用户们的广泛欢迎,并不仅仅是因为面子问题。精英人士和高净值人群更愿意花一些钱,来保证自己被当作客户来对待,而不是被当作产品贩卖给商户。
高端信用卡背后的另一层逻辑是什么?
除了付费多寡决定谁才是用户这一层逻辑,高端信用卡还有另一层值得付费的逻辑:帮助持卡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电商平台们会在节日推出复杂的满减优惠活动,近两年更是越来越复杂,网友戏言其烧脑指数和奥数竞赛相当。
假使你经过辛苦的计算,真的完美符合了满减条件,但如果考虑到你所耗费的时间和心血,除了“我赚到了”这一心理暗示外,你到底赚了多少,就非常可疑了。
在经过互联网营销的多年洗涤后,人们终将意识到,相比于免费的产品和服务,为高品质付费才是更划算的,因为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也非常昂贵,而且会越来越贵。这也解释了为何优衣库在双十一的表现一直很好,因为它的优惠规则简单,买它的时间和机会成本是最低的。
使用信用卡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充分利用个人信用和社会地位去享受更优秀的服务。而随着我们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也需要用新的视角去看待高端信用卡的价值——如果高端信用卡能够精准地定位到我们的需求,提供极致的服务,彰显我们的身份与品位,那有什么理由要对它说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