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故事:一对男女朋友要明确恋爱关系,准丈母娘要求男方提交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
还有朋友问,与男朋友要结婚了,要不要在结婚前查看一下他的个人征信?有这个必要吗?
不管人们要不要个人信用报告是不是正确,这里要强调的是:你了解你的个人信用报告吗?你查询过你的个人信用报告吗?你知道你的个人信用报告有什么不良信用记录吗?你的个人信用报告里给你埋下了多少坑?
首先,你应该及时查询你的个人信用报告吗?如果不知道你的个人信用状况会有哪些坑呢?
个人信用对一个人的经济生活越来越重要,人们对自己的个人信用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习惯于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这是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现象。
有研究报告得出结论:超10%用户不关注自己的个人征信, 63%的人由于办信用卡才关注个人征信,22.25%的人有贷款需求才关注个人征信。可见人们并没有关注自己征信的习惯和意识。而近30%用户不了解自己在央行的个人征信情况,近40%用户不知道央行的不良征信记录如何消除,这些人对个人在央行的个人征信缺乏正确的“经营”意识。
说明很多人对个人征信的经营、管理十分缺乏,更不用说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了。
如果不及时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就会面临两大坑:
第一大坑是完全不了解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情况,因此难以做到真正了解自己的信用
及时、完整地了解自己的信用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意识,不要等到需要个人信用时再去关心,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信用情况及时了解。
既然个人信用对个人的经济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及时了解自己的个人信用就成为个人的基本功,通过查看自己的征信,对自己的整体信用情况和借贷行为有全面的了解,有利于规划自己的未来信用行为。
第二大坑是不了解自己的个人信用情况,就难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不明失信问题或者不明信贷行为,防止莫名其妙的不良信用陷阱
你不找个人信用,个人信用陷阱就有可能找你,如果你常年不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你就很难发现自己是不是有不明不良信用,也就难以及时处理,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经常有朋友问,自己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被成为别人的担保人,一旦借款人不还款则对自己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如果不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根本无法知道。
还有的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多张信用卡。
有报道,国内某高校在读博士在上学期间莫名被办理了25个信用卡账户、18张信用卡,商业银行在当事人完全不知情的状态下,为其办理信用卡等银行卡,毕业时准备购房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购房贷款的资格,可见没有及时查看自己的征信是多么可怕。
其次,不善于保护自己的个人征信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你知道吗?这些被动的个人征信的坑你知道吗?
个人信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很多人不仅不经常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更是缺乏个人征信保护意识,从而陷入一些个人征信的坑。
第一大坑是个人征信可能被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是非金融机构进行非法查询,从而导致个人信用受质疑
有一些贷款机构在办理贷款过程中查询个人征信是必要的手段和方式,但是一些其它机构也会利用各种方式,出于各种目的对你的个人征信进行查询,从而导致你的个人征信报告由于查询次数太多而导致信用评估下降。
据有关调查报告结论,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不留意自己的个人征信是否被“偷查”。 近一半用户在进行信用消费或贷款时,不留意对方是否会“偷查”自己的个人征信。而个人征信报告的查询是有记录的,同时查询的记录要保留两年的时间,包括谁查的、什么时间查的、查询的原因、查询次数等都要保存两年的时间。
如果你的个人征信系统经常被人查询,说明你信贷申请的过于频繁,你的潜在的违约风险会比较大;而如果你的个人征信被查询次数过多、又没有放款或信用卡办卡记录,又有可能被银行怀疑你被拒绝的次数过多,导致诚信受质疑。
第二大坑是个人征信中出现各种不良记录对自己的很严重的影响,影响程度超出你的想象
很多人都是通过贷款受限制才了解征信对自己的意义,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回答“不良征信记录将来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影响”时,95.26%选择了贷款受限,说明大家对在个人信用状况不好时贷款受限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对坐飞机、高铁出行受限、影响子女上学、消费受限以及更多的影响,则了解相对较少。
但实际上,在不良征信记录对自己的影响时,只有一小部分是受央行的不良个人征信影响,受非央行机构即第三方征信机构的个人征信影响占绝大部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其它涉及到个人信用的行为都要引起广泛的重视。
有很多人在一些非金融机构借贷时关注是不是要上征信,对那些不上征信的借贷行为则是能拖则拖、能不还就不还,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最终都可能会影响你的个人征信结果。
了解自己的个人征信情况就像了解我们自己的经济生命,珍惜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就像珍惜自己的荣誉一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用不受侵害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一样重要,而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是正确了解自己个人信用状况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为了自己的信用不受侵害,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个人信用十分重要。(作者:麒鉴,银行资深人士)
本文作者原创,专注于财经金融热点分析评论,欢迎关注留言讨论,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