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徐山:释“介”

  

   [摘要]本文分析了“介”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构成为“从人”且在人形的两旁各有一小点的会意字,并认为“介”字中的小点为火花状,“介”字的形体义为焚人时的火花状。“介”的发生背景是燎祭仪式中被焚之人所扮演的沟通天人的中介角色,“介”一词的本义为“中介人”。本文还讨论了“介”在卜辞中的“求”义和“副”义的两种用法,并梳理了“介”一词的早期词义的发展脉胳。

  

   《说文·八部》:“介,画也。从人,从八。”段玉裁注:“《画部》曰:‘画,畍也。’按‘畍也’当是本作‘介也’,介与画互训。……介畍古今字。分介则必有间,故介又训间。《礼》‘摈介’,《左传》‘介人之宠’,皆其引申之义也。一则云介特,两则云间介。[从人,从八]人各守其所分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假借为‘甲’。《广雅·释器》:‘介,铠也。’《诗·臣工》:‘嗟嗟保介。’《礼记·曲礼》‘介者不拜。’《礼·月令》:‘其虫介。’介甲双声。” 由于《说文》“介”的篆书形体已有讹变,故“从人,从八”的形体分析不可信。段玉裁依《说文》“从人,从八”的释形而申说之,不确。此外,《说文》“介,画也”的释义亦非本义,当是由于“从八”的释形而联想所致。

  

   介,甲骨文字形为侧立的人状,人形的两旁各有一小点(异文则为人形两旁由上而下各有两小点)。关于“介”字的甲骨文形体的考释,前贤已作了许多努力,下面择其要者述之: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象人着介形。介,联革为之。”此为“甲胄说”。又,王国维《刘盼遂记说文练习笔记》:“介与甲同。用甲三重以护肩身膝。”朱骏声认为“介”字在典籍里可“假借为‘甲’”,而王国维则以为“介”的字形就是“甲”义。此仍为“甲胄说”。

  

   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今动物学,介即硬壳物,……甲骨文介字……正象曲首、长鼻、纵列板鳞之形,……介本谓介类之硬鳞或硬壳。”此为“介类说”。

  

   杨树达《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介,间也,从人在八之间。”此为“间义说”。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象人身上著毛,当为鬽之初文。”此为“人毛说”。

  

   吴世昌《殷墟卜辞多介父考释》:“我以为‘介’即‘个’字。在先秦古籍中‘介’字和‘个’字都是计量的单位副词,也作指示代名词用。”此为“个义说”。

  

   《甲骨文字诂林》姚孝遂按语:“‘介’字不从‘八’,亦不得谓象甲胄之形。罗振玉之说不可据。卜辞习见‘介子’、‘介父’,裘锡圭论之甚详,其说是对的。”姚孝遂认为罗振玉“甲胄说”不可从,但尚未提出自己的新见。

  

   从“介”的甲骨文形体可知,《说文》篆书“介”字的形体已有一些形变,所以“从八”的释形不可信。“介”的甲骨文形体简单,其中“从人”的理解没有什么问题,即“介”含有部件“人”,其字形义一定和人相关,分歧点集中在人形的两旁各有一小点(异文则为人形两旁由上而下各有两小点)的理解上,从而出现了上述数家的不同看法。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介”的甲骨文由“人”和两个小点(异文则为四点)这两个部分构成,从造字方法来说,当属会意字。甲骨文的考释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已识字中还有一些甲骨文的形体难晓其造字旨趣,这个问题在会意字的考释中犹为突出,或因会意字的构成部件义尚不明白,或因会意的具体方式难以揭示,本文讨论的“介”字便是其例。

  

   要弄清楚“介”字是如何会意的,首先应该理解“介”字的构成部件中的小点的含义;在阐明“介”的字形义以及词的本义的同时,应揭示“介”发生时所在的文化背景;更为重要的是,能合理地解释“介”一词的本义和“介”在卜辞里以及在先秦典籍里的各种用法之间的词义演变关系。

  

   “介”一词的词义系统相当丰富,《汉语大词典》“介”字条下共收了三十个义项,其中有先秦典籍书证的义项已多达十九个。也就是说,“介”字的考释是否妥帖,应该同时能说明“介”一词在先秦典籍里的常见用法,理清从本义到引申义的演变脉络。文前罗列的诸家对“介”字的考释之所以仍有商榷之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介”的释形和认定的本义无法有条理地说明和“介”一词在先秦典籍里的常见用法之间的关系,致使“介”一词在先秦典籍里的常见用法如“传宾主之言的人、副、介绍、佐助”等义显得无处着落。

  

   先来看“介”的甲骨文人形的两旁的两个小点的含义。甲骨文中小点状可以用来表示火花状,如“尞(燎)”字,《说文?火部》:“尞,祡祭天也。”“尞(燎)”的本义即燎祭。又如“烄”字,甲骨文字形上为腹部凸出的人状且人形两旁各有一小点,下为火状,字形义为火烧人状,其中表示焚人时的火花。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象投人于火之形。……古有焚人牲求雨之俗。”卜辞里“烄”字用如焚人求雨之义,如:

  

   “今日烄,有雨。”(《甲骨文合集》29993)

  

   “烄夫,有大雨。”(《甲骨文合集》30168)

  

   比较上述的“尞(燎)”和“烄”的甲骨文形体,可知既有部件“火”和小点状的火花同时出现在一个字形里的情况,如“烄”字,也有没有部件“火”而只用小点状来表示火花的情况,如“尞(燎)”字。“介”字的构成方式和“尞(燎)”字相同,其中人形两旁的小点为人被焚时的火花状(而异文中人形两旁的四点亦为人被焚时的火花状,这种表示火花状的小点在具体的甲骨文字形中可两点或四点或更多点的情况,还出现在“尞(燎)”字的诸异体字中),属于没有部件“火”而只用小点状来表示火花的类型。“介”字的字形义为焚人时的火花状。

  

   “介”字字形反映的是焚人现象,而发生焚人现象的文化背景是燎祭这样的祭祀活动。①燎祭从焚烧的不同对象来说,可分烧树枝和焚人两种,而燎祭的直接目的在于求雨。前面提到的“尞(燎)”字的甲骨文形本身就反映了烧树枝来祭天的事实,而“烄”的甲骨文形体则反映了在祭祀活动中的焚人现象。

  

   有关焚人求雨的现象,典籍里多有记载。

  

   《文选?思玄赋》:“汤蠲体以祷祈兮。”李善注:“《淮南子》曰:‘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然(燃),即降大雨。’”这里,所焚之人为仪式主持人自己。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可见,焚烧巫尪以求雨的风俗到鲁僖公的时代仍然存在着。

  

   《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这里能“自烧”,目的是求雨。燎祭仪式中的焚人,所焚之人最初即燎祭主持人巫者自己。焚人,作为自我牺牲,在原始意义上表达了祭祀者的虔诚心理,使燎祭求雨活动达到高潮,并蒙上了悲壮的色彩。

  

   根据“介”字字形本身透露出来了燎祭活动中焚人的消息和“介”一词的词义系统情况,“介”的发生背景当为燎祭仪式中被焚之人所扮演的沟通天人的中介角色,“介”的本义为“中介人”。也就是说,燎祭时焚烧树枝,烟火升腾抵达上天,起到了祈祷的目的,而燎祭时所焚之人本身则更是成为了沟通天人的中介。

  

   “介”字在卜辞里的用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介”用如“求”义。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二、读作匄,求也。”所引的卜辞内容为:

  

   “不其介雨。”(《小屯?殷虚文字乙编》2877)

  

   徐中舒释其中的“介”为“求”义,当从。所谓“不其介雨”,就是“不求雨”之义。而“介”为“求”义,且在卜辞里用作“求雨”义,正是和“介”的本义所在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介”作为燎祭的中介角色,其燎祭目的就是求雨,故“介”可用如“求”。实际上,“不其介雨”中的“介雨”这一词组的出现,结合“介”的字形义,其原型当即“用焚人的燎祭仪式去求雨”。

  

   其二,“介”字在“多介祖”、“多介父”、“多介兄”、“多介子”等词中出现。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中对“介”字的这种用法已作了深入研究:“商代语言里,跟表示直系的‘帝’这个词相对的词是‘介’。卜辞里屡见带‘介’字的亲属称谓,如介子、介兄、介父、介母、介祖等:……‘介’字有‘副’的意思,如使者之副称‘介’,次卿称‘介卿’等,古书习见。……饶宗颐先生曾据《曾子问》指出卜辞的多介子即诸庶子,非常正确。但是他把‘介父’之介看作敬辞,则是不妥的。……商人所说的‘帝’、‘介’,跟周人所说的‘嫡’、‘庶’其意义显然是很相近的。” 裘锡圭认为“跟表示直系的‘帝’这个词相对的词是‘介’”,而“介”字有“副”义,其说甚是。

  

   有关“帝”的甲骨文形体,明义士《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考释》认为“尞束柴于上者帝也”,至确。“帝”的本义即上帝之义,②而祭祀上帝的方式是燎祭,“帝”的甲骨文字形本身形象地记录了这一祭祀方式。也就是说,“上帝”义的“帝”在文字表现的时候,选择了祭祀上帝的燎祭仪式中所燃烧的的树枝这一中介形式,通过它表达了对上帝的崇拜。“帝”和“介”两字在燎祭仪式中,构成了祭祀对象和祭祀者即天人之间的二元对立。而“帝”的“上帝”本义又引申出卜辞里常见的殷先王的称号,其间可以看到自然中的“帝”向人间中的“帝”的转化的轨迹,而且两者所包含的崇拜观念有其相通之处。随着“帝”的“上帝”义演变成“帝王”义,作为燎祭对象的“帝”和燎祭者的“介”原有的尊卑性质便转换到了商代王室亲属称谓的亲疏关系之中。这样,商代王室称直系为“帝”而旁系为“介”的文化原型问题便得到了解释。

  

   最后,将“介”的早期词义的发展脉胳梳理如下:

  

   [附注]

   ①具体而言,燎祭这样的祭祀活动的最初内涵为雷神崇拜,换言之,祭祀雷神的原始方式是燎祭。有关雷神崇拜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影响以及诸多甲骨文反映了这一原始文化的问题,参见徐山《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②有关“帝”字的详细讨论以及“上帝”的原型是雷神的问题,同①,第1-17页。

   ③《汉语大词典》“介”字条下第十五个义项为“坚实。《易·豫》:‘介于石,不终日,贞吉。’”通观“介”字的词义系统,“介”无由派生出“坚实”义来。其实,“介于石”义即在石上祭祀祈求之义。有关这一问题,当作另文讨论。又,“介”字的“甲”义,即“铠甲、甲士”等义,当为“介”的假借义。介,上古音见母月部,甲,上古音见母叶部,两者声母相同,而韵部均为入声韵,且主要元音相同,两音属于入声韵之间的旁转情况。由于“介、甲”两音上古音极近,故“介”可假借为“甲”。

  

   本文刊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徐山:释“介”  徐山  徐山词条  徐山:释“介”词条